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 | 思想发声】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
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都有欣赏中国山水画的基因。
只是随着时间的飞驰、时代的更替,暂时遗忘或丢失了这份感知力……
山水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日前在中华艺术宫特别策划推出的系列讲座“和传统山水画的永恒对话”第一讲:“我们如何欣赏山水画——谈山水画的笔墨、图式、自然”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邵仄炯讲述了欣赏山水画乃至中国画的门道。
“当我们欣赏一幅山水画时,不可简单地观赏画中的树石、草木、云水、丘壑、建筑,因为作者透过这些山水要表达的是他的审美和意境,阐述的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宇宙永恒和谐的关系。”邵仄炯在讲座上这样说道。
不过,山水画在诞生之初,并没有被赋予这样深层的意义。最初的山水画只是人物的背景。最典型的就是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为主的作品,山山水水只是人物的背景或作为场景的转换而出现,可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辽宁本《洛神赋图》(局部)
直到隋唐时期,山水画才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山水画的独立主要是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成熟和发展的影响。两宋时期的山水画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笔墨的皴法已趋向成熟完备,画家可以用笔墨精微地表现出自然万象。但此时,画家画画主要还是为了表现客观的自然,通过高超的技艺描绘景物的真实存在。
转折发生在元代,画家们画山水逐渐转化为主观地表现自己的心境。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用了四年,在四年时间里,他悟出一点,就加一点上去,他画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画出了心态的变化以及对艺术的感悟。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在技法上,以赵孟頫为代表的画家们开始把书法用笔运用到了绘画中。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中题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主张在绘画中强调书写性的线条。从此,书与画合二为一。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27.5x62.8厘米 元代
明清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多以笔墨的变化来推进,笔墨的内涵也越来越多,逐渐,笔墨一词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
要想透过画中的山山水水体味作者的心境,品出其中的真意,前提是要静得下心来。但静下心,只是欣赏山水画的前提,要真正入门,还得掌握些门道。
欣赏中国山水画,欣赏的其实是程式演绎中的笔墨美。董其昌在谈论笔墨与自然山水时说:“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
董其昌《婉娈草堂图》1597年
艺术的高妙往往与工具材料有密切关系,要看懂笔墨美,先得了解笔墨的工具——毛笔,了解了毛笔的运用奥妙,有助于感知中国画的精妙所在。
笔墨中蕴含着中国山水画的诸多技法。首先是勾、皴、擦、点、染等基本技法。此外,用墨、用水、用色的技法还包括:积墨、泼墨、破墨、洒、拓等。设色的技法有浅绛、青绿、金碧。从画法上来说还可分工笔、意笔、没骨等。对这些技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欣赏山水画时就不再是外行看门道。
董其昌《仿范宽谿山行旅图》约1600年
欣赏中国画的笔墨还需要从审美的视角着眼。中国人喜欢用磊落、中正、文雅、朴实等字眼来褒奖人,其实这些词也可以用来理解笔墨、评判书画的优劣。
古人常言:画如其人、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看一出戏,看的是角儿的“手、眼、身、法、步”,即程式之美。欣赏山水画也是如此。笔有笔法、墨有墨法,画面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创造、色彩的配置乃至题篆用印都有一定的程式。有了程式,画家就有了对自然的认知结构。
马远《华灯侍宴图》125.6x46.7厘米,约成于1198-1201年间
中国山水画的程式主要包括石的皴法、树法、云水法、章法等。对于这些程式的来源、运用和变化有了基本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山水画。
以皴法为例,皴法是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之一,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五代画家董源擅长以披麻皴表现南方较松软的土石,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潇湘图》。李唐、马远的大小斧劈皴则擅长表现山石块面的分明与石质的坚硬。
董源《潇湘图》50x141.4厘米
*作者系《解放日报》记者。本文因篇幅限制有所删节,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完整版。
实习编辑:任相诺 | 责任编辑:张昊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