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难的事,先好好吃饭再说

郭艺 中国新闻周刊 2023-01-29

新年伊始,万物复苏。2023复苏之意义自不同以往。中国新闻周刊派出11位记者,体验并记述了一些常见的职业。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我们相信,该关心的问题和可期待的变化,就在普通人的劳作里、街头的烟火气里、生活的无常与寻常里。希望这组体验式报道,带给你一个有人情味的春节。



我是一名临时的美食研发员,

在试吃环节

了解“新品网红”如何出道。

冲进超市,堆满一购物车的东西,匆匆结账。这样的场景,过去三年,很多人都不陌生。
距离2023年春节还有一周,在盒马鲜生超市里,一样的人多,一样的购物车满满当当。不一样的是,逛超市的人都放慢了脚步,三三两两在货架前精心挑选年货,状态松弛。
而我,或许是超市里唯一一个格外紧张的人。今天我是临时“美食研发员”,主要工作是记录顾客对试吃产品的反馈。
在我出发去超市的前1小时,我还在考虑这几个问题:
“我给顾客试吃的开场白该说什么?”
“收集什么细节?需要问他是哪里人吗?”
“顾客吃完了不评价,我要使劲追问吗?”
美食研发员这个职业,听起来很令人向往,但具体做什么对多数人都太过陌生。
“你今天的工作是,邀请顾客,试吃新品,听取反馈,详细记录。”店长说道。
不要紧张,过年的精华就在于“吃”,大家还是很容易被美食征服的吧。我暗自打气。
好吃,是最重要的点评
1小时后,我站在年货食品区窗口边把头发挽起来并塞进半透明的塑料发带里,成为一名参与试吃工作的临时“美食研发员”。
年货区的热闹,比超市其他地方多了几分货真价实的烟火气。刚出炉的蒸点热气腾腾,烤鸡香气扑面而来。年味装进一盒盒香辣牛大骨、酱猪骨、花胶鸡等年菜里,挂在冰糖葫芦的山楂上,从热气直冒的卤味锅里咕嘟出来,也从新年发财蛋糕上醒目的大红色“發”字上映入人们的眼里。
在这种氛围下,“真的要过年了”的感知渗透进每个人的毛孔。浸泡在年味里的我更是情绪到位,就等“开工”。
几分钟后,店员从窗口递来一个热气腾腾的笼屉。充满酱香油润的米饭中,鲍鱼、虾仁、青豆点缀其中,上面红红的蟹壳和蟹黄充盈的蟹腿肉,热气喷香。

