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9岁遭15岁男孩性侵,她把经历写成小说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中国慈善家杂志 Author 李锐嘉

越来越多性侵受害者敢于跳出外界的成见,直面经历,反抗性暴力行为。华裔作家李怀瑜也是其中一位,但她的经历显得有点特殊,对方是个未成年人。


今天,伊藤诗织诉山口敬之性侵案在东京判决,伊藤诗织胜诉。

 

4年前,日本记者伊藤诗织与资深媒体人山口敬之吃饭时失去意识,随后被强奸。伊藤诗织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山口敬之以对方侵害名誉权为由,反诉并要求赔偿。经过漫长的等待,她终于等来了司法的正义。

 

获得诉讼胜利的伊藤诗织 视频截图


实际上,越来越多性侵受害者敢于跳出外界的成见,直面经历,反抗性暴力行为。华裔作家李怀瑜也是其中一位,但她的经历显得有点特殊,对方是个未成年人。

她在29岁的一次独自远足中,被一名看上去并无攻击性的15岁男孩尾随、殴打并强奸。

事后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报警、去医院寻求紧急措施,进行司法程序。以及,动笔写小说。和同类型题材不同的是,她不仅写了受害者,还详细描述来了性侵者的童年、家庭和犯罪前后的心理活动。

她走访了加害者生活的社区,旁听了大量强奸案庭审。抛开愤怒和创伤,李怀瑜想要探究到底是什么让一位15岁少年走上了性犯罪的道路——然后理解他,逾越他,预防他。

自哈佛大学毕业后,李怀瑜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名户外运动老手。对于独自远足可能出现的意外,她做过很多假设和防护措施。但被一名未成年人强奸,显然超出了她的防身自卫准备。


李怀瑜

那天,不知什么时候,一位男孩出现在她身后。青少年总是有时间到处游荡,她没有戒备。然而,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砰”地一下,男孩像猎豹似的扑上来,一阵殴打。

“她刚被强奸了。她从没想过她用得到这个词,从没想过这适用于她身上一辈子。”在她根据自身经历写就的《生命暗章》中,这是主人公薇安脑中挥之不去的念头。

现实中也是一样,怀着强烈的孤独感,李怀瑜开始艰难的诉讼之路。她一边忍受着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一边抱着必胜的信念准备庭审。

这期间,辩方律师多次以她年龄过大,渡溪水时脱下鞋袜为理由,试图合理化少年犯的性侵行为,对方甚至指出是她勾引了加害者。

作为一名美籍华人,她在寻求正义的过程中,遭受了由于种族差异和性别成见带来的各种冲突。最难受的时候,她害怕看到陌生男性的面孔,连出门买瓶牛奶都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此前,良好的教育和勤恳的工作让她拥有了体面的中产生活。一场性侵,一切清零。

开庭前最后一刻,那位少年犯认罪了。据说这是性侵犯的惯常选择,他们心怀侥幸期待受害者在开庭前迫于舆论压力放弃法庭程序。

事情发生后的第四年,李怀瑜才重新开始远足。第五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崩溃大哭和破碎时刻,李怀瑜完成了小说《生命暗章》。



后来,李怀瑜认识了一位男士,没有隐瞒经历的情况下两人成为情侣。但这位男士分手时丢下了一句话,“大部分男人跟一个强奸被害人交往,都不会真的觉得自在。”多么悲哀,尽管她已经从经历中重新站起来了,但世界上对于受害者的偏见没有停止。

 

中国慈善家和李怀瑜女士聊了聊她的创伤修复之路,以及她对少年性犯罪的看法,希望将固有的偏见减少哪怕一点。

 

他在最后一刻认罪

 

中国慈善家:伤害您的少年性侵犯在什么时候选择认罪?


李怀瑜:开庭前最后一刻,他认罪了。不少人告诉我,强奸犯通常会等到刑事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刻才认罪,他们期待受害者迫于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决定不参加法庭程序。

 

中国慈善家:得知这个消息时,您是什么感受?


李怀瑜:我感到如释重负,我不用出庭了。但也感到被剥夺了以我的视角还原事件的机会,这激发了我去写小说。真希望当时我疯狂地庆祝了,但实际上我心力交瘁。

 

上法庭对性侵受害者来说是一个二次伤害的过程。虽然在这个案件中我不用出庭,但后来我旁观了伦敦和贝尔法斯特两地一些强奸案的庭审过程,我发现她们需要面对加害者,一遍遍回忆受侵害的细节,这对于创伤康复非常不利。另外,受害人的言行举止和衣着与是否被侵犯没有关系,但是公众对此却有着很深的误解,陪审团甚至会把这些因素纳入评判范围。

 

中国慈善家:您觉得这个案子获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李怀瑜:对比这个少年强奸犯的生活状况(15岁,未受过教育,来自有犯罪记录的家庭以及经常受到偏见的人群)与我的生活状况(29岁,受过哈佛教育,说话有教养,华裔美国人,中产阶级),大家会觉得我是可信的,他是品行恶劣的。

 

