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飙升9.1!真实事件改编,刺痛全网:她没热搜,我不服

JOY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2022-08-01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黄文秀,1989年生。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七一勋章’获得者;

她是,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也是,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之一。



最近,改编自她亲身经历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上映。

没宣发,没流量,0热搜。

知道它的人,寥寥。

也许你会以为这又是一个苦情的故事?不。

今天象君要说的,

是一个「可爱」的故事,是一段「熠熠发光」的日子。

是一个,有着「赤诚之心」的姑娘。

▲《大山的女儿》剧照



大山的女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初次听闻这句诗,从她口中念出。

震动,不解,心痛。

但看完她的经历,

敬佩,感激,理解。


硕士毕业,放弃城市高薪职业,返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怎么看,都是标准的大女主励志文。

而逆风翻盘故事的开头,总是磨难重重。

百坭村,穷山恶水。

有多穷?

“小偷进去都会哭!”

▲《大山的女儿》剧照

一块块,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那小子每次看见我就要逃,我看他根本就不想脱贫。”

▲《大山的女儿》剧照

穷惯了,就懒。

“要低保,比种烟省力气啊。”


怎么办?

“一户都不可以剩下!”


起初,“来镀金”是大多数村民对她的看法。

因此,都不愿意见她。


但黄文秀没有退缩,

早上七八点,在山上与农户聊天,查看果园和农田的情况。

晚上八九点,回到村民家中,挨个探访。

▲《大山的女儿》剧照

交流不方便,那就学当地话。


▲《大山的女儿》剧照

百坭村地市复杂,屯和屯之间,最远的隔了13公里。

她花了两个月,访遍全村195户贫困户。

绘制出一幅《贫困户分布图》,将每一户的位置,情况,致贫原因,详细标注。

▲黄文秀的笔记本

百坭村是她的“家”,百坭村的人是她的“家人”。

村干部多年来忽视的问题,被这个才来几个月的姑娘一一看在眼里。

村里的空巢老人,眼睛看不见,腿脚不便,一年没吃上肉。

黄文秀知道了,便定期去给奶奶洗头,做饭。


村里的老大难,父母去世,无妻无后,懒汉一条。

年轻时从山上摔下来,落了身残疾。

家里又乱又臭,过得没个人样。

黄文秀二话没说,把他的被子和衣服全洗了,里里外外打扫一遍。

“为什么会脏啊?为什么会懒啊?就是因为大家日子过得穷,没有必要讲究这么多。”


和孙子住在山顶的老爷爷,坚持不肯下山。

黄文秀冒着大雨,一趟一趟地劝,

不顾房子随时坍塌的危险,把孩子从屋里救出。

自己却生生地挨了一棍子。


暴雨天,山洪泛滥。

正值收获的季节,眼看着枇杷林要被暴雨冲刷得血本无归。

黄文秀立刻发动村民,组成运输线,雨中一趟趟地摘果,运果

黑夜中村民手里的手电筒,串起了山间的点点灯光。

那是她眼中独特的“长征之路”。


曾经多么爱美的姑娘啊,爱穿裙子,爱弹吉他。

如今日穿梭在田间地头,人晒黑了,也变糙了。

但再也没有村民,对她另眼相待了。

“人家小姑娘做事让我服气!”


翻开她的驻村日记,全部是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用桂柳话交流了。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时间过得真快,我以为自己无法坚持,但真的走到了今天。”




扶贫,是她心中的长征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

一年,两个月,零20天,是黄文秀在百坭村度过的时长。

她的书桌上,常年放着一本《西行漫记》。

因为,她把扶贫工作,当成了她心中的长征。

“红军长征死都不怕,区区扶贫,怎么能难退我?”

▲《大山的女儿》剧照

扶贫,还得从农业抓起。

村里种沙糖桔,甜,但结果少。

于是,黄文秀托关系联络专家,带人到田间实地摸查情况。


“这是果园的管理有问题。”

专家带着人边修剪,边向村民传授知识。

一番整顿,今年的产量保守估计,不会少于四十万斤以上!


