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2017春拍 | 彝癖——铜器专题系列精品预览
『彝,宗庙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升,持米器,中实也。彑声』(说文)。言其字象手捧丝、米奉神之形,祭礼器之谓也。故而庙堂之器,合称鼎彝。引而至今, 炉尊壶觥之器,均可谓之彝。三代吉金, 传鼎之物也, 故而多藏庙堂,难得把玩。文人墨客,得一则以为至宝,拓之录之,以想三代,仰古礼。或又仿之,以为焚香压案之器, 聊慰金石之癖矣。宣德间,内廷仿宋 《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三代青铜,及内府所藏名窑款式典雅者,铸仿古彝,后人称『宣德炉』者,为一时之胜。而古炉佳器,今人好之亦成癖,得一而常伴书案,幸也!
精 品 预 览
Lot 138
明 崇祯辛巳王伯子款蚰耳炉
L: 16.5cm, D: 6cm
RMB: 950,000-1,250,000
本品炉形饱满,端庄沉稳。口沿外撇,左右饰蚰龙耳,圆润肥硕,圈足外撇舒展优美,底部铸出﹃崇祯辛巳夏睿公王伯子监制』十二字柳叶篆书款,底平字峻,刀笔合一,文气盎然。蚰龙耳炉为宣铜炉中最具代表之炉式,正如《宣德鼎彝谱》赞美此式曰:『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本品皮色枣红,厚重压手。赏用益佳,古韵风雅。正如赏炉先贤所谓:『宣炉之秒,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栗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似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
崇祯辛巳为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年),监製者王伯子活跃于明末。万历年间受日本前田藩二代藩主前田利长之邀东渡,居住于金泽『兼六园』,前后滞在数年,负责校勘流传于日本的儒家经典,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王伯子嗜游山水,好友袁中道在《王伯子岳游序》中坦言其对山水之好:『天下之质而趣灵者莫过于山水,予少时知好之,然分于杂嗜,未笃也。四十之后,始好之者』。袁中道又曰:『伯子每遇名胜,即欲移家居焉。已而遍游吴越,凡吴越之佳山水,无不蹑其幽遐』。以上记载可推知二人私交甚密,王伯子游历广泛,堪称一代旅行家。明末清初十七世纪为铸炉之黄金时期,不乏精美传器,其中王世襄俪松居旧藏之『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广为人知,备受藏家推崇。时值盛世,珍宝归途,东瀛秘宝之又一重器回归神州。此炉不仅工艺精良,更具年代私家款识,年代确凿,信息丰富,可了解晚明文人雅士制炉赏炉之历史面貌,极为少见,确为可遇而不可求之文房名品。
Lot 139
清初 宣德款兽耳含环钵式炉(连座)
H: 15.3cm(连座) D: 17cm
RMB: 1,800,000-2,300,000
钵式炉,型若宝珠,饱满浑圆。口沿起阳文一周,丰肩两侧缀饰双辅首衔环,此式於宣炉中较为少见。炉下设有原配束腰壶门承座,线条圆弧流畅,造型典雅端庄;整器上下铜质精细,铜质宝光灿然可比良金,器壁厚薄适中,重量分外沈甸。磨光亮丽,曾上很薄的棕印漆。近底处与座接触的地方,经过摩擦露出黄铜本色。底心方框内刻“宣德”篆书款,铭款浇铸匀净清晰,方正严峻,为明末清初典型官方制作款式。通观整器,款式古雅、铜质精粹,百炼良金,珠光外现、淡淡穆穆、玉毫金粟,隐跃肤理之间,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澈,迥非他物可以比拟,为庙堂之器中的精品。原配器座更是难得,王世襄所著《自珍集》曾言:“予藏炉四十多具,均有檀、梨木座。十年浩劫,全部被抄。发还时炉失约三分之一,炉座竟无存者,惟此鬲明紫檀座无恙,亦云幸亦。今之炉座,皆有好于潘家园代为觅得,勉强配合,宜其无一相适也。”由此可知铜炉配原座者,极为难得。
