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新闻泛滥,你如何才能找到真相?

2018-01-31 徐贲 中国新闻周刊

真实并不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甚至可能相反

先进的技术被用来掩盖真实

制造假象

你知道如何辨别

互联网时代的假新闻吗? 

文/徐贲

本文首发于总第839期《中国新闻周刊》


美国加州媒体报道,2018年加州公立中小学将全面开设“信息能力”课程,指导和提高学生们在互联网时代对公共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由于智能手机全面覆盖年轻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信息大多来自社交媒体,许多都是没有经过证实或核实的,虚假信息及其传播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有鉴于此,目前美国已经有11个州的公立学校设置了“数码公民”的课程。课程的名称就表明了个人信息能力与公民民主能力的关系。


社交媒体传播假新闻的问题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得到充分暴露。大选期间,特朗普竞选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则新闻,指控有示威者获三千美元抗议共和党议员。


这是出自美国作家保罗·霍纳的假消息。霍纳成立过多个网站,例如newsexaminer.net。这些网站的名字让人误以为是正规新闻网站,其制作的假新闻在脸书上广为流传。霍纳这位“互联网魔法师”的大作多不胜数,文章获数以万计的转载,甚至有主流媒体也误以为是真新闻。他曾经写过一篇假新闻,说奥巴马用自己的钱维持运营伊斯兰博物馆,但根本没有这间博物馆,而美国居然有电视台报道了这桩新闻。


霍纳直言“人民很愚蠢”,没人去求证,而“这就是特朗普当选的原因”。他说:“特朗普说什么,支持者就相信什么,就算特朗普所说的话最后证明并不真实,支持者也不理会,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这是十分恐怖的。”被问到为什么不停止制作假新闻,他说认为希拉里胜券在握,才写了这些“玩弄”特朗普支持者的假新闻,以为特朗普支持者求证后发现是假新闻,会觉得自己很愚蠢,岂料特朗普的支持者只是继续把消息散播开去。不过他也承认,假新闻附带的广告收入,每月达一万美元。霍纳的辩解本身就可能是一个虚假信息。


但对于从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人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去猜测信息发布者的动机,而是评估信息本身的真伪。为此才有了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假新闻的课程,这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公民教育或新闻职业伦理教育的一部分。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里,把“真实”确定为新闻报道的核心,他们将追求真实称为“核实(信息)的技能”和“怀疑性认知法”。


这个认知过程有六个部分组成:一、这是什么内容?二、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三、信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四、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五、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六、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他们区分了四种不同的新闻模式:确证式(独立核实消息的报刊)、断言式(发“通稿”的新闻社)、肯定式(统一转载通稿的报纸)、利益集团式(党派报刊)。例如,2002〜2003年布什政府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是典型的断言式新闻,它追求的是新闻的快速而不是真实。确证式新闻可以纠正这样的偏误或失实,但很少有人去核实政府提出的证据是否真实,并提供确证式新闻。 


坚持真实并不只是个人认知的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道德问题。在社会和公共生活中提倡可靠信息和确实知识,需要有与之一致的公共伦理环境。中小学里为学生开设“信息能力”或“数码公民”这样的教育课程,本身就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真实价值意识。知识公民应该把维护真实看得比选出共和党或民主党籍的总统更加重要,在互联网时代更应如此。


互联网的发展将信息从主流媒体手中释放,交给了网民。然而,真实并不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甚至可能相反,先进的技术被用来掩盖真实,制造假象。这使得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坚持真实。真实就是对不实宣传的抵制和对谎言的揭露,也因此成为一种可贵的道德力量和政治价值


值班编辑:陶小草



 推荐阅读

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官员在舆论场中只能低调吗?我不同意

中国南海珊瑚覆盖率减少了80%?他们潜入海底20年,只为重建那片海洋天堂

像贵族那样活着:不解释,只解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