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手机都不会用,您跟我谈爱情?|TV

2017-12-23 有意思TV 中国新闻周刊

爸,我电脑里有几百个女朋友呢。

点开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22zkif36&width=500&height=375&auto=0

直到现在,我妈还是不怎么会用手机。我常要充当技术顾问,讲解各种手机问题。我做相亲第一期的时候,我妈在她朋友圈单纯无文字转发。我觉得应教她些手机社交技能,于是建议:“下次可以写点自己的想法,这样看的人更多。”后来相亲第二期出来,我妈的转发是这样的:


看完我也很无语,大概是因为遗传。片中延文相亲八百余回,屡败屡战,却从未熄灭对异性的向往。我只因是单身大龄男青年,做个相亲节目便遭亲妈如此戏谑,真的非常委屈。然而纵观我们这一代的成长史,时代不同带来的恋爱观差异比比皆是。因此在最后一期,我们决定讨论父母的年代和他们的爱情。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爱情。节目里二狗说,他特别怀念寄信的年代,我感同身受。小时候偷看大人的信笺,总觉见字如面。而或潦草或工整的笔迹,则可传达写信人的情绪。印象很深那时常看到一句:“纸短情长,书不尽意”觉得浪漫至极。初中时,有幸体会了书信的浪漫。等一封信的焦灼和收一封信的欢喜是成正比的,那种盼望和激动,秒速到达邮件时代的人无法体会。假如时光再往前推移,书信的传送者不是邮差而是飞鸽,能收到信还需要许多运气。我在想那时候盼爱人信来,一定常常凝望天上的飞鸟,只盼其中一只落在自家庭院。那种滋味,现代人更无法知晓了。


从前日色变得慢,一生只爱一个人。时代给予爱情浪漫,也给予爱情以禁锢。我妈跟我说,她上学的年代,男生女生是不会说话的。即使有必要的沟通,多几句的交流也会引来风言风语。十几岁的时候我妈从我书包搜出一叠和同学的大头贴,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解释过后,我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这一辈子除了你爸,从来没跟另外一个男人单独合过影。”我脑海里突然出现《喜宴》里的镜头,李安对一群老外说:“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听说有那样一个年代,男女恋人说话前,要先背一段毛主席语录:“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教育我们······”,那个场景并未过去多久,但现在人已经觉得荒诞离奇。电影《归来》上映时,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泪眼涟涟。无法感同身受的年轻一代,很多都在莫名其妙。


科技大概真的会达到万里瞬移的一天,那时候的我们再读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大概也会鼻涕眼泪。我们大概会对那时候的年轻人这样说:“想当年爸妈去开房,都是要带身着份证和杜蕾斯的。”


整个相亲系列,四男四女八位嘉宾,拍摄了整整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时间。五个机位,几T的素材,最后融汇成三期节目。没有任何成分的演绎,没有一秒钟的彩排,嘉宾自由发挥,带着感悟和诚意,谈论相亲,谈论父母,谈论婚姻,也谈论爱情。也许粗糙,但尤为真实。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开始和结束,却往往都是一个人的坚持。真爱难觅,却值得用一生寻找,用一世去珍惜。如果这三期能给你一丁点的感悟和触动,那就是最好的事情。


毕竟我还年轻,我哪里懂什么爱情。


文 | 杨帆

值班编辑:寒冰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观看 | 妈,我相亲时遇到了一个奇葩

点击图片观看 | 每个单身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可言说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