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也是一边算着双11的优惠券,一边感叹人生苦短吗?

2017-11-10 库斯基 中国新闻周刊

1


今天,估计是大家深感自己数学无比差的一天。


今年“双11”期间,促销活动规则更加复杂,光是优惠券就有预售、定金膨胀金(根据使用时间倍数不同)、满减红包(分可跨店不可跨店)、直降红包、返现券等名目,还有7天或30天保价政策……面对自己的购物车,怎么也算不清楚“双11”到底是省钱了还是更贵了,也忘记了自己到底是不是需要这些东西。



小明的卫衣到底多少钱?


这样的双11,小编只能赶紧关掉网页,滚去做那些对自己来说有更有意思的事。

人们做很多无聊的事,无非是为了打发时间。知乎上,问题“一个人怎么打发时间”,近2万人关注,370多万人浏览。


打发时间......时间难道不是最最宝贵的东西吗?


舞台剧《淡水小镇》


果陀剧场的舞台剧《淡水小镇》里,死于分娩的艾米莉获得了一个机会,可以把生命中的某一天重过一次。她选择了自己十二岁的生日。一开始她为重生喜出望外,兴奋不已,但是很快她就意识到,时间过得太快,她的人生大多都虚度了。“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凝视彼此。”她大喊道。“大家活着的时候难道意识到生命吗?难道不是每分每秒都能意识到生命有多么珍贵吗?”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时间有限,都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把它当回事。


2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有个理论,是说我们所有的烦恼、焦虑,所有对别人问题的过度关心,都是因为在逃避一个真正最重要的问题:死亡。


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关注一个又一个无聊的八卦,只是幌子,都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以尽可能地避免注意到:大限终将来临。


认真思考自己的死亡太吓人了!我们怎么能毫无恐惧、内心平静地接受自己终将彻底湮灭这件事呢?很多人都是出了车祸、得了绝症之后,才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死亡。而往往,经过濒死体验后,他们的死亡哲学会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导演北野武


日本导演北野武,47岁骑重型摩托车发生了严重车祸。在此之前,他对死亡的理解,和普通人并没什么区别,“我一直认为生前做好事的话,就会长生不老的。其实死亡与做好事无关,它说来就忽地一下要来了。”


像很多人一样,北野武从来没把死当回事,所以他活得也非常随意。“车祸以前我对于生活不是很执着,觉得什么时候死其实都无所谓。”


但因为差点死掉,于是他切身领悟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对待死亡应有的哲学。他后来的“死亡哲学”,也是他最有名的那句:“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只有确切地知道自己迟早要死,我们才能真正地活着


3


现代“死亡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哲学家是海德格尔。他在那本很多人只听过没看过的《存在与虚无》中说,没有死亡的意识,我们只是半死不活。


学者T.Z.拉文有更清楚的解释:如果我让死亡进入我的生命,接受它,直面它,就可以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活的琐碎——那时候我才会自由地成为自己。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哲学。中国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古罗马有Memento Mori。


在古罗马,所有凯旋的战争英雄回城时,跟在他身边的一个奴隶小男孩,都会不断地在他耳边重复一个词语:Memento Mori。这个词的意思是:记住你会死去。他们用这种方式,提醒英雄们:即便你今日功成名就,迟早有一天,你也终将死去。


这听起来太“扫兴”了。大多数人也根本没办法主动选择活在“死亡阴影”之下,在面对衰老、疾病等人生必然会经历的痛苦时,往往会丧失理智。



阿图.葛文德著《最好的告别》


阿图.葛文德刚到外科实习时,被病人及医院面对死亡的态度震惊了。他在很早的一篇专栏文章里,讲过约瑟夫.拉扎罗夫的故事。


拉扎罗夫是一位市政府的行政官。他在60多岁时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癌症——一种转移性的前列腺癌。为此,他消瘦了近50斤,腹部、阴囊和双腿都积满了液体。


拉扎罗夫曾经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全身插满管子、戴着呼吸机,痛苦地死在监护室里,所以他发誓绝不让这样的情形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一天,他一觉醒来,发觉右腿无法动弹,大便失禁,于是住进了医院。癌症已经扩散到他的胸椎,已经再也无法治愈了。但是医生仍然可以对他进行手术干预,阻止脊椎损伤继续发展。但是这样的手术,既不能纠正瘫痪,更谈不上使他恢复过去的生活。无论医生做什么,他都最多只有几个月的生命。而且,手术很可能会让他活得更短。


包括葛文德、拉扎罗夫及家属 40 29608 40 11865 0 0 1892 0 0:00:15 0:00:06 0:00:09 2341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手术太不划算了。但是这个曾经发誓绝不死在重症监护室,绝对不插管子和呼吸机的老头,哀求葛文德采取“一切措施”,“别放弃我,只要我还有任何机会,你们一定要让我尝试”。


最终,虽然拉扎罗夫的手术成功了,但他一直没能从手术中恢复过来。他住在监护室,并发了呼吸衰竭、系统性感染,卧床不动又导致了血栓,又因治疗血栓的血液稀释剂而引起了内出血。病情每天都在恶化,最后痛苦地死去。


