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心理博士李松蔚:我为什么没给女儿选择北京最好的公立小学?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Momself Author 李松蔚


作者:李松蔚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mself,本文经授权转载

我在一所很好的大学当老师。坦白地说,当初应聘这所大学的职位,包含了一个很私人的考虑:这所大学有一流的附属学校,可以给孩子提供几乎是最棒的公立小学教育。但在我女儿幼升小的这一年,我放弃了当初的想法。


我给孩子选择了一所私立学校。


一直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我也想聊一聊,但没有否定其它学校的意思。没有什么是一定正确的,不同的教育只是关注点不同。至于什么更重要,每个人可以有不一样的看法。这篇文章只想诚实地说一说我怎么看。


为方便起见,我把它写成一封给女儿的信。有一些内容她现在还不能理解,但这些想法迟早是要和她一起讨论的。所以,不妨趁现在记录下来。


亲爱的女儿:


很抱歉,我们替你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我们放弃了一所很好的学校,为你选择了另一所学校。


我当然也有跟你商量过。你还记得上次跟老师在教室里搭乐高积木吗?那是这所学校的入学面试。等你面试出来,我问,以后在这里上学好不好?你不太能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决定。你感觉这里没什么不好的,特别考察了一下厕所,没有异味——这是你最在意的点。然后,你就随随便便地点了头。


但我心里是忐忑的。因为你也问过这所学校为什么这么小。相比于我们放弃的那所学校,硬件上差得太远了,没有气派的操场,也没有高大的教学楼。而且我还没有告诉你,这是一个暂时的校址,以后说不定还会搬家。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许多亲朋好友都表示了好奇或质疑。我只好一遍遍地向他们解释这个决定。解释也没什么用,毕竟我们放弃的是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的牛校,而我们选择的学校毕竟那么年轻,那么小,很多东西没有被验证。很多人嘴上不说,心里在想我一定是疯了。奶奶在微信上发来了质问三连:


你们大学的教师子女有几个会读这所学校?
这所学校办了多少年?市重点还是区重点?
学生的平均成绩如何?毕业以后都会去哪里?


——我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但偶尔也会听到支持的声音。一个朋友说,他虽然不懂小学教育,但他相信这是我思考之后的决定,一定有我想要的东西,这就够了。他还说,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一个人学会什么,而是让他发现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


没错,那也是我心里所认同的。


我不确定你认不认同,但我想跟你好好谈一谈。让我告诉你,我们为什么会替你做这样的选择。在这个决定中,我们希望你要什么和不要什么。


01.
 
先说不要的。我希望你不要成为「受害者」。


这里的「受害者」是一种心态。别误会,我不是说公立教育会给人带来什么伤害,恰好相反,优秀的公立教育会让人成为「受益者」。但这两者在我看来是有共性的:把自己的人生归功/归咎于别人,让别人为自己负责


有很多好学校,为学生安排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他们相信:「我只是碰巧在这样的环境里,碰巧受到了最好的教育,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是」。我在最好的大学做心理咨询,绝大多数来访的学生都是公立教育下的佼佼者。而他们在咨询中提出的困境,常常让我感到一种与年龄不匹配的软弱:「我中学的知识基础不如别人好,但是大学老师不体谅」,「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我是被调剂来的」,或者是「室友每天晚上开黑,害我看不进书」,甚至「父母老限制我」。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跟你说过,中国过去有一个时代,那时候的女性抱怨她们的人生,会说「谁叫我遇不上一个好男人」。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有时我觉得这种阴影还存在于今天。不只是女性,不只在婚姻里。


写这封信的时间,我在为一堂系列课做顾问,写课的人源源不断地收集来各种各样的「痛点」:下属不好用,怎么办?同事老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怎么办?想要推进工作,搭档不配合,怎么办?别人总跟我意见不一致,他们怎么这么不通情达理?老公不做家务,怎么让他接受分工……


一位女性,已经做到了公司的高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公婆在家闹脾气,拿孩子撒火。她看着孩子惊吓的眼神,又愤怒又心疼,打电话跟老公告状,夫妻抱头痛哭。哭完之后老公说:我怎么就遇不到情绪正常的父母啊?


她说:我怎么就遇不到敢反抗的老公啊?


人人都是「受害者」。我向写课的人再三确认,他们说这实实在在是大多数人的现状。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优越的社会地位,却还在作为「受害者」而苦恼着。我说,那他们需要学习的不是方法,首先是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从小就开始了。自己为自己负责。


我希望你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清楚地知道,每一件事都只为自己负责。在这里,你可以自己决定怎样做一件事,承担它的代价和后果,没有什么天生是「必须」的。你负责决定什么重要,成绩的高低重要,还是兴趣重要,这些都由你来判断。老师也很重要,但老师不能替你做决定。老师的角色只是 facilitator ——抱歉我找不到准确的中文词,如果你看不懂,你负责去查。


说不定会让你走一些弯路,毕竟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不能理解什么叫「为自己负责」,会有一段懵的时期。但我宁愿把这个懵的时期放到现在。


相比之下,从一开始就限定你做这做那,可能是更高效的教育方式。会抓住所谓的「关键期」,让你多花一倍的时间刷题,或者练习父母希望你掌握的各种技能,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总觉得那样得不偿失。


