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工作第六年,发现前五年坚持的全错了

2017-11-19 胡不归 中国新闻周刊


老手和菜鸟的区别是什么?



有一天跟一工作两三年的小姑娘开会,说到有些该做的plan总没见出成果。小姑娘满脸委屈,说我也没偷懒,上班的时间已经拼到连午饭都草草应付了事了。

 

我说:那你下班时间干嘛了?


她脱口而出:下班时间是我自己的时间。

 

我愕然,一句“你上班难道是给我上的么”几欲脱口而出。后来忍住了,因为“为自己工作”这件事,我也是这两年才明白的。


我还在花季的时候喜欢看小说,尤其喜欢武侠。都说江湖险恶,但武侠小说的世界其实很单纯,勤加练习武艺必然精进,善良淳厚终有福报,上苍有眼,总会奖励人畜无害的姑娘和后生。

 

当然现在我知道了,现实总是比书上写的复杂。


反正工作第六年,渐渐发现前五年很多事都做错了。


“做好自己就行”

世上最大的谎言

 

如果要说这些年有什么遗憾,在我可能是青春期时看了太多偶像剧。

 

偶像剧最大的骗局是,只要做好自己,总会有天使带着王子来爱你。

 

胖似金三顺者,因为勇往直前的精神而受到高富帅玄彬青睐;


蠢如乔菲者,也有亲爱的前辈翻译官黄轩亦师亦友360°无死角守护。

 

以至于刚工作时,看到同事八卦公司高层人事变动避而远之,心想不管发生什么,做好自己的事儿就好;

 

Sales接到大单了、品牌部门又开始什么新的合作了等等,全然跟自己没关系,毕竟眼前的事情就够自己忙活了。

 

后来我的直属上司一语点醒:你连公司架构都搞不清楚,楼上的部门谁是谁都认不全,怎么展开部门合作?怎么说服老板交给你更重要的工作?


“做好自己”在职场上有更广泛的语义:这个自己属于团队、部门和公司,能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做一朵遗世而独立的白莲花没有半毛钱关系。

 

要知道,书生气除了在男女朋友眼里有用,其余全无用处。

 

比起工作和生活分开

不让工作影响心情更重要

 

以前我平时很少和部门同事吃喝玩耍,周末完全不管工作邮件,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

 

现在回想起来,刻意在工作和生活之间画分隔线来自学生时代的执念。毕竟邻国日本的公司制度一向令人望而生畏,而欧洲人生活和工作的良好平衡实在让亚洲人眼红。

 

这种执念有两个后果,一是影响效率。


比如我渐渐发现,周末单独处理一封邮件只需要1~2分钟,但全都堆到周一,就会变成前两小时全都在看邮件,而周一上午是最忙的。

 

第二个后果更可怕,那就是一旦工作“入侵”生活,就会极度影响心情。

 

假设一个部门的两个人,在晚上9:00收到老板在工作群里分享的一篇文章。

 

A:what?猪场又出了爆款H5?牛逼!等我来学学人家创意。

 

B:有没有搞错,老板又在下班时间往工作群里扔东西,烦不烦,还让不让人休息了!

 

有人说,你这不是为没有边界感的老板找借口么。

 

拜托,大家都不是孩子了,工作和生活能不能百分百分开你心里没点数么。


想起一个朋友曾说,同样的事儿,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有人看到负担,有人看到的都是机会。

 

正应了那句话: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做重要的事

别埋头眼前三分地

 

回到我在文章最开头提到的小姑娘。

 

讲真,她的工作有多忙我是知道的。做运营的,工作琐碎又繁杂,中午部门别的同事常常去外面开个小灶,她只能在楼下食堂扒两口;晚上别人6:30就下班了,她的工作量大,常常要7:30才能做完。

 

整天都在匆匆忙忙中度过,她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忙到7:30,搞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下班。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她也常常跟我说,觉得埋头眼前这三分地不行,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向。两个月过去了,别说方案,连个idea都没见到。

 

相比之下,和她同时进公司的另一个男生,没事就拦着我讨论新点子,被我否决了还不轻易放弃,反复琢磨,有时候晚上还给我发修改后的方案,执着得让人烦。

 

但这个男生也是所有人中最为impress我的:脚踏实地之余,不忘仰望星空。

 

超越往往来自对现状的挑战,对个人、team来说都是如此。这种精神在职场新人、尤其是女性身上相对比较缺乏。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做乖乖女,循规蹈矩不逾矩,很少跳到日常工作的框架之外去探索。

 

但事实上,如果按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放进这四个象限里:


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不重要且不紧急的。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我们出于紧迫性,会去做第一、二象限的事,而往往忽略了第四象限——不紧急但非常重要的事。

 

而第四象限的工作杠杆率通常比较高。

 

预防措施、准备工作、能力培养、人际关系、中长期计划等都属于第四象限,它看起来不紧急,因为没有DDL,所以最容易被忽略,但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比如拿小姑娘来说,她出色地完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紧急)的任务,留给中长期规划的时间却非常有限。

 

长此以往,给我的印象就是,她只能做上面交代的事儿,没办法独挑大梁。

 

不思考

要脑子干嘛?

 

记得刚开始工作时,遇到需要决策的地方,总是跑去问领导。领导答:You tell me.

 

有时候想到个idea就忍不住冲到领导面前,结果人家扔来一连串问题立马就蔫儿了:why?how?why us, not our competitor?

 

被说了这么两回知道了,凡事先自己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但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依赖于生活和经验做出直觉性的判断,“我觉得”“我认为”是常用句型。比如:

 

我最近至少看到了10条留言说反感广告,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不接广告了。

 

但凡经过了几年训练的人,对上述这个问题都不会采取这种表述。他们的思考路径会是:

 

在近期的用户调研中,90%的用户选择了‘不介意广告’,10%选择了‘介意’。这10%的声音虽然很刺耳,但他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用户。

 

你看,刚入职场时,我们很少通过逻辑推导,在数据和业务分析中呈无头苍蝇状态,无从下手。

 

而老手和新手最大的区别在于,分析思维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和练习,已经成为本能。



这就是为什么,经验丰富的老板能在1分钟里看到你想了很久也没想到的事儿。

 

除了经验积累,更是长期思维训练的结果。

 

所以现在接到没头没脑的提案来让我选,我会说:You tell me。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LinkedIn

(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领英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值班编辑:俞杨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胡歌,你怎么也油腻了

点击图片阅读 | 世道变坏,是从不让亲戚来家蹭住开始的

点击图片阅读 |致我的偶像赵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