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北京的我,从不假装生活

2017-07-24 田纳西 中国新闻周刊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自己愿意

没人拿着枪逼着你就范



去年周刊君做过一场名为“我所理解的善意”征集,有一位网友是这么说的:

 

我所理解的善意,是不随意给别人贴标签。

 

收获点赞无数。

 

“贴标签”就像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人脸识别,在无法深入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情况下,用最快的速度,把人或事物归入一个名类。

 

这两天,在朋友圈里刷屏的《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就是这样一篇粗暴式贴标签的文章。

 

根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72.9万人。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一下子把90%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拍死了。

 

它给这2000万人以及这座城市,生搬硬套贴上的标签有:

 

北京南城土豪有五套房,老北京人气定神闲的生活气息,是从屁股下面五套房子里升腾起来的;


长城不好玩,故宫没意思;


北京没有人情味,你看北京太大,交通成本太高,同处一城的朋友一年都聚不到几次;


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光是第一点,很快就有北京人跳出来反驳。一个北京人撰文《你欠所有的北京孩子们一人五套房》瞬间成为10万+的爆文。他说自己半夜起来工作,为生计奔波着;以及还有很多生活在大杂院的北京人,他们的梦想特别朴素,就是“搬进大高楼”。

 

我的同事里也有北京人,她说环视下周围,包括祖传、拆迁、炒房,有五套房的北京土著简直是凤毛麟角。

 

不管是不是北京人,大家更为愤怒的是,文章里提到在北京“没有五套房,你凭什么气定神闲?凭什么感受生活气息?凭什么像北京大爷一样逗鸟下棋,听戏喝茶?”

 

悠然自得的提鸟笼溜狗子,是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的生活,有五套房不用上班的北京人可以这么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可以早起这么做,和有没有五套房有半毛钱关系?

 

再说第二点,原文里说“走进故宫,看到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空房子,还没我老家的猪圈生动有趣。”想必作者肯定不怕臭气冲天,不怕满脚猪屎,既然如此,不是最应该好好待在老家的猪圈里玩耍,哪儿都别去。

 

往下推断,猪圈也肯定比作者眼中的北京更有人情味。猪还会拱人,见到人哼哼叫,但在北京的人会因为交通时间成本太高,“外地的朋友来了,都不愿意接送机”;“只有生死之交,才可能愿意从城东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顿不谈事的饭。”人情淡薄啊。

 

可是作者忽略了一点,难言聚首不仅仅是因为物理空间的距离,心里的距离才是真正的距离。当你抱着功利的心态,计较着见朋友的路上又消耗了多少时间,又怎能赢得纯粹的情谊呢?

 

我和好朋友,一人住西城,一人住房山,两地地铁需要一个小时,但我们会选择一个中间地聚会。你看,对于想见面的两个人,办法总是会有的。

 

不是北京没有人情味,而是你没有人情味。更不用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地铁引导员,胡同里的大爷,广场舞上的大妈,随便向他们问个路、请教个事,都能和你侃上半天。

 

最后,文章让北漂的我,愤怒得想拍桌子的是这句话:

 

追梦成功的人去了国外;追梦无望的人回到了故乡。还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作为两千万分之一在北京的人,

 

凭什么说我们假装在生活?

凭什么说我们根本没有生活?

凭什么把负能量无限放大?

 

或许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曾对北京冗长的上班旅程、高昂的房价、糟糕的空气感到失望。但我们依旧相信,相比于小城市,北京有更公平的机制,让努力的人获得他梦想的资源。

 

我们从来不相信有什么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更愿意选择认真打拼的生活,甚至为此加班到深夜。我们的心里还有一团火。

 

只有那些喜欢抱怨又没有能力改变的人,才会被《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所渲染的情绪所触动,并从文章中得到安慰。

 

白岩松说,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们的情绪所左右。

 

对于那些来到北京,又不接受北京运行规则的人,我们想说:

 

别矫情了。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自己愿意,没人拿着枪逼着你就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值班编辑:怎么可以吃兔兔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从《欢乐颂2》到《我的前半生》,把你按在沙发上的都是什么套路?

点击图片阅读 | 我吃了一周“未来食物”,但它似乎更像……饲料?

点击图片阅读 |《大护法》导演告诉你,为什么小姜必须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