Lot 1873
清 镂空耳马槽炉
著录:《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1996年,P276。
H: 8cm, W: 502g
RMB: 160,000-200,000
此炉斜壁侈口,两侧铸方耳,下连垂珥,腹底减收,连铸方座,抛牙,卷云型足。因形似马槽得名,乃是文房清供,古时文人抚琴读书时伴之左右,添仙香两柱,袅绕闲情,是何等雅致情怀。此炉炉壁厚薄均匀,线条精简流畅,铜泽金黄陈润,闻声清脆悦耳,体量小巧,大小适手,正可文房书斋把玩,实为炉中佳品。马槽炉样式,是由《宣德彝器图谱》之台几炉简化衍变而成,古代制炉依『天圆地方』,以圆炉敬天,方炉当以礼地,但所见者甚少。此式即为礼地之器,后世去其型之繁复,遂成此器之形。此炉著录于《金玉青烟》,为台湾著名铜炉藏家杨炳桢所藏,此书是他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所作展览之图录,共刊载明清铜炉260件,向来为藏界所重。
Lot 1874
明 宣德款桥耳炉
H:6.5cm, W: 777g
RMB: 220,000-280,000
此件香炉铜材精良,锈重。形制规整,唇边外侈,收颈,鼓腹,下腹圜收,三乳足。口沿上左右两边起冲耳。炉底落『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书款。此炉线条优美,比例和谐,《宣德鼎彝图谱》中有此款图例。炉身遍布锈迹,更增古雅。
Lot 1875
清 康熙乙丑款冲天耳炉
H: 7.2cm, W: 811.5g
RMB: 580,000-680,000
此炉侈口,口沿外撇,短束颈,扁圆状鼓腹,下承三乳足,口沿上竖一对冲天耳。样式颇为典雅,冲天耳炉所含寓意是法意良善。皇帝称为天子,他的职责便是要敬顺天意,爱护百姓,因此祭天成了帝王相当重要的课题。冲耳炉即崇敬上天之意,因而帝王往往将其置于最重要的殿堂中,皇帝更用以分赐诸王,足见皇室对冲耳炉的重视。炉底正中为『康熙乙丑澹墨堂珍玩』款识,刀工娴熟,结字疏朗端庄。『澹墨堂』为清人王名符款识。王名符,字辑瑞,号澹墨,四川江津人。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举人。擅绘画,生平淡荣利,种竹栽花自娱。太守陈邦器尝书『仙池花史』以赠,因号花史,作花史传。尤工书,善画。著澹墨诗集。《益州书画录续编》、《画家知希录》、《四川通志》。任顺庆、蓬州训导。此类家藏款反映了文人博古之雅好,更视铜炉为传世之器,期望子孙永宝用,此为带纪年的家藏款,十分珍贵少见。此炉清新秀气,尺寸可人,当为书斋案上雅玩之物。康熙纪年款所见不多,在冲天上见确切康熙年号的目前仅此一件,查清名人谱澹墨斋为王名符。此炉形制尺寸重量与王世襄先生澹庵款冲天炉和爇名香兮读楚辞冲天耳炉接近,可做参考。
Lot 1876
明 『满座氤氲』款冲天耳炉
H: 8cm, W: 1110g
RMB: 580,000-680,000
冲耳炉型,双耳俊俏,直颈略收,炉身略高,肥腹下垂,三足适中,足底宽平。皮色光润。冲天耳,又称「朝天耳」,此耳只用以搭配乳足炉,为宣炉中颇具盛名的器型。宣炉造型多样,常见的多似冲耳炉等,为周身光素者,故皮壳款识等特殊者自然贵重一等。此铜炉皮壳呈鳝鱼金,表面散布点点碎金,尽显斑斓之美。因久经藏家盘熟,铜炉内蕴的精光逐渐外显,如同宝珠般熠熠生辉。若摩挲把玩,手感清凉爽滑,令人心旷神怡。底款『满座氤氲』四字篆书刻款,书法独妙,金石味浓,实为极致美款也。此炉工、形、色皆为上品,既是工匠对宣炉材质娴熟把握的结晶,更符合明清文人刻意追求高雅的审美诉求,是对宣炉魅力的完美阐释。
