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
现在,90后焦虑的是,怎么也击不中人生正确的音符。或许击中了,但无法在当下足够肯定。于是就懒得再去敲了,成天顶着一张“被生活欺负过的脸”,浑浑噩噩地跟风转发,营造概念,把心灰意冷当作一切随缘。
作 者 | 杨 杰
编 辑 | 陈 卓
第一批90后满脑门贴的都是标签:佛系、已秃、朋克养生……蹦迪带护膝,姨妈期只吃红枣味雪糕。
一种面对岁月的焦虑感喷薄而出——眼瞅着到了而立之年,同龄人开始占据各行各业的舞台,朋友圈随便能刷出几个“30 under 30”。再低头看看自己,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欲望把脖颈子都烧得通红了,还敢自称佛系。
图片源于网络 涉侵删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焦虑也不止出现在90后身上,80后“三十难立”,70后“四十而惑”。40后作家保罗·奥斯特也在这个年纪的时候,穷得叮当响,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准未来方向,一度需要给色情杂志投稿来维持生计。在上世纪60年代那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写作者中,少有像他过得这么失败的。
他在1996年出版的《穷途,墨路》中写到的:“30岁上下的那几年,我碰到的每件事都以失败告终,那段日子我熬得很苦。婚姻以离婚告终,写作一败涂地,钱方面也是捉襟见肘。我可不是在说偶尔的亏空或是勒紧裤腰带撑一阵子就行,我说的是持续的穷困潦倒,缺钱缺到无以为继让人胸闷气短,这毒害了我的灵魂,令我在无穷无尽的惊惶中难以自拔……”
保罗·奥斯特在1947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纽瓦克,祖上是波兰犹太移民。大学毕业后跑到法国打工,在上世纪70年代回到美国。那会,美国满大街都是广告狂人,奥斯特紧随时代潮流,在纽约大搞商业投机,发明了一套棒球卡游戏,野心勃勃要借此发家,但最后根本没人买账。
2011年,保罗·奥斯特在那本类似回忆录的《冬日笔记》中计算过,在34岁之前,他在美国50个州常住过40个,换租过21所房子,从事的职业大约有30种,包括前面说的色情读物写手,还有翻译、家教、棒球陪练、船员、出版商、投机商、保险推销员……
如今在大城市挣扎的90后多少比他好些,虽然房租贵赚得少,但依靠信用卡也能勉强度日。保罗·奥斯特有一年冬天是靠乐透中了2500美元才熬过了年。
缺钱的日子深刻地印在作家的写作基因里。在2003年的《巴黎评论》访谈中,保罗·奥斯特说他一直想写的,是“一些有关钱的东西”,不是金融或生意,而是钱不够、贫困的经历。多年来他一直想着这个计划,写作标题叫“论需求”。
今年,他70岁了,钱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他成了个穿皮衣、系红围巾的老年帅哥。第二次婚姻不仅给了他美貌的老婆,还在事业上让他起死回生。《纽约时报》将他形容为“穿上胶鞋的卡夫卡”。作品中结合了欧洲风味的前卫、感性,笔端带点忧郁,文体清澈,并擅用嘲讽式的象征主义。他的名气,让村上春树说,“能见识保罗·奥斯特,是我此生的荣幸。”
以前听过一句话,在传记中,你总是能读到一个似乎无足轻重的人,怎样最终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书中的人物在自己生命的初期,也就是前50页当中,是不会获知他会在第300页时取得的成功。他们并不知道将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伟大。
保罗·奥斯特或许属于其中的一个,他30岁时的焦虑并不比现在的90后少。在决定走写作这条路后,他经历过17次退稿,如今也写出了难忘且能传世的作品,并总结有自己的写作心得:
“我写的每本书都始于我称为‘脑中的嗡嗡声’的东西。一种特定的音乐或节奏。对我而言,写小说的大部分力气都花在试图保持对那种嗡嗡声、那种节奏的忠诚之上。这是种高度直觉的工作,你无法论证或理性地为之辩护,但你奏响强音的时候你会知道,而当你击中了正确的音符时你通常会很肯定。”
现在,90后焦虑的是,怎么也击不中那个正确的音符。或许击中了,但无法在当下足够肯定。
像保罗·奥斯特一样一击即中实属难得,但老爷子也是在40岁之后才跌跌撞撞敲中了啊。谁也说不好自己是在30岁、50岁还是80岁时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音符。但是只要持续敲击,不是仍然能奏出音乐吗?
怕的是懒得再去敲了,成天顶着一张“被生活欺负过的脸”,浑浑噩噩地跟风转发,营造概念,把心灰意冷当作一切随缘。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的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
--------------------
原标题:《有的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
原文刊载于中国青年报(2017年12月20日 10版)
———
本文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给冰点(微信号:bingdianweekly)留言发表你的意见
微信值班编辑:从玉华、李翀
|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标题 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