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刊提前看 | “易郭配”的深意

2018-04-11 周刊君 中国新闻周刊


新刊出炉!

周刊君约你抢先看



848期《中国新闻周刊》封面

2018年4月16日上市


 封面故事 

金融强监管

“易郭配”的深意


最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了“一委一行两会”格局。易纲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兼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这一打破惯例的人事安排备受瞩目。易纲和郭树清这两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官员搭档,将为中国金融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亦令人期待。


金融监管机构变化和人事调整之后,其最重要的责任仍是持续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金融改革的难点在于金融创新效率和宏观风险控制之间的权衡。可以预见,“易郭组合”引领下的金融监管改革并非一路平坦,有期许,亦有挑战。


“易郭组合”推动超级央行模式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贺斌


他们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学者型官员和坚定的改革派。


强监管:金控公司首当其冲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贺斌

高层在多个场合频频发声,意味着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金融监管的重点对象。对金控公司的监管,将成为监管新框架下金融改革的试金石。


黄益平:“双峰”监管模式意在求稳健

文/姜璇

“每一种监管模式都有它的特点,也有优势和不足。总体讲,‘双峰’监管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稳健,金融稳定性的表现相对好一些。”


 时  局 

中国力推开放包容共赢新格局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全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的四项重大举措,是破除开放瓶颈的重大举措,是扩大开放、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是中国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经济全球化、造福中国与世界作出的贡献。


中财委重磅开局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蔡如鹏

有分析指出,从领导小组到委员会,表面上是名称之变,本质是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强化重大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中央的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开放包容的“中国制造2025”,

无惧美国的无理指责

文/苏波

“中国制造2025”是一份开放包容、公开透明的和平发展规划。


作为时任工信部副部长和这份规划的编制负责人,笔者深度参与了规划研究编制的全过程,深刻了解“中国制造2025”的编制背景、意图、目标和任务。美方对规划的猜测、质疑、妄议和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张中生:“吕梁教父”的死刑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当地人称,张中生当副县长时,县长拿他没办法;当县长时,县委书记拿他没办法;当吕梁行署副专员时,专员拿他没办法;当副市长时,市长和市委书记都拿他没办法。


迟福林:海南更大的开放需要破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闵杰


警惕中美贸易摩擦的溢出效应

《中国新闻周刊》特约撰稿/吴梦启

长远来看,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相互的征税清单如果付诸实施,仅仅在生产和贸易领域或将产生链式反应式的溢出效应,后果难以预料。


韩国艺术团平壤演出:春天来了

文/曹然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方清

在演出结束后接见韩国演员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同他们一 一握手。兴致颇高的金正恩还开起了玩笑:“今天我们观看了‘春天来了’,等秋天时我们应该演出‘秋天来了’吧”。


 镜  像 

先穿上美服,再填饱肚皮

文/王璐 摄影/爱丽丝·曼恩(Alice Mann)



 特  稿 

随身护卫:揭秘现代保镖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明子

“随身护卫”是对“保镖”这一通俗叫法的官方定义,保镖公司多以“保安”“安全咨询”等名义登记注册,可以依法开展“随身护卫”业务。那些以其他名目注册、甚至没有注册的公司,是否可以开展相关业务,还要打个问号。一位老板说,“我们不会张扬自己有保镖,他们就是司机、是文秘,常年在我们身边。”


 人  物 

张弥曼:寻找鱼化石之美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符遥

3月22日,张弥曼接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位82岁的优雅老人迅速被称为“网红女科学家”“中国科研玫瑰”“真正的国民女神”。一位搞物理学的老朋友发来短信祝贺她获奖,她不好意思地说:“如果你是女的,早就拿到这个奖了。”


848期《中国新闻周刊》目录



值班编辑:韩忠强


▼ 

推荐阅读

“你一个送外卖的,凭什么干掉北大学霸?”

《暴裂无声》导演忻钰坤:缝合撕裂的现实

赵立新:一个不油腻的中年男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