拉扎罗夫先生的故事,对葛文德最大的冲击不在于病人的决定有多糟糕,而是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回避讨论他的选择,都在刻意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视而不见。


于是,死亡变成一件既让人恐惧,又特别没有尊严的事。


葛文德看过太多人,他们的要求都是不要死,活得越久越好——只要有一线生机。


4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一部探讨死亡的舞台剧。金士杰在剧中饰演一位罹患绝症的老人,在演出200多场后,他意识到,不敢面对死亡的人,往往,也没有曾经好好活着。


“死亡”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我们不需要坐到医生面前,不需要拿到疾病诊断书——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选择,是活着,还是死去。


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活,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加缪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自杀或者继续活下去,而又没有选择自杀,那他就是有意识地选择了生,踏出了为自己的存在负全责的第一步。他存在,是因为他选择了继续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开始了自我创造的终身任务。


没有死亡的意识,就不会有活着的意识。只有清醒的生命意识,人才是真正地活着。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里,有一个关于“侍者”的段子很有名。萨特在圣日耳曼的花神咖啡馆,看到一位侍者过于投入他的角色,仿佛他最优先最主要的身份是一名侍者而非一个自由的人:“他的动作快速向前,有点过于严谨、过于麻利。他走向顾客的步子有点太快了。他有点过于急切地向前弯腰:他的声音,他的眼神表现出他有点过于热切地要为顾客点单……”


那个侍者说服自己本质上必然是一位侍者,而非爵士钢琴师或北海渔船上的渔夫这样的自由人。


那些没有“生命意识”的人,都有一个很讨厌的习惯,就是想成为点什么,比如某种人类角色,他们会把自己的职业、国籍、或者某种名声当作自己的身份。于是,人本身就会变得不再真实,变成行尸走肉。


萨特眼中的服务员误认为“服务员”就是他的本质,而没有看到自由的可能性,也就是超越自己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对任何人来说,在他死之前一直都存在。


5


鲍比是法国《ELLE》杂志的总编辑,他突然晕倒的那一天,和他过去的任何一天都没什么区别。


20天后,醒过来时,他已经全身瘫痪。他只有43岁,可以正常思考,但唯一能自主活动的,只剩左眼皮。


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的左眼皮,会成为他跟这个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


一年之后,他就去世了。但你知道他在这一年之中做了什么么?


他靠唯一能活动的左眼皮,通过不断地向友人眨眼,写下一个字母、一个词、一句话,最后完成了一本感动无数人的书《潜水钟与蝴蝶》。讲他困在如”潜水钟“般肉体中的思考,他对家人的不舍,他通过一只眼睛看到的世界,和自己漫无目的的想象。



电影《潜水钟与蝴蝶》


这就是萨特所说的,一个人在死之前“超越自己的可能性”。作家舍温.纽兰德说“阅读这篇最不寻常的故事,我看到一个勇者内心的光明。他留给我们的最后礼物是不可比拟的。那是一则令人心碎却又壮丽、庄严的证言,见证了人类精神的令人心疼的美。”


而那些混混沌沌过日子,每天想着如何打发时间的人,往往是最怕死的人。他们需要无限拉长自己的生命长度,来对抗生命质量低下的焦虑。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塞内卡曾经说:“有智慧的人,应该想活多久就活多久,而不是能活多久就活多久……他应该始终关注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生命的长度”。


乔布斯说:“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


所有探讨永生题材的小说和剧作,最终都将“永生”视作“天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话剧《马克普洛斯事件》中,女主角通过长生不老药获得了非常漫长的生命。但在故事的结尾,她意识到永恒的生命只会带来无尽的冷漠,于是决定不再继续延长自己的生命。波伏娃的《人都是会死的》,获得不死之身的主人公,因为永远无法看到世界的尽头,所以永远不会接近终极的真理。


对于那些真正“活着”的人,死亡根本不算什么。正因为随着生命缓慢又必然的消逝,他们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所追求的真理,和想要实现的愿望。


6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莫利教授罹患渐冻症。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肉体一点点地“死掉”。先是不能走路,之后不能坐直,最后丧失所有的行动能力。


但是即便得像婴儿一样需要被人为他擦屁股了,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自己对死亡的思考和探索。他把死亡作为他人生最后一门课题认真体验和研究,通过研究他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观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并且把他此生关于爱情、事业、婚姻等等所有的看法,用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分14次分享给了他最爱的一位学生。


于是,有了一本畅销全球20年的经典书籍《相约星期二》,有了台湾果陀剧场版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这个真实的故事和莫利的人生哲学,成为很多人的“死亡教育”启蒙课。


莫利教授说,只有当你懂得了死,你才会真正懂得如何活着——这是活着这件事,最大的秘密。


—End—


由老戏骨金士杰和台湾全能艺人卜学亮主演的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即将在无锡大剧院演出



********************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演出信息-


时间:11月17日-18日  19:30


地点:无锡大剧院


********************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