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纪录片12年追踪: 对完美妈妈的执念,就像一部恐怖片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六妈罗罗 Author 罗罗


来源 : 六妈罗罗(ID:liumaluoluo)

几天前,有读者留言推荐了一部纪录片《零零后》。这部纪录片前段时间在央视播出过,它跟踪拍摄12年,记录了几个零零后的孩子,从同一个幼儿园出发,一路走进小学、中学的成长历程。



咱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分类:内向的、外向的;强壮的、柔弱的;能说会道的、爱运动的……希望孩子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一类人但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发现,这世界上的孩子其实只有两类被父母接受的,和不被父母接受的。是这样的分类,分出了孩子的未来。


01.


纪录片里有一个男孩叫锡坤,小时候,他是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经常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在幼儿园里翻箱倒柜,做各种小实验。


他喜欢玩一个把东西藏进垃圾箱的游戏,面对比自己还高的垃圾箱,他会想尽办法把东西扔进去,还想出了办法,通过摇动垃圾箱,让垃圾箱的盖子盖上。在面对摄像机镜头的时候,也是一个毫无怯意的自在孩子。


他妈妈是一个非常爱儿子、也非常努力的妈妈。


她尽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把孩子送到尊重天性的私立幼儿园,为此举家搬迁到幼儿园旁边。搬家后爸爸挤地铁上班太远了,但是全家没有放弃,最后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和爸爸分开住了好几年;小学开始,妈妈索性辞职,专心在家陪孩子学习。


她还努力学习各种科学育儿知识:为了坚持母乳喂养,每天都奔波在幼儿园和单位之间;为了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锡坤在家玩火弄得厨房一塌糊涂,她都不责怪半句,默默帮儿子打扫“战场”。



按理说,这是一个坚持科学养育、努力做到“完美”的妈妈了。


但她很爱孩子,却无法接纳孩子。她不愿意去了解孩子、去“看见”孩子,只坚持自己认为的完美和正确。这就是典型的“明学育儿”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就像锡坤非常喜欢科学实验课,说到做实验的时候,他眼睛里是放光的,神采飞扬,散发着发自内心的热情和自信。但是妈妈觉得上科学实验课培养不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强行给儿子报了一个语言培训班。锡坤对这个没兴趣、也不擅长,成了班上最差的孩子,在班上他沮丧、自卑。


对于儿子的状态,妈妈就像个“睁眼瞎”。


后来,锡坤迷上了魔术,他又一次找到了让自己热爱和有信心的东西,但妈妈又一次否定了孩子的爱好,只因为她觉得:魔术是养不了家的



她也不接受孩子有一些真实的想法,当锡坤想说点真心话,她就会温柔的打断,教给他怎样回答才是正确的。后来锡坤在回答老师、记者的问题时,说出来的话都像是排演好的台词。



就这样,那个敢于探索的孩子不见了,锡坤变得越来越畏缩、孤僻。他慢慢地变得不愿意与人交往。


在一次夏令营上,妈妈想让儿子表演魔术展示自己,当时锡坤已经非常非常的沮丧、抗拒了,但他仍然不愿意去接纳孩子,继续用温柔的言语不断地施压,终于把锡坤逼的崩溃。让人心疼的是,连这种崩溃都是压抑的。



每一次我看着这个妈妈轻言细语,但是坚定不移地扭曲孩子,都觉得跟个恐怖片似的。


十几岁的孩子了,喜欢玩的游戏,是躲在一张大被单里,那里才让锡坤觉得舒服。



锡坤的妈妈知道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对,但却不知道错在哪里。她说:给自己打分的话,我不知道能不能及格。但我是一个很努力的妈妈,我怀着一种爱心来做妈妈。


育儿中最大的悲哀恐怕就是:你用尽全力爱孩子,孩子却不爱自己。


02.

在同一个幼儿园里长大的一一,和锡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是一个完全“不合群”的孩子:一个人玩、一个人发呆、一个人睡觉,甚至每天都要等其他孩子吃完饭,她才一个人慢悠悠地吃。



老师们有些担心,让一一的父母到幼儿园陪园、带着出去串门,爸妈也配合着想办法去引导,但一一仍然更喜欢一个人待着。一个人的时候,她能找到很多有趣的事做,平静但是开心。一一的爸妈接受了女儿的性格,觉得这样也很正常。


所以当摄像师问她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玩的时候,不到3岁的孩子,笃定地说:我喜欢一个人玩,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2016年,一一13岁,长大的过程中,她有了一些转变。她交到了一些朋友,但她仍然是一个安静、不太善于跟人打交道的姑娘。去幼儿园做义工的时候,她不太会跟孩子们做游戏,就坐在一旁帮孩子们缝娃娃。一一的爸妈听说幼儿园里只有一个小朋友喜欢跟女儿这个义工老师玩,反应是:那也很好啊,就相当于一个小伙伴呗。



这样长大的一一,她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也理解自己的感受,对世界有非常清醒的思考。她不试图去改变、去讨好别人,而是肯定自己、爱自己。她说:独处能让自己开心,所以很重要,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看纪录片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她散发出的那种真实、怡然、笃定的气质。这样的孩子,难道不是很优秀吗?



03.


咱们总会不自觉的去给孩子贴标签、分类,然后急于去“修正”孩子: 太闹了,能不能安静一点?太文静了,能不能外放一点?


但你看,这样的分类并没有太多意义。像一一这样内向的孩子,被接纳了之后,也会舒展、饱满地成长起来; 而一开始外放的锡坤,如果不被接纳,也只能把自己重重包裹。


既然如此,不如这样分类吧: 这个孩子,是被自己接纳的孩子,还是不被自己接纳的孩子? 然后修正自己: 还不够接纳,能不能再接纳一点?


伯克利大学的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几十年,她认为家长有“木匠型”和“园丁型”两种。


“木匠型”的父母,脑子里想好要养出个什么样的孩子,然后照着样图,这边削一点那边磨一点;而“园丁型”的父母,给孩子提供阳光、雨露,让孩子长成自己的样子。


Alison说,家长应该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环境身上,创造一个丰富的环境,同时也是变化的、多样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很多事情都可以发生。


因为不管孩子是一颗松柏、一朵玫瑰、还是一株雏菊,只要他接纳自己,那种舒展的姿态,都是最美的。而如果他不接纳自己,总是被强行扭曲,再好的品种,长出来的,也不过是一棵歪脖子树,或是一截被砍下来、没有生机的木头罢了。


养孩子,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将心比心,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就行了。大人需要被理解被接纳,孩子也一样;大人能力有不同,各有所长,孩子也一样。而现在很多家长,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不如别人,但却希望自己孩子啥都棒,样样精通。虽然我相信他们也付出了自己百分之百的爱,但却当局者迷的看不见孩子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说真的,了解孩子比付出爱要麻烦,不努力了解的一味付出,其实是一种懒政,求得的只是自己的心安罢了

来源:六妈罗罗(ID:liumaluoluo),六妈关于婴幼儿辅食喂养以及儿童教育、亲子游攻略的靠谱分享,以及少而精的独家团购。

-END-



添加新浪小助手(ID:sinazhushou)

上万家长为孩子找到心仪学校

已经成功入读国际学校的家长

正处在国际学校择校迷茫的家长

更多超值活动 等你来

扫描下图二维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