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做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排头兵”,是互联网一代企业家的天生使命

2017-09-28 宋金波 中国新闻周刊


9月25日,新华社正式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是为中国政府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的最高规格,高度评价企业家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最为正面表达“重商”的官方文件。

 

这一文件不仅可为国内商界精英吃下一颗“定心丸”,其价值也在于为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确立一个可以落地的政策框架。“新型政商关系”对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影响必将深远,而这一文件可以为更多人了解“新型政商关系”的内涵提供一个关键角度。

 

在《意见》的三个核心内容里,“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的主体,侧重于政府,而另外两项:“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则需要仰赖企业家与政府共同的努力,有企业家主动参与的空间。

 

各行各业都有企业家,都有企业家精神,但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这一次应该发挥更不一样的作用,具体说,他们要做企业家群体的“排头兵”。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互联网企业家应该像广东上海之于中国经济,特区之于全国,要有更高要求标准,也须当仁不让,用流传甚广的一句阿里巴巴“土话”就是“此时此地,非我莫属”。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一代企业家,从先天基因、行业禀赋到后天生长,都在一个更新、更高也更具国际可比性的层次,阐释了“企业家精神”。由于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性,他们在引领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优化等方面,具有本能的创新冲动和充沛的创新欲望。

 

这一次互联网革命,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划时代的产业变革中与世界最发达国家同步。在这次产业变革中,中国互联网企业没有将西方世界新技术的倾泻与模仿套路重复下去。


如果说在绝大多数传统行业,还基本都有一个“向国际标准看齐”的对象,那么在互联网行业,中国因为基本与世界同步,即便在个别产品的创意上有过短暂的模仿或启发,但在商业落地的过程中,经常前面已经没有“领跑者”,需要独立根据市场实际提出“中国方案”。早期的阿里巴巴电商,新近的“新零售”,都是如此。


如果说,一种传统产品的新设计也是“创新”,那么,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包括很多商业模式创新在内,就是“纯粹的创新”。也因此,在互联网领域,中国为世界创造的贡献是空前的。所谓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互联网领域就占了三个。从以西方为师到做出自己独特的原创贡献,这种变化同样是划时代的。

 

这样,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也必然把创新发展、追求卓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能够经受住市场竞争的残酷考验,在中国留存下来的互联网企业,像阿里巴巴这样仍然把“102年企业”作为一个宏大愿景的企业,不可能靠投机取巧和简单模仿成就今日,必须要有内生的创新基因,必须把创新精神灌注到整个企业组织中去。《意见》中“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即在于此。

 

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这些企业家赶上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并且没有辜负它。


在最开始,社会对互联网企业家们就是比较宽容的,在当时而言,互联网产业就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过,在现实操作层面,市场并会不因为互联网代表了进步、先进和未来,就将商业成功奉上。成功是要靠艰难打拼的,有时甚至必须面对误解、非难和挤压。


从淘宝、支付宝到微信、共享经济,都经历过市场之外的压力。而且,当时的互联网创业者,很多人没有多少资源,如同著名学者C.K.普拉哈拉德所言:“如果你的野心赶不上资源多,就不配自称企业家。”

 

在此过程中,创业者最需要的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不可或缺。比如阿里巴巴当年的“湖畔花园创业”。很多互联网企业对于当初艰苦创业的文化,也很注意总结、沉淀,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样,互联网行业本身的特殊禀赋,也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考视角。互联网是强调分享、开放、包容的,如曾经供职于阿里巴巴、后来创办了滴滴打车的程维所言:“这个世界的主流趋势,是往着开放自由的方向走的,互联网本身也代表着开放自由。平台的使命是解放个体的能量和赋能。”


在互联网这个领域,企业家们也需要更多关注思考中外边界、开放尺度,需要兼顾家国情怀。《意见》所说“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在于此。

 

前几年,关于企业家的身份定位,有过一次争论。现在看,仅仅强调“在商言商”,“闷声发财”,是不够的。企业家不能自外于社会,要起到相应的作用,就要寻找到起作用合理、合法、合规、合身的角度和着力点,在新型政商关系中找到恰当的位置。


在阿里巴巴18周年年会上,马云强调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


在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18周年年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阿里人未来要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还称阿里巴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基于网络的经济体,“在未来要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马云称,“公司只用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经济体要承担社会责任,它不是规模和利润的差别,而是担当和责任的差别。我们希望为全世界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我们希望能够服务20亿的消费者,我们更希望能够为10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

 

阿里巴巴有“中小企业情结”。为了保证销售部门不会过于强调业绩导向而忽视盈利贡献较小的中小微企业,阿里巴巴曾在年中修改业绩考核标准,将指标从销售额改为客户数。


在当时,这种做法并不多见。这种关注也延伸到海外:9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加拿大多伦多国家展览中心举办中小企业论坛,向加拿大中小企业介绍如何拥抱中国市场。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体的毛细血管,是创新精神最为强烈勃发的层面。对中小微企业的关注,就是对创新精神的忠诚。这不仅是一种商业考虑,也是一种价值理念的坚持。

 

更近的例子,是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项目。“村淘”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促进消费有积极促进作用

 

2017年天下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将统筹阿里生态体系内的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菜鸟网络等力量,全力建设“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助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阿里巴巴还提出建设“电商丝绸之路”,卢森堡首相、伊朗副总统等外国政要曾在与马云的会见中,提出在“一带一路”上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需求。

 

与很多传统行业企业家相比,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一方面,可以在经济实践中,创造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更具辨识度的个人形象,在更大的平台上,表达和传播开放、上进、创新、务实的企业家精神,打造更健康、正面的国际商业人物形象。


对善于把握公众舆论,注重开放、包容的互联网企业家来说,这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同时,由于互联网商业信息与内容的场景越来越多融为一体,对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的营造,互联网公司因为其自身的禀赋优势,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助力。可以想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进程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也将像他们在商业领域的表现一样,“弄潮儿向涛头立”。

 

本文作者宋金波(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