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孩子们过年回家吃猪儿粑,坚守着那方石磨的母亲也悄无声息地走了|明话散语【13】

2018-02-11 新友点此▶▶ 明话频道


明导读:亲爱的《明话全媒》的粉丝朋友们,《明话散语》专栏【13】期今天推出。专栏文章是作者在四川成都边行边吟,边走边记,用自己脚印仗量出的城市记忆。当散文的字里行间里的透出一种哲学思考和灵魂拷问,表达还轻松明快,富有四川的麻辣特色,常常会幽你一默,这样的散文就值得你去共鸣一遭。


作者简介:周明华,男,四川富顺人,著名社会随笔专栏作家、评论家、杂文家、诗人。首届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专栏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委员,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副会长,《当代杂文》总编辑。从事杂文、随笔、评论、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创作与研究有20多年时间。个人博客和微博客及微公号(IPzhoumh9)在全国思想评论界有较大影响力,明话全媒系列自媒体公号、微博、企鹅号、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新浪看点等订阅户过200万人。


过年来碗猪儿粑

文|周明华

现代人一年淡过一年回老家过春节了。长年流浪在外的我,开初总还希望奔波一年回到家乡,享受一点过年的乐趣,看着父亲热热闹闹地铺桌上纸研墨——写春联啦,那时我们四姐弟都会叽叽喳喳,摇头晃脑,围在桌边,看父亲挥毫弄墨。有时父亲被孩子们羡慕的眼神冲昏了头,会主动让贤——“老子写累了,这样,四个娃儿,一人来一幅春联……

 

于是,我们四姐弟就开始舞弄起来了,姐姐第一个上,她曾找名师练过书法,自然字儿写得漂亮,这时,站在一旁的父亲尽管很高兴,但我却从他手捋髭须的表情中读到一分青出蓝而胜于蓝的慨叹与无奈。不过,由于我生在我更在乎吃,说句不好意思的话,我想回老家富顺县李桥镇的乡下,归根结底是为了吃上母亲亲手为儿女做的猪儿粑。


 

当然,各位吃坛高手知道我这个回家的原始动机之后,也许会笑我没追求,如今祖国物产丰富,奇吃异香味随街都是,你这害了粑痨的饿夫竟然还要吃猪儿粑,难道处在新社会还在闹饥荒不成?对,我生在60年代后期,那时的食物是如何如何的贫乏,自不必老周再提了,因家在乡下,每天的3顿饭,如果有一根高梁粑或玉米粑,那将是世上最最美味的佳肴了。

 

那是毛老人家去世的第二年春节,由于我家8挑田里父亲种上了2挑的糯米稻,这年大年三十,母亲先用石磨将用水泡好的糯米好生辗细。要知道,用石磨辗是一道很细的工作。由于又有一段时间没有用石磨了,母亲找一截短木削成圆状用轴心,一般是母亲会安排我们两个人参加推,她舀原料。两个推不能用猛力,要掌握一种平衡。

 

记得有一次,我和三弟合推磨的时候,由于一方用力过猛,一下将磨手拉出了磨柄,一下将母亲手中的泡糯米打倒一滩。我们两兄弟,立即伸长舌头,脸也胀得通红,心想这回要挨母亲痛骂甚至挨父亲揍了……可最后,父亲母亲都没有生气,叫我们在推磨时要相互配合,不能一快一慢,一重一轻。

 

但我还是看到母亲望着地上倒落的那一滩泡糯米水时眼角流露出的那一丝不经意的惋惜之情。这不难理解,记得我儿时,经常听到母亲去向二妈、三妈借米而空手回家的叹息声,这种声音一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她是看到糯米倒地被泥地弄脏而不再用后,感到很可惜。随后,母亲用一个布袋装着拴在堂屋的木梁上,高高挂起,下面再放一个接水的盆子。母亲说:初一早上我们吃猪儿粑,这样我们家的日子就会像猪儿粑一样白白满满、胖胖咪咪。


 

当夜那个布袋就在我们眼前晃悠,一家子守在黑白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既使节目再精彩,可我们一想到明天才能吃到猪儿粑,心里实在是痒痒的难受,小弟多次用小手去弄那个布口袋,对母亲一次次地嚷道:妈,今晚上吃猪儿粑算了,你看这都凉干了!说完,小弟还将布袋推了出去,当它又晃回来之时,他还用小脸蛋痴痴地亲了它一下。

 

母亲看着想吃猪儿粑的我们一个个可怜巴巴的样子,笑出了声,再拍拍小弟的脑袋说:三娃子咱这么急,你看口袋还在滴水呢,明天过年,你们保证能吃到猪儿粑。

 

