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妈“发红包”定向降准,释放资金1.3万亿!对A股有啥影响?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央妈居然降准了!而且这一次,央妈推出一种新玩法,用降准释放的资金置换一部分“麻辣粉”,另外还会释放增量流动性。
归根结底一句话,央妈是给大家送红包来了——先给银行体系补水,降低资金成本,也就是银行的经营成本;再给小微企业输血。
接下来请听小编细细解释,央妈这一整套货币政策工具花式操作法,以及背后的目的。
17日晚间,央行发布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首先来看操作范围:
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是因为,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
其次来看操作顺序:
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
那么降准到底释放了多少资金?央妈也给出了回答:
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Q1:降准置换MLF的作用是什么?——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图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央行MLF池子里的水越积越多。截至今年3月末,已经高达49170亿元。央妈给的9000亿元听着很多,其实也就是偿还池子里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要把池子里的水置换出来呢?因为通过MLF方式获得的资金成本较高,今天最新的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为3.3%。而商业银行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是1.62%。其成本相较MLF更低,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MLF有利于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Q2:增量资金怎么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还得纳入MPA
除了9000亿元用于置换一部分MLF,此次操作还会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而且,这次央行明确规定了专款专用。央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Q3:这次央妈货币政策要转向了?——稳健中性不变
此前大家都这么预期:央妈目前态度是松是紧,就看4月17日到期的这笔3675亿元MLF怎么续作。
按照原有预期,如果央妈继续像3月份超额续作,说明护盘心切,流动性宽松的好日子还能过一阵。如果央妈完全对冲,不多放一丁点水,那么流动性可能要边际上逐步收紧了。
就当央妈白天全额续作MLF、完全对冲到期量,让大家以为可能要收紧时,又陡然推出了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呢?
央妈表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Q4:对市场影响究竟如何?——利好债市 稳定股市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就债市而言,降低存款准备金将推动期限利差收窄,长端利率具有下行压力,未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降低至3.4%至3.6%的区间内;
就股市而言,降准有利于对冲近期的海外冲击,稳定市场预期,尤其对金融行业具有一定的支撑,利于银行体系负债压力的缓解。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尽管央行此举具体影响还有待观察,但直接影响是利好债市,有助于稳定股市以及宏观经济。
国金策略认为,本次“定向降准”对A股市场影响体现在,短期A股市场步入震荡市,结构性机会犹存;中长期角度来看,A股蓄势待发:资产配置时钟仍指向权益类市场,依旧看好2018年A股整体行情。当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相比历史处于中位数水平附近,慢工出细活。站在当前,建议坚守“低估值、行业龙头”作为配置的基准。具体到行业配置上,推荐低估值“大金融”;另外“高端制造”作为2018年配置主线;4月份是季报披露期,成长股步入“去伪存真”的阶段。
东吴策略认为落脚点在于成长逻辑进一步强化,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 政策导向角度。此次降准主要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长期资金供应,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除此之外,人民银行还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其二,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将有利于提高中小创的估值空间。降准意味着今年以来相对宽松的流动性依然有望延续,而流动性宽松恰是中小创高估值的核心支撑逻辑。
华创策略王君点评称:1、今年货币条件、利率环境比去年要乐观,前期观点正在验证;2、尽力避免内、外部压力共振,国内政策的抓手在货币;3、不再担忧汇率波动,人民币因套利原因,币值坚挺,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4、为接下来金融去杠杆、防风险做好安全垫。5、对市场影响,股债再平衡、蓝筹白马再平衡。
延伸阅读
历次央行降准后股市影响
长江证券策略团队曾发文《历史看,定向降准后的市场走势情况》,分析了2014年以来的多次降准。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8次降准,其中3次为定向降准(2014年4月,2014年6月和2015年6月),5次为全面降准(2015年2月,2015年4月,2015年9月,2015年10月和2016年3月)。(部分全面降准的同时进行了定向降准,这种情况归类为全面降准)
分别统计了从2014年以来,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之后5个交易日、30个交易日以及90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数的表现:整体来看,定向降准后市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而全面降准后,市场在短期(5个交易日、30个交易日)大概率上涨,但长期来看并无明显的规律。
从过去几次定向降准的背景来看,一般是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有通缩的风险以及外汇占款下滑等问题出现时,主要属于政策微调,其影响力度和范围小于全面降准。此次央行通过定向降准一方面可以对冲目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但同时由于并非全面降准,因此不会给市场传达较为宽松的流动性预期,而且存在三个月的缓冲期,真正的实施将在2018年。整体来看,降准对于市场的影响并无绝对的统计规律,更大程度上或影响风险偏好,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降准短期形成提升风险偏好的可能。但中期来看,更需要关注中长期金融去杠杆政策的落地情况。
相关链接
“空手套万家”的赵薇夫妇罚定了!市场禁入5年,各罚款30万元,关键是投资者还可以起诉他们
编辑:陈羽
严正声明
中国证券网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