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互联网时代,老年人如何克服“脱节”的焦虑?

2017-08-16 周慧 郴州日报

用微信、微博进行人际交往,用团购券吃饭、唱K,在手机上缴话费、水电费……年轻人在现代生活里如鱼得水,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对此,很多郴城的老年人心向往之,却感觉无法融入、无所适从。“我们真的落伍了吗?”“我们被时代抛弃了吗?”老年人的疑问里,有被边缘化的无奈。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克服与时代“脱节”的焦虑?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活到老、学到老”,力争与时俱进观点一

住在南岭大道61岁的刘国强是主动拥抱新生活方式的。去年,刘大爷的孙女读小学了,从家去往学校的路上车辆较多,每天刘大爷都送孙女上学放学。最开始,刘大爷选择坐公交车,但上学放学的时间正好是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不说,每个公交站都得停靠上客也特别耽误时间。

孙女迟到了好几次之后,刘大爷开始尝试骑电动车,有次,他骑电动车带着孙女在车流中穿行,差点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这可吓坏了刘大爷的儿子儿媳,他们专门拿出一笔钱,让老父亲打的往返,但是节俭惯了的刘大爷根本舍不得天天花钱打的。有次全家人外出用餐,让刘大爷感受到了网约车的便利。“那天我儿子没有开车,又是周末晚上,的士很难打到,儿子就用手机的滴滴打车功能约了一部车,既方便又实惠。”刘大爷说,从那以后,在儿子儿媳的耐心指导下,他也开始慢慢摸索用智能手机网约车送孙女上下学。“我接送孙女就叫车,自己来回不赶时间就坐公交车。滴滴打车的平台还经常送我一些优惠券,算下来很划算。”


保留原有生活习惯,享受“慢”生活观点二

努力学习、追赶时代步伐的老人不少,但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觉得自己“落伍”了。记者在老年人聚集的爱莲湖公园随机采访了十位老年人,有半数的老年人认为传统的生活方式挺好的:他们每天打太极、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他们享受着公交车老年人免费的福利,对城市各条公交线路烂熟于心;他们逛完超市和菜市场,就跟老朋友打打牌、下下棋……这些老人认为,时代发展迅速,年轻人能很快适应,但老年人再想追赶上,往往力不从心,既然如此,还不如就好好享受自己习惯的生活。

在66岁的退休老师于伯伯看来,传统的生活方式看上去有些不方便,但一些老年人却认为这种生活更有人情味。“年轻人喜欢在网上买东西,但我们年纪大一点的人就是喜欢逛超市、逛商场,这种在店里精挑细选、再掏钱购买的过程,在我们看来才是真正的消费呢!年轻人在网上缴话费、水费等,老年人不会操作这些,只能去营业厅老老实实拿号排队,看上去很笨,但老年人退休了,有大把时间,等等也没什么。等待的时候说不定遇上一两个熟人,聊聊天就轮到了,也蛮好啊!”


调试心态,避免焦虑与失落观点三

与于伯伯相比,住在苏石路64岁的李祥民就没有那么释然了。有次,李祥民的女儿安排了一次全家旅行,女儿先是在手机上的购票软件订好了票,在郴州西站的自助购票机上取票。李祥民注意到,高铁站的售票窗口基本上只受理改签和退票事宜,购票、取票都得去自助购票机。这一细节让李祥民十分感慨,他对女儿说:“我老了,没用了,我不会操作自助机,以后出个门连票都买不了。”虽然女儿马上安慰他以后出行都会陪着,帮他把票买好,但李祥民还是感到沮丧,想到自己能干了一辈子,最后却被排挤在科技时代的大门之外,出个远门也离不开年轻人了,他心里说不出的失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郴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刘红军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网络而产生被时代“抛弃”的负面情绪,进而发展成为焦虑、失落、沮丧等,有的甚至因此质疑自我价值。要想摆脱这些负面情绪,愿意学习的老年人可以多看书,多虚心向年轻人请教,或参加网络培训班;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再进行学习的老年人则要注意调试心态,在熟悉的生活方式中寻求心理的平衡与幸福感,可以与子女、同龄好友多交流,释放压力与失落。不管是否追赶时代的脚步,老年人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不要妄自菲薄,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个快乐的老人。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来源:郴州日报

新闻编辑中心电话:0735-2890834

编辑:肖勇  姚茜琼  陶子瑶

制作:姚茜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