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MSCI,还有这个重磅利好也将落地……
随着首批12家保险公司获批经营资格,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保险”)业务试点即将进入销售阶段。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只差保险公司产品获批这“临门一脚”,预计税延养老保险首单或于下周率先在上海落地。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对保险公司报送的开展税延养老保险的业务报告进行了认真核对,共有12家保险公司符合经营要求。
根据银保监会公示,首批获得经营资格的12家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养老、新华人寿、太平养老、太平人寿、泰康养老、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中信保诚、中意人寿、英大人寿。
由于税延养老保险具有特殊的政策性与惠民性,对其承接保险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经营状态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银保监会对申请开办的保险机构提出了涵盖注册资本、偿付能力、服务网络、养老资金管理经验等在内的12项要求。
太平洋人寿副总经理郁华坦言,银保监会对经营税延养老保险业务经营资质的审批不仅标准高、要求细,而且很全面。
不难发现,上述12家保险公司均为较早一批参与讨论研究税延养老保险课题的保险公司。根据相关程序,这12家保险公司可立即报批税延养老保险产品,产品获得批准后即可正式启动销售。
有保险公司乐观预计:“首单最早本周末落地,但从目前进展来看,下周可能性似乎更大。”
至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首单,究竟会出自哪家保险公司?获批经营资格的各家保险公司可谓争分夺秒。
其中,太平洋人寿、太平人寿、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阳光人寿等首批获经营资格的保险公司相继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在产品、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待产品获得批准后,即可第一时间在上海、福建省(含厦门)、苏州工业园区三个试点区域启动销售。
便捷的线上线下投保流程将是试点的一大创新。
据了解,阳光人寿特别设计开发了支持移动端、PC端的税延养老保险投保系统,并支持微信端购买,让投保真正实现“零距离”。平安养老险则会将人脸识别、智能客服、移动投保等创新技术引入税延养老保险服务中,保障客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操作流程方便快捷,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获得感。
根据之前发布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分为A款、B款和C款,其中A款为收益确定型产品,B款为收益保底型,C款为收益浮动型。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投保后转换也灵活,不仅可以在同一保险公司的不同类型产品间转换,还可以转至其他保险公司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根据银保监会的要求,进入首批名单的保险公司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依法合规、安全稳健,做好税延养老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对保险公司税延养老保险业务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业务规范健康开展。同时,按照要求继续对保险公司报送的开展税延养老保险业务报告进行核对,及时更新公司名单。
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保险公司加入到该试点的销售队伍中。
延伸阅读
个人税延养老险将激发年均千亿购买力
利好资本市场
记者 黄蕾 陈婷婷
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之所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借力税优政策,试点能直接刺激个人缴纳保费的积极性,从而撬动国内商业养老险市场巨大的保费增量需求。
那么,究竟能撬动多大的商业养老险市场?
平安养老险:根据目前税收情况,我们推测:市场潜在最大购买力为每年千亿以上,真正的释放量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推广范围、市场的接受度和市场的成熟度等。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赵湘怀: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人口缴纳个税,假设其中50%的人购买个人税延养老险,参考此次通知中个人缴费税前扣除标准(大致按照个人的1000元进行测算),预计将带来1800亿元左右的保费增量。
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的意义,也绝不仅仅是推动商业养老保险驶入增长快车道,同时还利好资本市场。
考虑到投保人增值保值的基本诉求,作为第三支柱商业性险种的个人税延养老险,在投资运作方面可能与养老金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相似。
由此,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不仅可以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未来面临的支付压力,还将相应为未来的资本市场带来可观的中长期资金增量。
相关链接
编辑:陈羽
严正声明
中国证券网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