Lot 1878
清康熙 宣德款连座蚰龙炉、连座香筒
尺寸不一
RMB: 1,200,000-1,500,000
此品为炉、瓶二式,均为铜质带座。其一为蚰龙耳炉,也称蚰蜒耳炉,因双耳如蚰龙而得名。造型仿自宋代定窑器,《宣德彝器谱》(三卷谱)曾称赞其『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宣德皇帝十分青睐蚰龙耳炉,将其置于书房,朝夕相伴,故甚为后人推崇,成为铜炉中的名贵品种。炉身平口撇唇,微束颈,颈肩部对饰蚰耳,扁鼓腹,下承喇叭形浅圈足,炉底中央铸长方形楷书『大明宣德年製』阳文款。炉身线条简素利落,造型沉稳,铜色优雅,精光内含,令人弥觉隽雅,尤显精神。炉座呈圆形几案状,矮体,凸唇,束颈,浑肩,座面下凹可恰当置放香炉,牙边壸门式弧线,下承五个带托泥灵芝云头形足。
香瓶则为直筒式,铜质精纯细腻,极为沉重,通体光素无纹,皮色素洁透亮,其上自然纹理变幻多彩,十分美丽。底为『宣德』二字款识。香筒一词始于明代,多为储线香致具,明代《遵生八笺》曰:『香筒,精铜为上,雕漆次之,瓷瓦再次之』。香瓶下的器座,为原香几式,器型与清宫中用来放置五供的漆木圆香几一致。香筒通过开孔的座面插入器座,稳当放置。
香不仅具有精神上的意涵,更能使人清心舒神。自宋代以来,焚香成为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作为文房清玩的炉、瓶、盒三事则在明代成形,清宫中更是流行,有珐琅、铜质、玉质各种形式。本组炉、瓶,铜质精炼,造型简单有力,是康熙朝仿宣德炉的精品。且成组出现,而器座又均未失,更是难得。
Lot 1880
明 阿文大香盒
R: 17.2cm
RMB: 500,000-600,000
香盒上下圆形,胎薄体重,铜质精萃。盒盖中央起一道圆凸弦纹,其内錾刻鱼子锦地,上饰阳文阿拉伯铸文,取自古兰经中赞颂真主,敬拜先知之义,文字挥洒自如;外沿环带满饰阴刻花卉纹,雕工流畅,气息生动自然。香盒为香道必备工具,与炉、瓶组成香道三事或三供,专司储香之用,明代屠隆《香箋》在论及香盒时,『必须子口紧密不泻为妙』;高濂《燕闲清赏箋·香都总匣》:『须造子口紧密,勿令香泻为佳』。拍品整体铸造技艺极精,与同类相比远为胜出。明代正德皇帝笃信伊斯兰教,故而宫中瓷器、铜器喜以阿拉伯文为饰,为当时之名品,亦是后世收藏家极为珍爱的收藏种类。此香盒即为其中优秀代表。
Lot 1881
明 错金银龙虎四足匜式洗
L: 7.5cm
RMB: 90,000-120,000
拍品十分小巧,仿商周青铜器造型,与《西清古鉴》卷三十二中所载『周女匜』相似。匜一侧出流,流为虎首,昂首前探,威武凛凛,鋬为龙形,紧咬口沿,下承四兽足,稳健有力,以追三代器物稳重大方、庄重静穆之风。器身饰兽面纹及云纹,错金银装饰,为庄重的造型增添色彩变化。置于案上,可充文房陈设,更添古雅之气。
Lot 1882
明 铜错金银饕餮纹簋式炉
来源:英国伦敦Frederick Anthony White先生旧藏。纽约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编号324;
展览:「中国艺术展」(Burlington Fine Arts Club),百灵顿美术精品俱乐部,1915年。
H: 9.3cm
RMB: 320,000-400,000
北宋已降,品鉴收藏上古青铜器的风尚逐渐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流行起来,伴随着收藏和赏鉴的不断深入,当时的製铜名家将商周青铜器的样式与这一时期新的制铜技术相结合,制作了许多既具仿古意味,又有时代特点的青铜器作品。此件簋式炉铜质精良,外壁以错金银之法装饰,借鉴战国时期青铜器造型,两耳作螭龙,耳下出戟。敞口外撇,束颈,鼓腹,外撇高圈足。通体错金银饰饕餮兽面,已伴有绿锈斑剥装饰,颇有几分上古青铜器皿的古拙大雅之气势。此炉胎壁厚重,造型规整,小巧而不失气韵,错金银工艺精湛,当属明代仿古创新融合之佳作。
