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头瓜头鲸罕见集体搁浅,9头被救起,3头死亡

王春晓 中国新闻周刊 2021-07-08


“瓜头鲸是群居性极强的动物”


 

7月6日,浙江临海头门港海域12头瓜头鲸搁浅引发关注。临海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朱雨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已有3头自然死亡,存活的9头状况良好。至当晚21时许,其中2头被放归大海,2头被送往临海市海洋馆暂养,其余5头被送往当地一家海水养殖场暂养。

 

临海海域为何会出现鲸鱼搁浅?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或许和领头鲸的经验不足、判断失误有关。目前还无法得出准确结论,后续可以通过瓜头鲸的声音记录和血液检测分析原因,同时渔政部门可以调查周边水域是否出现污染或者噪音干扰等。

 

郝玉江称,瓜头鲸是群居性极强的动物,社群关系复杂。当地需要对单独放归的2头进一步观察,因为它们可能会存在再次冲滩搁浅的风险。对于其它被救的瓜头鲸,后续如有条件,可以在放归时安装一些信标,以追踪、观察它们后续的活动轨迹,并进行健康监测。


12头瓜头鲸搁浅,国内罕见

 

7月6日8时许,临海市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疑似鲸豚的生物搁浅在头门港大桥附近的滩涂,接到报警后,当地多部门迅速展开紧急救援。

 

朱雨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救援人员在北洋坝滩涂上共发现12头鲸鱼,其中3头因搁浅时间较久而死亡,其余9头状态良好。他称,此前临海海域从未发生过鲸鱼搁浅事故,就在7月5日下午,曾有4头鲸鱼在附近海域活动,他们猜测,或是海水退潮导致了搁浅。

 

有专家分析,搁浅的鲸鱼为领航鲸,但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反复观看照片,判断为瓜头鲸。他称,瓜头鲸的体型比领航鲸小,体型差不多在2.5米左右长,两者头部形状也不相同,瓜头鲸吻部细长,唇缘有一条白边,牙齿细小且密集,单侧牙齿为上下颌各有20对以上。

 

图片来源:临海发布


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在搁浅的瓜头鲸周围挖出水坑后,补充干净的海水,以防其被泥浆呛到。与此同时,他们一直抱着瓜头鲸,以保持其透气孔畅通,并不断往瓜头鲸身上浇水,盖上湿布,搭起遮阳棚,“它们很乖巧,没有攻击性,整个救援还是比较顺利。”朱雨朋说。

 

由于当天气温较高,临近中午时,当地部门调集挖机等设备挖出水坑,并用担架将瓜头鲸扛到水坑里,以便保持水源供给。救援人员还运来冰块,为水坑里的海水降温,避免由于太阳直射水温升高导致瓜头鲸死亡。

 

朱雨朋说,根据现场专家指导意见,他们将2头情况不太乐观的瓜头鲸送往附近的海洋馆进行治疗。台州海洋世界专家蒋加俩表示,目前这2头瓜头鲸呼吸比较稳定,但具体情况还要通过一系列检查来判断,“现在主要是保证它有较好的水环境”。

 

由于海洋馆的空间有限,后续救起的2头瓜头鲸被送往白沙湾公园。朱雨朋称,他们尝试将其放归大海,但它们又游回海边主动冲滩。现场救援人员分析,或许是白沙湾水质不适合瓜头鲸的生存,或许是瓜头鲸的声呐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判断失误。

 

上述尝试也使得救援人员放弃来了原来的救援方案。朱雨朋说,他们原本计划,先对搁浅的瓜头鲸进行人工护理,如果条件符合,可以借着下午5时左右涨潮的机会,直接将其推回大海。但瓜头鲸主动冲滩的行为出现后,他们只好改变方案,将其余的5头送往当地一家海产品公司的海水养殖场暂养,“等到专家判断鲸鱼状况稳定,条件充足,再考虑放回大海。”

 

图片来源:临海发布


至18时许,救援人员借助吊车,将其余5头搁浅的瓜头鲸全部转移,并送往海水养殖场。7日上午,蒋加俩称,饲养场的5头鲸有4头可以自主游泳,其中1头有轻微擦伤,无法自主游泳的另外1头被放在一个池子里,目前正在进行治疗。他称,如果瓜头鲸体能较好,正常情况下一个礼拜基本可以恢复,“我们加了营养液,也在进行医疗护理”。

 

