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自杀征兆出现,我们该怎么办?

2017-12-21 简单心理 中国新闻周刊

我们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些内容

不过

希望你永远都没机会用到

作者|浆果,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简单心理”( janelee1231)


12月18日,韩国娱乐公司SM Ent.发布声明称,男子团体SHINee成员金钟铉于18日晚间在清潭洞附近的医院内死亡。


他在朋友们透露的遗书里写道,“我从里面开始出了故障,一点一点啃噬我的抑郁最终将我吞噬。”“如果问我为什么走了,那是因为太辛苦了。”“不是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吗?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原因。”



他的确说过很多次了。


他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过,他在镜头前恸哭过,他甚至去看过医生、寻求过帮助,可人们还是给了他做好准备的时间,给了他立好遗嘱、写好遗书、在没人知道地址的公寓楼里租好房间,点上炭火的时间。


有人说钟铉“太冷静了”,说他默不作声地做好了一切,妥帖地跑好了行程、想好了办法,开着演唱会,但其实心里已经死了。


“这一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是已经dead inside了,还撑着继续做别人的星星月亮太阳。”


其实不止是这个产业里的人,也许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深夜陪你聊天的朋友,什么问题都处理得很好的同事,看起来温柔地爱着每一个人的邻居——他们默不作声地在你身边当你的小星星和小太阳,但实际上已经快要熄灭了。


他们可能已经向外界求助过无数次,但人们没有上心;或是人们已经看见了他们的求助,但是束手无策。


当一颗星星决定陨落的时候,是充满征兆、甚至可以阻止的。但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太着急了,通常不知道要怎么办,有时甚至会踏入危险的误区。


当你在社交网络上看见朋友透露自杀想法时,你该怎么办?当身边的人在夜里哭着给你打电话,倾诉他想要自杀的时候,你应该说什么?当你试图帮助想要自杀的人时,有什么必须要避免的误区?

 


误区一:

否定、批判其想法

 

浮现出自杀念头的人,往往有很多负面的认知和情绪。身边人出于关心,往往急于纠正这些负面的念头,努力地与Ta辩论。

 

“我觉得活着真没什么意思。”

“活着怎么能没有意思呢,这么想就不对!你看……多有意思啊!”

 

“我心理压力真的很大,快受不了了。”

“你就是想的太多了。你压力还大,那我们这样的活不活了。”

 

人们的考虑可能是:如果我表现出接纳,会不会导致Ta的这种状态愈演愈烈?所以急切地全面否定,争取不留一点余地。

 

然而,这种批判并不会让Ta转变想法,只会感受到不被接纳、不被理解,反而陷入更加糟糕的心境。更会在下次想要向人倾诉的时候,不再信任,选择沉默。

 


我们可以怎样做?

 


有自杀企图的人向身边的人倾诉,其实是一件好事。既是释放,也是一种求救的信号。

 

面对已经万分无助的Ta,我们不需要拼命堵死那些负面的想法,而是需要给Ta一个出口。毕竟,压抑不意味着消失,沉默中更可能爆发。

 

在对话中,我们要去了解Ta 的想法,并表达包容与接纳。可以去重复Ta的感受、认可Ta的情绪,但不要对Ta的负面观点表示赞同。

 

可以说:“嗯,你感到活着很没意思,很痛苦”,但不要说“活着确实没什么意思”。



误区二:

试图通过强调旁人的付出,

令其回心转意

 

第二个常见的误区是,当听到“我不想活了”这样的话时,身边的人有时会着急劝说道:“你看爸妈养你这么大多不容易啊,你看朋友们最近为你的事情那么操劳……”

 

这些话的本意可能是“你看,还有那么多人关心你,爱着你”;也可能是出于对有自杀倾向者的不理解,认为选择自杀是一件很不负责任的事,哪怕为了亲人和朋友,也不该这样做。

 

然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都是不合适的。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就是过分的内疚感(DSM-5),当他们听到旁人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时,可能会加倍地内疚、自责,认为自己活着只会拖累别人。


我们可以怎样做?


  


首先要明白,抑郁症患者不是自己想要得病的,而自杀的念头,也是出于痛苦。这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是他们的错。

 

其次,不要用他人给Ta施加压力。如果想要表达身边人的关心和爱,不要强调付出了什么,而要表现出真正的支持、接纳、包容的态度。



 误区三:

避谈自杀

 

为了不刺激到Ta,人们往往千方百计避免提及自杀。

 

也许Ta刚要开口,“我这几天看着窗户,心想如果跳下去……”身旁的家人便立刻紧张地岔开话题,“哎呀想什么呢!快看看我今天给你买了什么!”

 

当然,这和第一个误区类似——不说出来,不代表没有。你不提及自杀,不代表这个念头就不会在Ta脑子里出现,没有在酝酿之中。

 


我们可以怎样做?

