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共和国同龄,有着五十年的军旅生涯;他从事歌词创作四十余年,他的作品曾十七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他用笔尖描绘着对家国人民的爱,他不忘初心不负时代,创作出《说句心里话》《想家的时候》《兵哥哥》《家和万事兴》《一二三四歌》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他就是词作家——石顺义。
“在我的记忆里,我当兵这五十年,部队给予了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石顺义在当兵的前九年时间里,他都在陆军野战部队的基层工作和生活,从一名普通战士最后到了干事,能吃苦的性格就是在这个时期练就的。在部队基层的生活体验,给了他无限的灵感。他创作了大量带有浓郁“乡土情怀”的歌词,包括《父老乡亲》《白发亲娘》《报答》等。其中传唱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作品当数《父老乡亲》。
谈到这首歌词的创作灵感,石顺义回忆说,“来北京后,单位传达室里有人给我送来几斤绿豆、几斤小米,也没留名字。我知道,这些可能是某个一直没有忘记我的老乡送来的。”想到这里,脑海里的歌词一下就涌上来了,石顺义饱含热泪写下了“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歌词写好后,石顺义将它交给了作曲家王锡仁谱曲。没想到王锡仁拿到歌词后,被其中的乡土情怀所感动,眼含热泪地谱写了这首歌曲。那情真意切的歌词和感人至深的旋律,很快便流传开来,直至今日依然广为传唱。1994年,《一二三四歌》在春晚一炮而红,整首歌曲高亢有力,歌曲中穿插着喊口令的声音,让听众感受到火热的军营生活,唱出了战士们乐观向上的豪迈情怀。随后《一二三四歌》便迅速地在全军广为传唱,深受官兵们的喜爱,至今仍是军旅队列歌曲的经典曲目之一。
石顺义说这首歌的创意是来自《一二三四歌》的演唱者。“这位歌唱家总是到部队去演出,发现军营里最常听到的“一二三四”这个口号非常雄壮有力,让人感到振奋,于是他就让我和作曲家臧云飞围绕“一二三四”来创作一首歌曲。”
但是,石顺义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这“一二三四”是口令,在歌曲里怎么反映呢?于是,石顺义在后面加了个“歌”字,赋予它一种形象,同时借用了“藏头诗”的形式。“一杆钢枪交给我,二话没说为祖国,三军将士以苦为乐,四海为家,哪里有我,哪里就有战士的歌。”这样就把“一二三四”形象化,赋予了更深的内涵。
歌曲《想家的时候》是一首军旅题材的歌曲,但是它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军营,无论是在外拼搏的游子,还是海外的华人华侨,想家的时候都会想起这首歌,以慰思乡之情。“当时写这首歌的时候都是流着眼泪写的,我爱人可以作证。多年的创作生涯让我体会到,写这类题材的歌词,如果我没掉眼泪,这歌肯定不成功。” 当石顺义把歌词拿给作曲家孟庆云后,孟庆云说自己感动得一夜没睡,他是一边想着自己的老娘,一边流着眼泪把曲子写完的。
在石顺义的一首首代表作品中,传递出他一颗永不改的兵心、爱民之心和家国之心。“能为我们的战士,为我们的百姓写歌,写他们喜爱的歌,让他们高兴,比获什么奖都重要。”今天21点,《了不起的歌》邀您一起走进石顺义的创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