当晚21时许,白沙湾的2头瓜头鲸被放归15米深的大海。蒋加俩称,这两头鲸的情况很好,他们的原则是尽量早放,以减少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影响。

 

蒋加俩提到,当地有关专家正在现场指导,国家农业部、中科院等多个专家也正赶往临海,他们将共同商讨后续救治方案。


专家担心放归后再次主动冲滩

 

公开资料显示,瓜头鲸是泛热带大洋性鲸类,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0度间的水域,常见于菲律宾、夏威夷、澳大利亚等海域,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郝玉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鲸鱼集体搁浅事件在我国比较少见,国外则时有发生。过往报道显示,2015年,超过100头瓜头鲸在日本海岸搁浅,仅有3头被放生;2020年8月,毛里求斯东南海域附近海岸出现27具瓜头鲸尸体;2020年9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西海岸470头领航鲸集体搁浅,大部分已死亡。

 

郝玉江称,鲸鱼搁浅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追逐猎物到达浅滩后遭遇退潮,也可能是疾病、地磁、水下噪音干扰、水质污染等因素影响。此次临海海域瓜头鲸大规模搁浅,或许和领头鲸的经验不足、判断失误有关。“目前还无法得出准确结论,后续可以通过瓜头鲸的声音记录和血液检测分析原因,同时渔政部门可以调查周边水域是否出现污染或者噪音干扰等。”

 

图片来源:临海发布


瓜头鲸搁浅救援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案。郝玉江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放归,但此次救援中,搁浅海滩正值退潮,搁浅动物距离海边较远,而且这片海滩为泥滩,将瓜头鲸搬运到海里确实很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搁浅的瓜头鲸进行现场护理,使其尽可能保持舒适,等到涨潮时将其推回深水区。由于搁浅护理时间较长,在放回大海前需要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判断部分动物不能就地释放(如不能正常游泳、身体不能保持平衡,或者有明显的外伤或疾病等),需要采取第三种方案,就是需要将瓜头鲸捞起,转移到人工环境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待动物恢复后,再次进行评估,选择合适和海况条件再放归。

 

“但在人工环境中对动物的治疗,由于要进行更多的人为干预,对野生动物而言,也会存在应激反应加剧、摩擦受伤等风险,而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郝玉江表示,瓜头鲸在人工环境下很可能会出现较强的应激反应,如果对它们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充分的治疗护理经验,后续救治容易发生危险,如果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状况,需要通过静脉输液、灌胃等操作,治疗方案非常有限,实际效果也难以预估,毕竟人和动物不同,这需要兽医或饲养员有充分的经验。

 

郝玉江称,被救的瓜头鲸是否满足放归条件,要通过其行为来判断。比如能否保持正常平稳的游泳状态、身体是否健康、放归后是否还会主动冲滩等。要对瓜头鲸进行初步诊断,是否有明显的外伤、有没有骨折,另外也可以现场抽血化验,通过一些血液指标来判断它们的健康状况。

 

瓜头鲸为何会在白沙滩附近海域主动冲滩?郝玉江表示目前还无法得出结论,“也许是水质问题、水下噪音干扰等,但我觉得更可能是社群关系影响,它们想去找同伴,但这也只是推测。”

 

这也是郝玉江对6日当晚被放归的2头瓜头鲸最大的担心。他称,瓜头鲸是群居性极强的动物,社群关系复杂,因此释放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瓜头鲸的社群要求,即同时放归目前状况比较看好的动物,让它们一起游走,但是这决定于不同动物的身体状况。目前,对判断认为状况比较好的2头单独释放也是一种选择,而且从当天操作的情况看比较顺利,将动物运到稍远的深水海域释放可能会有助于防止动物再次出现搁浅,但是需要进一步观察,因为可能会存在再次冲滩搁浅的风险。

  

对于其它被救的瓜头鲸,郝玉江也建议,后续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放归时安装一些信标,以追踪、观察它们后续的活动轨迹,并进行健康监测,“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于已经死亡的3头瓜头鲸,目前已被冷冻保存。郝玉江提示,一般应该进行解剖尸检和生物采样,用于对死亡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对于解剖后的动物遗体,建议当地主管部门制成标本放在博物馆进行科普展览,剩余的残体可进行消毒深埋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中国新闻周刊】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辑:王琳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中国新闻周刊视频号

(进入视频,点击帐号头像,加关注)

“兰州式限行”引发争议,治堵十年为何效果不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