农业搞起来了,就要找销路。

黄文秀联系到云南、贵州等外省的大果商,建立电商服务站。

为30多户贫困户,销果创收。


现在,种植产业已经成为百坭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杉木,从原来的八千余亩发展到两万余亩;

八角,从六百余亩发展到一千八百余亩;

优质枇杷,五百余亩;

砂糖橘,从一千余亩发展到两千余亩。

单沙糖桔,2018年销售4W+斤,销售额22W元,让每户贫困户多了2500元的收入


不仅要走种田这一条路。

榨油,酿酒,养猪......

黄文秀把每一户的特长,都牢牢记在心里。

然后一步一步地,为大家创造致富的可能。

▲养猪

▲榨油

扶贫,不是一锤子买卖。

脱贫是什么?是从长远来看的,绝不返贫。

发钱发物,账上有数,这能叫脱贫吗?不。

让一代代人走出去,念书,挣钱,看更大的世界,这才是黄文秀想实现的。


于是,她四处奔走联系公司。

帮助村民建立标准化果园,村民以土地入股,公司传授技术。

让每家每户,有长期且稳定的收入。


她带着村“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

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修建了1.5公里通屯路,47盏路灯,4个蓄水池。

让村子联通外界的路口,打开来。


她给村里扶贫工作群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百坭村乡村振兴地表超强战队。


在她的带领下,百坭村88户418人顺利脱贫。

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

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

获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

▲曾经的百坭村

▲如今的百坭村

也是在那一刻,她日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片刻。

“那用屯,今天全屯脱贫了。”

多少村民指着盼着的那一天,终于来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东奔西走的煎熬,化成了放声大哭的畅快。




文秀,走了

可是,命运总爱开玩笑。

6月16日晚9时,百色市凌云县遭遇暴雨,并引发山洪;

彼时,黄文秀因担心村民的稻田被暴雨冲垮,坚持开车返回百坭村。

17日0时12分,黄文秀在家族群里发了一段11秒的小视频,对家人留言:

“我遇到山洪了,两头都走不了,雨越来越大,请为我祷告吧!”


6月18日,黄文秀确认遇难。

6月22日凌晨4点,百坭村的村民们赶到了县城,送了黄文秀最后一程。


在黄文秀离世前的一个月,朋友们才从她口中得知:

她的父母都患有重病,没有劳动能力。

她的家庭,刚刚脱贫,不到三年。

她也曾走在黑暗中,走着走着,就成了别人的光

▲黄文秀探访村民的日常

当政府把慰问金送到黄父手中时,他拒绝了:

“这些钱,村里的扶贫工作用得上。”

▲黄文秀与父亲

在女儿的追悼会上,这位父亲声声颤抖,却字字铿锵:

“勇敢面对!勇敢面对!”

▲黄父在授勋仪式上听到女儿的名字,默默抹眼泪

《感动中国》上,关于文秀书记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

“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
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
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

美丽的灵魂,离开山村,又毅然折返。

最终,永远地,停留在那一片青山绿水之中。


如果再来一次,问她:

“明知前路坎坷,明知结局悲怆,你仍愿意踏上这条路吗?”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黄文秀生前的电脑桌面,是一张洪水淹没玉米地的照片

《扶贫路上》系列表演中有这么一段歌词:

“山歌飞上天外天,
大山睁开一双眼,
从此惊天又动地,
好大的事情在身边。”

好大的事情,有多大?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黄文秀的姐姐回忆,

黄文秀生前最大的愿望,是在家旁边盖一座两层小楼,和一所幼儿园。

现在,百坭村的百布屯里,一座新建的文秀幼儿园已经开学。

100多位孩子,在里面学习,玩耍,展望美好的未来。

文秀书记,你看到了吗?

“你的百坭村,正式脱贫了。”


图源网络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