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古诗照进现实|寥寥几笔,写透风雨中的痛

央视文艺 2023-11-22

崇山峻岭中的古道、江河湖泊边的渡口、塞外大漠的驿站,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苍茫大地上刻印的文明痕迹。很多中国古典诗词浸染着中华儿女们在这些文化旅程中的风尘仆仆。


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去相位,隐居金陵,追求心境的宁静。晚年时期的王安石创作了大量诗词,在诗中表达自己恬淡的心情。有一天王安石在游览长江的途中,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江上》。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长江的北岸,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经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而缓慢地在斜阳中来回移动。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挡住了江水的去路,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究竟在何方呢?忽然间,船转了个弯,突然看见无数艘白帆在山林的掩映处隐约驶来。王安石把深邃的哲理隐藏在寻常的景物之中,耐人寻味。

王安石这首《江上》是写景,更是说理。借以说明世间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看似无路可走,但换个思路,也许又是另一片开阔天地。南宋诗人陆游在其《游山西村》中化用了该句,就是我们熟悉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担任夔州刺史,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刘禹锡非常喜欢当地的民歌竹枝词。刘禹锡就采用竹枝词的曲谱,写成了新的《竹枝词九首》,这些诗主要描写夔州当地的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以下这首诗就从长江三峡中瞿塘峡航道的艰险说起,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竹枝词九首·其七

【唐】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瞿塘峡的水,流过众多险滩,这里的航道自古以来都是很艰险的。面对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刘禹锡联想到世态人情:“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令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峡还要凶险。

这首诗中的感悟可以说是刘禹锡的肺腑之言。不过刘禹锡是天生的乐观派,他跌入低谷时逢秋不悲,他会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面对权贵时绝不低头,与朋友交往正能量满满。他会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读刘禹锡的诗,收获的不仅是诗词之美,更是对人生起伏的豁达,对真理的坚守,对梦想的渴望!


刘禹锡的《竹枝词》因其别开生面的艺术成就,引来后世的诸多赞誉和续写。宋代文坛巨擘苏轼称赞刘禹锡的竹枝词“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他因此谱写了九首《竹枝词》,向前辈致敬。
黄庭坚称赞刘禹锡的竹枝词“词意高妙,元和间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这些赞誉,是对刘禹锡竹枝词中肯而贴切的评价,刘禹锡的竹枝词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词来源于生活,取材和元素大多都是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事件,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和润色,一边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和点点滴滴,一边对当时政策针砭时弊,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实践自己内心的大同世界,于是一些看似是山水田园的诗就被赋予了人生际遇中不一样的色彩。

统筹:李歆视频:马瑾撰稿:李冰美编:司玥来源:央广经典音乐广播

· 空竹界颜值天花板来啦,花式炫技引全场高呼!
·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 “学霸的征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