但如果我来自他的社区,更年轻且未受过教育,那么警察很有可能不认真对待我的案件,我也不会得到正义的结果。这是可悲的事实,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犯罪案件的评判的确会受到社会性因素影响。

 

中国慈善家:事情发生后,你选择直面阴影照常独自远足,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怀瑜:我从小就对旅行和户外运动很着迷,没有什么比沉浸在户外风景中的远足更让我兴奋了。

 

但是性侵发生后多年,我不再去远足,这带来了极大的失落感。但是我也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我不会让强奸犯从我身边夺走我的生活以及探索世界的能力。我花了很多年才恢复并过上我想过的生活,但我一直很固执地相信我可以。

 

在《生命暗章》尾声,读者会看到薇安试图独自在峡谷中远足。那是她被强奸四年后的第一次徒步旅行,和我经历的一样。

 

中国慈善家:您是怎么从被性侵的经历中恢复过来的?对于有相似经历的女性有什么建议?


李怀瑜:强奸带来的创伤会彻底破坏你的生活。我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受到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不管是出门买东西或者社交场合都变得非常困难。我只能奋力写小说,但依然经常无来由地哭。

 

给其他受害者的建议:首先,你并不孤单。被性侵后最难受的事情之一就是孤独感,我觉得没有人知道我正在经历什么。实际上,有许多性侵受害者和幸存者可以感同身受。

 

第二,事情的发生不是你的错。只有肇事者的错,以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的错。

 

最后,会好起来的。它不会瞬间发生,但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生活会变得更好。通过治疗,时间的流逝以及家人好友的支持,我终于得以康复。我已经做到了,还有其他很多人也做到了。


色情内容的泛滥引发少年性犯罪

 

中国慈善家:您在《生命暗章》中分别以性侵被害人和少年性侵犯为第一人称,讲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以及性侵案发前后的故事。作为曾经的性侵受害者,您为什么用这样对立的视角来写作?


李怀瑜:是的,我试图突破打通作家和幸存者的身份局限,用同理心的方式写书中的少年性侵犯钱宁。我们要把性侵者当成人看,他们不是天生的“怪物”,是他们的经历、成长过程、性格导致了性犯罪。如果我们不去理解他们性犯罪的成因,也将无法防范这种行为发生。

 

从薇安的视角写作时,我经常哭。当我描述薇安受到的伤害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时,其实也在重温我一生中最糟糕的遭遇。

 

但是,这样的写作使我能回顾自己的创伤,也获得了一点力量——我在被性侵的时候非常无力,但是将这个经历写成小说,让我对创伤有种控制感。我可以告诉自己:“看,那件事发生了,但现在已经过去了。”

 

中国慈善家:您在书中花了一半笔墨描写性侵少年钱宁的性格、家庭和生活,为了写作这个人物您做了哪些准备?


李怀瑜:我对性侵我的那个男生了解很有限:他15岁,他来自爱尔兰的一个漂旅人社区。全家住在房车上,父母是文盲且离异了,他的家人有犯罪记录。我将这几个事实用作人物基础,写出了小说中性侵少年犯的故事。

 

我在漂旅人社区调查,参加他们的聚会,和那里的社工交谈,对漂旅人的生活方和他们日常受到的偏见进行了大量研究。

 

另一个研究领域是少年犯和少年性罪犯行为。我会向经常与少年犯打交道的法医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缓刑犯监督官请教,研究少年犯性犯罪行为。

 


中国慈善家:通过这样的调研和第一视角的写作,您找到少年性侵犯犯罪的缘由了吗?


李怀瑜:很难说我找到了他们犯罪的原因,但我想用自己经历探讨为什么那位青少年走上犯罪之路。

 

我希望读者理解约翰尼为什么要以自己的方式行事。拿书中的少年犯钱宁来说,他出生在社会边缘群体,家境贫穷,居住在那样的社区让他遭受了很多歧视。他从小遭受家庭虐待,也从中学会了使用暴力,还厌恶女性。

 

渐渐地,他觉得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他,那他为什么要在乎其他人?他在各方面得到的资源非常少,所以他学会了能拿什么就赶紧拿,并不考虑自己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后果。

 

中国慈善家:从近年的媒体报道来看,少年性犯罪的案子在增加,您觉得性犯罪为什么出现低龄化趋势?


李怀瑜:我认为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青少年接触色情内容变得容易很多,而色情内容往往贬低了女性的形象,带有暴力色彩。如果年轻男孩在网络上看了这种视频,现实中又没有正确的性教育来引导,可能导致对女性有非分之想,以及随之而来的伤害行为。

 

中国慈善家:男性读者对这本书的反馈如何?


李怀瑜:有男读者告诉我,看完《生命暗章》他们哭了。他们意识到除了强奸带来的伤害,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性侵犯和性骚扰——这与男性每天经历的世界截然不同。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值班编辑:庄梦蕾


推荐阅读

15岁的年纪“60岁的脸”,东北村庄里的“早衰”少女

这部看起来“不正经”的古装剧,凭什么拿下豆瓣8分

18岁店员身中数十刀遭焚尸,“凶手”被判死缓又释放,十年悬案待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