第二天过年了,我们欢天喜地地等着母亲做猪儿粑,只见她取上昨天用石磨辗好的糯米粉,不停地搅和,然后,把她事前准备好的腊肉炒盐菜作为芯子,包在糯米中,然后她轻轻的搓揉,放在蒸笼里。我就在土灶前一把一把往灶里放秸竿。不过二十多分钟,一股浓厚的香纯气味直钻鼻孔,美味直窜到坝子外玩耍的姐姐和弟弟们身边,他们便唧唧喳喳地一起围了过来,不停地要打开蒸盖看猪儿粑长胖没有,猪儿粑可以吃了吗?这时母亲总是笑着说:娃儿们别急,你看,它们都在快速地长胖呐,最多几分钟后,你们就可以吃到猪儿粑了。

 

后来,我出外求学,我都每年盼望着寒假快快到来,好回家吃猪儿粑。我们家,还有我们村上的镇上的,甚至市区,年年过春节,都要吃这又嫩又白又甜又香的猪儿粑。再后来,我出外谋生,也总是等着一年一度地春节大假,好回家过年吃粑。一口气吃它个五六只方下火线


 

好像是谓君口腹终有极……,家乡人从90年代起就不在乎猪儿粑了,人们过年也不在乎蒸猪儿粑冒出的热气芳香腾四方了。只有极少数在市区街头,听说是用工业设备大量辗成的糯米粉做成的糯米粑,这些工业们再也唤不起我的食欲和那一缕淡淡川南乡情。为了找回儿时的记忆,我每年回富顺总习惯性要母亲做叶儿粑来吃,而且要自己亲手推石磨把浸泡的糯米辗细。

 

随着我们姐弟相继离开了乡下,父亲的去世,母亲也很不情愿地来了高楼林立的市区,这样要想吃到往日纯正的猪儿粑。再后来,最后能为我们守住老家那个石磨的母亲也永别我们而去了,于是吃上一顿猪儿粑,就成一种奢望了,而且就连市区的工业生产的猪儿粑也几乎没有了。   

 

当自制的猪儿粑热气腾腾地端上团年桌上的场境就要成为往事,春节就快让浪迹在外的客子们移风易俗时,好在现在还有一份薪水,好在还有其它的粑们来甜美我们的饭桌,只是我心却挥不去甜而温情工,像山弯弯和摆渡船那份分明是快乐,分明是无限幽静的乡情。

 

我亲爱的家乡猪儿粑。


                      ——  END  ——


—  推荐《明话散语》专栏 —

微信一盘楼上的胖哥胖嫂|明话散语【01期】

书房与厨房之间,隔的不仅仅是一堵墙|明话散语【02期】

成都第一感觉是,女孩靓丽,川菜巴适,满地诗句|明话散语【03期】
成都美女咋只服成都这块水土?|明话散语【04】

他衬衣被打湿却全然不顾,仍用手臂扶着美女的香肩|明话散语【05】

来蓉“攒劲”打望成都美女,最好学会在哪里看在哪里丢|明话散语【06】

男人要征服成都美女的樱桃小嘴其实不难|明话散语【07】

成都美女一发声就灵、脆、媚、柔、嗲|明话散语【08】

蜀人祖先其实并不好色,只是后人把一些事情想歪了|明话散语【09】

把一大堆龙门阵搬到茶馆里来摆,成都人爱吃茶之因|明话散语【10】

祝福生活在美丽成都的爱裸人士们一路“裸”好|明话散语【11】

窈窕淑女都爱穿高跟鞋,骨子里面的原因是啥?|明话散语【12】



小启:

每次阅读都是缘份,若您真心喜欢“明话全媒”公号,请您置顶,方便及时阅读到明话的文章。看罢此文后,您先别急着离开,若您觉得好,请帮忙点个小赞。当然要破个费打个赏什么的,明话很感谢。并请将此文分享到朋友圈,这才是最美的结局,期待下篇文章见。

特别鸣谢本期内容由 朱本昌先生  赞助欢迎企业、个人冠名赞助,微信联系:zhoumh8899
征 稿

《明话全媒》平台主编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腾讯腾云智库专家成员,《当代杂文》总编辑,来稿佳作可被推荐到权威纸媒网站联袂刊发。并择优同步转载于腾讯微博、天天快报企鹅号、新浪微博、百度百家号、头条号等明话全媒体平台,覆盖自媒体平台总流量过亿,粉丝总人数超200万。

投稿前需关公号:zhoumh9。对原创稿纳入“赞赏”和“流量”广告收入平台,作者获“赞赏”金和24小时流量广告收入总额一半为作者稿费。追加奖励。1万阅读率50元,10万以上阅读率500元。欢迎单位或个人赞助支持平台发展。

明话全媒 微公号IP:zhoumh9  个人微信号:zhoumh8899

新浪微博:明话全媒  投稿信箱:zhoumh8899@qq.com

【明话全媒】荣誉出品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原创作品均为作者授权发布


识别打赏鼓励,苹果用户专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