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题#中国人不蹦洋迪#火了......

河南卫视 2023-01-15



这两天#中国人不蹦洋迪#话题冲上了热搜,原来这是某视频网站跨年晚会上的一个节目,凭借大闹天宫的动画回忆杀和传统现代乐器组成的蹦迪,引发热议。蹦迪其实是一种集唱、跳、rap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可以有古典舞的美,也可以有现代舞的灵巧,还能随性自由发挥。那么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蹦迪的吗?跟随河大卫,我们一探究竟。




古代干饭人田野里蹦迪

《秋兴有感》宋·王安石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

早在南宋时期,画家马远就用一幅《踏歌图》记录了古人的“蹦迪”行为。

在马远的这幅《踏歌图》的上方正是题有王安石的这首诗词。

该图描绘了峭拔山峰下的农田小径上,四位老农乘着醉意,手舞足蹈的踩着拍子,跳起传统的“踏歌”舞,庆祝丰收,不亦乐乎。

河南卫视“2022清明奇妙游”中,舞蹈《陇上踏歌行》的灵感便来源于此。一位老爷子挑着一担柴火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河边遇到了几个正在野餐的男人,于是一起干饭喝酒,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阵歌声,两个微醺的年轻人按捺不住,开始在河边“蹦迪”。岸边、草地上、水田里,后生们光着脚丫子在跳舞,这是春天大家插秧结束,预感到又是一个丰收年,自娱自乐的场景。当时的文豪们也与民同乐,一群人跳得更嗨,正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七贤的竹林野迪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位名士在河南省一个当时叫做山阳县的一处竹林中相与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

竹林七贤醉酒歌

阮籍酒酣意缠绵,白眼已作青眼怜,

散发箕踞众贤前,长啸如歌彻流泉。

嵇康俨若醉中仙,玉山欲倾翠竹前,

还将十指向五弦,目送归鸿咏诗篇。

阮咸疏狂更胜先,斜抱琵琶错乱弹,

天成一曲上云天。向秀酒后愈卓然,

高谈逍遥新注篇。山涛八斗正陶然,

扪虱欲辩竟忘言。王戎锦衣美少年,

两眼一心向酒筵,不记阿堵物是钱。

刘伶酒足席地眠,曲肱而枕口流涎,

鼾声如雷惊云烟,不知魏晋是何年。




户外大型蹦迪现场

户外大型“蹦迪”也疯狂,据今已亡佚的《雍洛灵异小录》记载:“唐朝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其寺观街巷,灯明若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严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

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彼时整个长安城的夜晚如同白昼,十五满月的澄澈光辉都相形见绌。满城百姓通宵达旦的狂歌乱舞,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如今的草莓或者迷笛音乐节。




贵族们的夜宴派对

说起贵族的私人“蹦迪”派对,不得不说《韩熙载夜宴图》,该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妥妥的贵族夜宴派对!




来自千古的宫廷蹦迪

说完了古人的民间、户外、私人“蹦迪”派对,我们也来看一下宫廷“蹦迪”,中国的宫廷舞蹈产生于夏商时代。《史记·殷本纪》载:“(帝纣)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周代制礼作乐,制定的大舞、小舞均属宫廷舞蹈。这时的乐舞机构大司乐已拥有1500多乐舞伎人。

汉代设乐府,专门收集整理民间乐舞供宫廷享用。

隋唐是中国宫廷舞蹈发展鼎盛时期,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集中培训了大批专业乐舞艺人。

宋元时代的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燕乐》的传统,在艺术上也达到可观的水平。至明、清,宫廷宴乐舞蹈开始趋于衰落。

古老不一定过时,古老也可以历久弥新;无论是现在的蹦迪还是古代的“蹦迪”,我们与千秋万代以前的人们在生活态度上的表达是相似的,都是为了悦己,整理心情重新出发。在新的一年也祝愿大家继续保持开心愉悦哦。

素材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诗歌网、中国诗词网等

你平时有什么娱乐方式?快在评论区留言吧!


往期推荐



奇妙哟丨第7话:活在朋友圈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四季轮换,12个月的诗词美醉了时光

2023和《中国节日》一起追光,努力奔跑!

2023年您有12朵小红花待领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李迎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