Lot 1883
明-清初 百寿纹铺寿尊
H: 18.3cm
RMB: 400,000-500,000
尊本为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是当时祭祀礼仪中的重要用具之一。此件尊仿古意存而型新。既保持商周礼器的端庄稳重,又增添了几许灵秀清奇之感,使得商周时期的容酒器巧妙过渡为乾隆时期流行的花器。本尊盖沿万字地一周,颈部装饰变形蝉纹,肩部装饰如意云头纹饰,有两环耳,上端还装饰有辅首尊身满饰寿字纹,笔画有粗有细,变化多端。此尊形制典雅华美,工艺精湛,为同类器中的精品,遍查资料,少有与本器造型相同的作品。
Lot 1884
明 错金银庭院人物铜炉
H: 5.1cm
RMB: 400,000-600,000
铜质宫碗,口沿一周及圈足外壁分别错银装饰回文一周,边线鎏金。腹部高浮雕庭院人物纹饰,凸起部分鎏金,与原色铜地形成鲜明对比,层次明显。底足错银为款:『丙辰年製』。纹饰錾刻工艺高超,器形端朴庄稳,鎏金光泽夺目,具有明代胡文明制器风格。所配紫檀器盖及底座,镂空雕饰,亦错银,形制规整。盖顶以珊瑚为钮,更添雅致色彩。香港苏富比曾有类似拍品,可以参照。
Lot 1886
明 鎏金狮子香薰
H: 36cm
RMB: 400,000-500,000
狮子又名『狻猊』,自古便被视作一种祥瑞的神兽,常用以装饰陵墓、石窟寺和各种生活用品。汉书记载,安息国和疏勒国曾派遣使者向汉章帝和汉顺帝进献狮子。唐朝有名的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作的《狮子赋》中有『镇目电暇,发声雷响』等句,形容狮子的灵活与凶猛。明清两代紫禁城中多陈设铜狮,不仅显耀宫廷的豪华,而且用以彰显帝王『尊贵』和『威严』。香薰取狮子造型,昂首站立,怒眼竖眉,肢爪强劲,威猛之余不失神采,端庄之下亦有憨厚。狮背内中空,两侧各负一件铜瓶,皆可打开以添香料:燃香时,袅袅青烟乘炉而起,气势雄厚,风采十足。整器造型简练遒劲,狮身筋肉饱满,鬃须纹路清晰细致,细微之处亦现精到,情态和谐,富有生趣,时代特征明显,收藏价值极高。
Lot 1885
明 仿青铜觥
来源:德国纳高2012年5月10日,Lot1070。
H: 26.5cm
RMB: 260,000-350,000
觥,俗觵,从光。」。《诗疏》引《韩诗》亦云:「兕觥以兕角为之」,都说明觥最初是用兕角制作的,为饮酒器,后来觥用青铜铸造,形体变大,就成了盛酒器,但有时仍沿用兕觥的名称。《刘桢·鲁都赋》:「承彝执觵,纳觯授觞。引满辄觵,滴沥受觥。飞觥走觵。」,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见其为盛酒、饮酒、敬酒器。青铜觥最早出现在殷墟文化二期,也就是商代晚期前段,沿用到西周早期,其出土数量远较其它青铜酒器为少,目前见于著录的不过六十余件。但存世的也就一半左右,其中有一些仅存觥盖,有一些器存盖失。从考古发掘中可知,青铜觥都出土于墓室规模大、随葬青铜器很多的大型贵族墓,在商周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奴隶主贵族「明贵贱,别等列」的标志,也是统治阶级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而在商周时期能享有青铜觥的人,一定是身份很高的奴隶主贵族,一般贵族是没有资格享用的。本器全身饰满双层花,底纹和主体纹饰主次分明。前后观来各为一兽、一鸟造型。盖子上为逶迤的兽首和鸟首,腹部浮雕图案与头部造型连为一体,空隙间辅以兽面。把手另塑动物形象。流内有铭文,隶定为「女、力、壴」,应是商代姓氏名一类,可读为「壴(zhu四声)」。
Lot 1887
清早期 铜双夔凤耳六方瓶
参阅: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Lot0889 清十八世纪 铜夔凤耳六方壶连座。
