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知识电商为什么反而加重了人生焦虑?

2018-01-16 邝海炎 中国新闻周刊

你必须自己亲自去碰书

去与经典结缘

才能在读书中找到切己的知识


知识电商为什么反而加重了人生焦虑?

文/邝海炎

本文首发于总第837期《中国新闻周刊》


我去年读了137本书,有位朋友叹服道:“你真厉害,我这一年又没读几本书,加入那个逻辑思维后,更静不下心来读书了。”


这真是个有趣现象。知识电商爆发时,“罗胖分享会”推销:中产有“对抗落后焦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充电需求,但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已碎片化,原有的学习方式太低效。于是,致力于终身、跨界、随时学习的“知识电商”出现了。媒体人陈菜根当时就热讽:“人们买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对无知所带来的恐慌进行消除。消除无知很难,需要漫长的时间,而消除恐慌,只须下个单就能搞定。 ”现在看来,有些知识电商的消费者不但知识没学多少,恐慌也没真正消除啊,人生焦虑反而加重了。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要回归一个最朴素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不就为了获得知识吗?我承认,对于电脑编程、统计会计之类技术知识,知识电商确能给消费者一些提纲、摘要,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知识,从而提升职场竞争力。


但除了技术知识,我们还需要人文知识。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好看?”《唐诗三百首》选哪个版本好?”这就不像技术知识那样可以三下五除二。


了解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基本粒子。粒子可能处在迭加态,这种状态是不确定的。你想测量出它的位置和速度,总要有一点光,这光就会干扰粒子。因此,人类不可能同时测量出粒子的所有状态,测量结果只是波函数的“塌缩”而已,这类似于“盲人摸象”。基于此,马兆远博士提出一个有启发的观点:语言传达的只是经典信息,但人类交流并不是只用经典信息来完成的,跟朋友聊天,除了说话的内容,更多的信息通过环境、氛围、眼神来传递,这些信息类似于“量子信息”,需要无穷多个经典信息(语言)来描述。(参见 《量子大唠嗑 》一书)


相比技术知识,人文知识里的“量子信息”占比更高。所以,人文阅读不能只是掌握确切的知识点和思想纲要,而要去体验和捕捉各种“量子信息”化的文化况味。比如,最近网络热传的胡适留学日记片段:某天,胡适开始立志读书,第二天打牌,第三天打牌,第四天自责“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第五、六天又是打牌……如果只是功利地抓取胡适思想,就会忽略这种流水账的日记。但当你立志做某事时,想到这个片段,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幽默鞭策吗?


王强曾打过一个比喻:“当你踏在高速列车上,速度可以越来越快,但是它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玻璃窗必须有减速的视觉效果,人才能够适应,否则你就晕了,甚至崩溃了。读经典,有一种减速作用,让我不晕眩,让我的心更加‘定’。这是看清现实、深入思考的一个基础,也是收藏、阅读抗衡时间飞逝的关键。”


我赞同读人文经典可以缓解人生焦虑,但读经典不是从图书馆借来柏拉图、黑格尔瞎读一通,也不是在网上下单听课的消费主义行为,而应是一种在体主义行为。“在体”,是行动主体对于实践行为的全程参与和引导。就是说,你必须自己亲自去碰书,去与经典结缘,才能在读书中找到切己的知识,“经典信息”可以优化你的理性思维,“量子信息”则可以增加你的情趣、缓解人生焦虑。遗憾的是,知识电商的商品化特征要求高效、去个人化,恰恰是以去除“无用”的量子信息为出发点,这自然阉割了读书“缓解人生焦虑”这一基本功能。


此外,一个人对某本人文书发生兴趣,有所感悟,必须有相应的情感经验,也就是让“量子信息”在时间中发酵。如果剥离了日常生活而凭空塞给他们干巴巴的“经典好书”,往往会令他们困惑和无聊,久而久之,一年下来没读几本书,人生焦虑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


本文作者系资深媒体人,著有《快刀文章可下酒》

值班编辑:寒冰



 推荐阅读


中国大学生家庭出身调查研究:寒门难出贵子?

我与任正非的合作与冲突

日本造准航母,中国怎么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