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进校园| 从零到无限:见证一个故事的诞生

10月23日下午,职业编剧陈舒来到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戏剧影视创作空间,展开“一个故事的诞生”的主题讲座,向学生们生动演示了编剧笔下一个故事如何诞生。此次讲座是“2024杭州大学生电影创作与展映活动·名家进校园”第三场活动。

文学院副院长向宇,文学院副院长黄竞天,文学院教授刘志宏,华策电影学院教师闾汉彪出席本次讲座。活动由文学院阮南燕副教授主持。

陈舒,出生杭州,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代表作品《绣春刀》《绣春刀·修罗战场》《鸣龙少年》《刺杀小说家》《东极岛》等。其中《绣春刀》入围第51届金马奖五项提名;电视剧《鸣龙少年》,市场反响热烈。陈舒在首届编剧嘉年华上获年度关注电影编剧荣誉,入选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YOUNG × 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影人名单。

讲座开始,陈舒首先区分了原创创作和委托创作的工作属性,向同学分析两种创作类型的得失。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指明了不同的编剧道路,同时建议不管是哪种创作,都应该积极尝试。

接着,陈舒带着同学们进入创作的世界,从故事的源起讲述——灵感。作者的灵感稍纵即逝,但也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关键就是保持好奇心与建立素材库,好奇心就是不断对自己进行“为什么”的叩问,素材库即生活中戏剧性的点点滴滴。有了故事雏形,就要检视这个故事的可行性与认可度。作者要抓住机会,在各种公开场合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得到肯定后,就可以着手创作。

在开始剧本创作前,陈舒建议一定要先做足功课。她从《绣春刀》的实际创作经历出发,点明资料准备能构建编剧信念感。像网络论坛、书籍、报刊、调查采访、专家咨询等等,都是做功课的一环。在此之后,编剧应该“找到自己”,即找到自身创作故事的初心,凭借此真情实感来克服写作漫长艰涩的时光。

陈舒还倡导编剧应该具备的三点跨界思维:制片思维,编剧拥有制片思维可以极大地缩减剧组成本,并且发挥出独特的想象力;导演思维,编剧拥有导演思维可以让自己的剧本充满画面感和现场感;表演思维,编剧拥有表演思维会弥补实际出演的距离感,让台词、动作、调度等更加自然和谐。

最后,陈舒希望每一个想要在编剧领域深耕的同学明白,编剧行业不是只有光鲜亮丽,还有许多痛苦与焦虑。只有真正能在写作中获得快乐和价值感的人,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采访交流环节,多位同学向陈舒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一位同学提到,如若“写作意识”和“文本意识”相行渐远,应该如何处理。陈舒肯定文本意识先行的原则,在她看来,作者创作不要被主题禁锢,文本中的人物应该有自由度。这带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

通过讲座,同学们明白了从编剧专业的学生到职业编剧到底要有什么样的改变,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全体师生犹如踏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故事创作之旅,对编剧这一充满魅力与挑战的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1

END

1

文字来源: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