H: 44.5cm
RMB: 400,000-600,000
以精铜铸造,六方造型,规格高大。侈口束颈,鼓腹,外撇高圈足,端庄大气。这种规格和造型的器物在同时期官窑瓷器中也有传世。颈肩部饰双凤耳,双凤回首外顾,十分生动,仿佛欲乘风而去。底部铸有阳文『宣德年製』篆书铭。该器线条流畅,包浆古雅明亮,在皇家宫廷用器中亦属精品。
Lot 40
明 「鉴湖武公陆氏珍藏」款马槽铜香炉
长 11.5cm
RMB: 700,000-900,000
炉作斗式,口沿至足部收起,两侧方耳向下出戟,线条刚直,仪轨森然,风格洗练。此炉不同于一般马槽炉比例,身略浅,肃穆中更添几分秀雅,文气独蕴。《沈氏宣炉小志》载:『明宣庙铜器甚精,制度亦雅,铸炉不规,规三代,鼎鬲多取宋瓷炉式仿之,其制以百折、彝炉、乳足、戟耳︙︙方圆鼎为上品。』马槽炉为方器中之佳作,当为文人士夫所重。
该器铜质优良,精炼而成,包浆浓郁浑厚,宝光内蓄,皮色古雅,已臻宣炉上乘之境。底部有私家款『鉴湖武公陆氏珍藏』,铸者应倾心而制,以期传世,作子孙永宝之用。所谓:『马槽多私款,私款多佳器』,是器盖可珍之。同例可考: 国立历史博物馆《金玉青烟》239. 戟耳长方炉。
Lot 41
明晚期 「桐云斋」款镂刻山居图铜熏炉(附汪黎特传拓)
尺寸 12x6.5cm
RMB: 650,000-750,000
此炉口圆,肩部微鼓,至腹则急收,线条流畅灵动,秀美典雅,颇具温婉气质。炉盖镂刻山水图案,山石峻峭,苍松垂生,楼阁上高士遥对,扁舟中渔人静泊,林泉幽致,顿入眼前,颇具文人笔意。此种风格,多见于文人竹刻之中,今现于此,可谓妙心独运。该器皮色古雅内敛,品香完好,底部有『桐云斋』款识。此器另附西泠印社汪黎特所制全形拓。
Lot 1618
明 铜错金银三足盖盉
H: 19cm
RMB: 250,000-300,000
拍品仿商周时期青铜盉制式,以错金银技法装饰。周身饰以方形回纹,浅雕而成,布局规整;圆腹正中一周条带式装饰,其上嵌错点金饰圆形回纹。提梁为变形螭虎,前后四足连接盉身,昂首前倾,虎身镂空雕饰蛇形纹样作提梁;盉嘴塑作天鸡形,首顶伏一鼠,凤眼圆瞪,昂首激鸣,展翅欲飞;盉身置三鹰熊状足,健壮有力。造像鲜活灵动,气宇轩昂,神形兼备,将传说中的『天鸡』形象表现的雄奇后逸,超凡脱俗。此器造型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铜错金银提梁盉极为相似,尤其是提梁的装饰方法几乎完全相同,因此二者时代应相距不远。此外,伦敦维多利亚和艾尔勃特博物馆藏有一件铜错金银盉,造型与本品也极为相近,可为参考。
中贸圣佳2017春季拍卖会
预展:6月16-17日
拍卖:6月18-19日
地点:北京嘉里大酒店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
6月18日 星期日 Sunday 18 JUNE
10:00 瑰丽—珠宝专场
12:00 藏珍—古代陶瓷艺术品及宫廷瓷器专场
时间顺延 望海山楼—私人收藏专场
时间顺延 斫木—明清家具专场
时间顺延 集萃—古董珍玩专场
20:00 明月前身—燕居韵物志·文房专场
时间顺延 天籁—古琴专场
时间顺延 璀璨—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及宫廷器物夜场
6月19日 星期一 Monday 19 JUNE
09:30 万卷—古籍善本专场
14:00 中国书画专场
时间顺延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时间顺延 新芽—中国书画专场
时间顺延 璞石—国石篆刻专场
方法1: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方法2:搜索微信号:sungariauction,点击“关注”
方法3: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