◈ ◈ ◈
 
我希望你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这需要你从最开始就把学习当作是跟做游戏或社交一样的事来看待。你选择,并为它负责。它包含着一部分需要忍耐的寂寞,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它可以满足你的趣味和好奇心,以及长远的利益。所以我不希望你是因为大人的要求而学习,那会让你听到「学习」就抵触。


我努力地避免我们之间形成这样的关系:你对着课本磨磨蹭蹭,讨价还价,而我威逼利诱请求你多学一点,好像学习仅仅是为了满足大人的要求。我也不想用进度,升学之类的东西给你压力,让你误以为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这些当然也很重要。在中国,说它们根本不重要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会告诉你它们没「那么」重要。有很多人问我选择这所学校之后会怎样,是否计划好了未来的发展路线,是回到公立教育还是出国?是 AP 还是 IB ?这些我都不确定。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足以定义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还有一件非常确定的事,那就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未来大部分都用不到。重点在于学习本身。所以我不看重你学了什么,学得好不好,我在意的是你怎么学,你如何看待学习,你为什么而学。



学习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我希望你理解并接受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迷失于与别人的同化或相互比较。你当然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喜欢自己。并不是说你没有缺点,或者必须把缺点粉饰成优点或别的什么。但缺点是要用一种平和的,客观的心态来观察的,熟悉它们会在什么情况下造成影响,并且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应用。


02.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了这么多,是希望你变得更优秀。你也许正在努力满足这样的期待。但我对你真的存在优秀的期待吗?——我并不确定。


我不确定你怎么理解「优秀」。我想起了很多被别人定义为「优秀」的女生,常常低着眼睛,对于别人的要求点头称是,甚至不敢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记得有一个国际会议,临时请一个中国女生做论坛主持,她非常紧张,理由是:「我怎么能做这么重要的角色呢?我还不够优秀。」


请她做主持的老师是一个黑人女性,她愣了一下:「不够优秀?」她似乎是理解了一番,「你认为一个人必须先成为一个专家,才能表现自己?


那个女生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了。


黑人耸了耸肩:「好吧,很特别的想法。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有这种想法。我希望你没有,因为这个想法只会带给你限制,并没有什么现实的好处。另外它也不符合事实。事实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表现自己,无论优秀与否。有时候顺序是反过来的,不是因为足够优秀才表现自己,而是先表现自己,然后不断产生动力让自己变更好。


你也许不觉得自己很优秀——这不重要,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觉得自己很优秀。我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好,但不妨碍我成为你了爸爸,对不对?很多事情你想做就能做到,方法很简单,只要说一声「我要」,再为它采取行动就可以了。视自己的愿望,为它负责。这会是你在这所学校最核心的体验。


我认为,决定一个人过怎样的生活,活得好不好,最重要的因素就在这里:你在多大程度上,敢于大声说出「我要」,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


我把这种特点称为「大气」。愿意去表达和争取,相信自己配得上一切想要的,美好的事物,并敢于承担一切挑战。无关能力积累,而是一种胆识和气魄,这是人格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比起优秀来说,我更希望你大气。



03.


我好像对你提了太多希望了。我不确定在你能看懂这封信的时候,这些希望能实现多少。很可能跟我想的很不一样,没关系,我可以接受。


既然是我本人做出的选择,责任由我承担。过去很多年,当我表达这些希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用一种「到时候你就懂了」的语气说:「这都是空想,现实情况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他们说得对,所以我要做点什么。


我选了一种不常规的教育方式。在这里,不能再拿「现实」或「教育体制」做借口。我想要什么,就可以尝试什么,想法是可以付诸实践的。这样人们如果再有质疑,他们就不能再说我在空想,只能说:「好吧,我承认你做了一些事,但你可能做错了。」我是有可能做错了,但这比什么都不做好得多。


我只是不确定,这是不是你想要的。


对我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最艰难的部分,就在于跟你有关的想法:「我在拿你的人生去实践我的理想」。将来万一你质问我:「为什么当初不给我选择另一所学校?这不是我要的人生!」我如何回应?那是洗刷不了的责任。我也犹豫过,想着要不要做一个更简单的选择?更主流,也更不容易被指责。


但坚定我的信念也在这里:它不是「没错」,只是「不容易被指责」


我想告诉你,现在,我在做出决定的同时,充分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在犯错,我承受一切风险及可能的指责但我也要说,当你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意味着这件事的第一责任人变成了你。之后过怎样的人生,你来选择。


喜欢也罢,责怪也罢,这就是我现在的决定。


请告诉我,你喜欢我做的决定吗?再次为我的武断向你道歉。但已经武断地给予了你生命,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你十几年时间,见谅了。
 
爱你的爸爸
2018年6月


作者:李松蔚,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知乎大V(粉丝65万),Momself专栏作者。公众号:Momself,他们关心你怎么养孩子,我只关心你。期待遇见。: )


-END-



添加新浪小助手(ID:sinazhushou)

上万家长为孩子找到心仪学校

已经成功入读国际学校的家长

正处在国际学校择校迷茫的家长

更多超值活动 等你来

扫描下图二维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