 


当Ta主动提起这个话题时,这也可能是一种求救信号,在表达Ta有多么痛苦。最坏的可能性不一定会发生,但我们必须要重视。不必大惊失色,也不要回避。

 

当Ta并没有提到,但我们感觉到了危机时,也可以在沟通的时候询问:在你感到痛苦绝望的时候,你想过结束生命吗?

 

交流中可以了解Ta的感受、想法、对自杀的理解、自杀计划以及是否有过自杀经历,等等。这既是一种分享和释放,也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信息,甚至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误区四:

答应对其自杀念头进行保密

 

有些情况下,Ta可能会要求:“我想自杀的这些想法,可以不要告诉任何人吗?”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答应替Ta保密。

 

我们可以怎样做?


 


我们通常无法只靠自己的力量来帮助Ta。在寻找更加专业的帮助时,关于自杀的这些念头,就是很重要的信息。它也许表现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危机的紧急程度等。

 

我们可以告诉Ta,我不能帮你保密,但也并不会当成八卦一样四处乱说;会帮Ta求助相关机构,Ta也真的会得到自己需要的帮助。


 

误区五:

在其突然好转时,放松警惕

 

作为一直关心着Ta 的家人或朋友,一直以来也会受着深深的折磨。

 

某一天,当你看到连日里郁郁寡欢的Ta,突然精神抖擞、情绪昂扬起来;抑或只是突然变得轻松而平静……你会不会长出一口气,觉得终于有所好转了?

 

一定要提醒的是,这可能是一种更加危险的讯息。

 

抑郁症患者突然而异常的情绪高涨,不一定是有所好转,很有可能是躁狂的表现。躁狂发作也是心境障碍的一种。

 

另外,突然的轻松、平静,或者其他的“好转”迹象,也有可能是因为,Ta已经决定了走向死亡。那些“好转”的迹象,也许只是做出了这个重要决定之后的释然。

  

我们可以怎样做?


 


要给予突然“好转”足够的重视,可以去精神科进行检查。同时,不能放松警惕,加强预防其自杀的措施。

 

误区六:

阻止其就医

 

不止一次看到类似的求助:我心情低落很久了,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一度想要自杀。想去医院检查,但是父母不同意。他们说,你就是心情不好没什么大事,万一被扣上了抑郁症的帽子,让别人怎么看你?

 

亦或是:我被确诊为抑郁症,医生开了药并建议住院,但是家人觉得没必要吃药住院,他们觉得我痛苦到想要自杀的念头都是儿戏,只要自己调整一下就好了。

 

抑郁症的污名化,如今依旧存在,身边的人误解不仅大大妨碍了抑郁症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还让他们感到的羞耻和自责,甚至加重病情。


我们可以怎样做?




作为Ta的家人和朋友,我们要正视抑郁症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自杀念头,不要讳疾忌医。

 

抑郁症作为一种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以治疗的疾病,与其他任何疾病没有本质区别。它并不是出于太脆弱、并不应该被责备、并不意味着“不正常”,只是意味着“生病了”。并且,它和生理疾病一样需要重视。

 

在身边人出现抑郁的症状,且已经产生自杀的念头时,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在避开以上这些误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鼓励其寻求专业的帮助,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让Ta倾诉自己的感受,认可Ta表露出的情绪,认真对待Ta自杀的想法。

 

关注自杀的线索。比如:言语、文字中的自杀念头;突然改变性格或行为;近期身边有人自杀,或者社会上有自杀事件;近期有重大事件刺激;感到生活无价值、自责、自卑;过去有过自杀史;独处突然增多;表情淡漠;准备遗书;送出珍贵的东西等等。

 

从交谈和观察中,评估危险的程度。比如:试图自杀者是否有求助:主动告诉他人自己想要自杀;是否已有明确的自杀计划;近期是否尝试过自杀;是否已经准备好“后事”,等等。

 

当你觉得Ta已经处于危险之中时,建议尽快求助于专业的咨询或危机干预机构: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热线(24小时):010-82951332


中科院心理所咨询志愿者热线:010-64851106


北京红枫妇女热线(工作日9:00- 18:00):010-64033383,010-64073800


青岛市危机干预中心热线:0532-85659516


南京自杀干预中心救助热线(24小时):025-16896123


杭州心理研究与干预中心救助热线(24小时):0571-85029595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中心救助热线(每天晚18:30 – 早9:30):027-85844666


重庆市生命救助热线:023-66699199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020-81899120


大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24小时):0411-84689595


阜新市心理援助热线:0418-3780123

 

希望每一个看见自杀讯息、接到自杀求助电话的人,都不要再手足无措,希望每一颗决定要陨落的星星,都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引力。


我们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些内容,不过,希望你永远都没机会用到。


本文首发于“简单心理”( janelee1231),只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服务。欢迎关注,阅读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值班编辑:寒冰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跳楼的程序员、大哭的朴树:中年人的崩溃是默不作声的崩溃

点击图片阅读 | 冯小刚《芳华》暴露的社交潜规则,到底多残酷

点击图片阅读 | 为什么陈世峰只被判了20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