店长向我介绍,这道菜叫八宝糯米红膏蟹,选料、制作工艺是如何讲究,口感又是如何好吃。
紧接着一摞纸碗、一把一次性筷子、勺,以及一叠一次性手套也迅速地出现在我的推车上。
菜可不能凉。先找顾客吧。
推车转身的瞬间,我仿佛觉得像一艘载满了各种装备、扬帆出海的小船,但对下一站的靠岸地毫无头绪。
正当我左顾右盼时,离我最近的那桌的小姑娘一个不经意的转头和我对上了眼神。
她往嘴里塞虾的动作慢了,目光和我小推车里的菜形成了一条直线。受到感召的我心领神会,立刻推车过去。
“小朋友你好,我们这有一款新品叫……”我上前说出来意。
事实证明我找对人了。小姑娘用眼神死死锁住这只浸满油光的蟹,用使劲点头来热情回应我“给你一点尝尝好不好吃”的询问,接过小碗吃得不亦乐乎。“嗯,好吃。”
顺利邀请了第一位顾客试吃,接下来我推着车在埋头吃饭或歇脚的顾客身边转悠,邀请,盛饭,问询,试图挖掘出字字珠玑的意见。
“您觉得好吃吗?”“嗯,好吃。”
“咸淡合适吗?”“挺合适的。”
“有什么要改进的吗?”“挺好的,挺香的。”
“那好,谢谢您。”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道菜,但我还是脑门略微冒汗:除了这些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不是要收集一些“更多信息量”的反馈才算完成工作?比如糯米要干还是湿点,虾仁要咸还是淡点……
店长及时地告诉我,别太紧张。“好吃,是他们的最重要的点评。”
也是,为什么我非要让人家分析细节呢?大家享受一道新鲜的年菜,用简单直白的两个字表达了对口味的认同和对吃的愉快,体验试吃员的我,也很快乐啊。
当个普通吃货挺好
两小时后,笼屉里的八宝糯米红膏蟹还剩下三分之一,我捏在手里的便签本上也布满了潦草字迹:“螃蟹肥美”“虾仁希望大一点”“糯米挺香的”“整体味道淡点好”……
“在新品上市之前,我们会邀请专业的美食研发人员和用户、消费者、粉丝等参与试吃,胜出的选手才有出现在盒马货架上的机会。”店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你这款八宝糯米红膏蟹已经在今年的年夜饭档上市了,如果今后再推出类似,我们会把刚才顾客的反馈纳入意见参考。”
试吃后,“好吃”“不好吃”就是直白的标杆。而一个合格的食品研发师贯穿几乎工作中所有环节的“吃”,可不是这么简单。
比如这款八宝糯米红膏蟹,哪里的米更合适,什么样的湿度,既能满足北方消费者需要的韧劲,又能让南方消费者吃到软糯的口感。
蟹就更有讲究,国产蟹好还是进口蟹好?还有鲍鱼、干贝等配料怎么组合搭配最好吃,更要经过几十次的实验。
更合适的米、活蟹现杀的制作方法,就是在如上环节里通过食品研发师的专业试吃决策出来的。在每次精细地“吃吃吃”中,新品从一个抽象的提案概念,逐渐轮廓清晰、羽翼丰满。研发、打样、配方调整、工厂车间量产等流程的推进,也是一口口吃出来的。
与盒马美食研发员冯娟沟通后,我感慨:这个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食品研发,众口难调最难。”冯娟说。
比如试吃时一位烟台的小姐姐明显表现出对海鲜口味的偏好:“我家就在海边,更习惯清水蒸一锅梭子蟹,能嗦出新鲜海味。”八宝糯米红膏蟹对她而言,“能吃出新鲜,但味道重了”。
烟台小姐姐认为“味道重”的八宝料,其实是食品研发师特意调配的:“我们用鲍鱼汁煨出的酱汁风味,八宝料上还放了瑶柱、干贝、鲍鱼丁等来提鲜。”为了让这款以闽南小吃为原型的八宝糯米红膏蟹更能适应华东、华中等地区顾客口味,食材调整过多次。
黄酒蛋糕如何去掉黄酒苦味,大闸蟹鲜肉月饼里的“香醋爆珠”在第几秒咬破时才能恰当去腻,一只青团里到底包裹几克螺蛳粉,怎样烹饪才能让鸡汤既汤底澄澈又香味浓郁……一款成功的商品至少要经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试吃试错、测试修改。
别人可能羡慕他们日常工作就是不停吃吃吃,但其实,“做了这份工作后,我很少吃晚饭。加班餐或夜宵我们团队基本不碰,而且人手一张健身卡。”冯娟说。
对我来说,仅仅当个普通吃货,就挺好。
吃是切身的幸福
一下午,餐饮区几乎所有的顾客都参与到我们的试吃体验中。在为顾客盛饭、递饭和询问反馈时,我确认过他们的眼神:带着笑意。
吃,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尤其是准备过年期间,再难的事,过完年再说,先好好吃饭再说。生活的烦恼,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对于热爱吃的人来说,除去对好吃的“物”有兴趣,“食”本身就足够吸引人。
正如一对叔叔阿姨试吃时的谈笑风生,至今还在我脑海中不时循环播放。
“叔叔阿姨好,这是我们的年夜饭新品,给您俩尝尝好不好吃。”
“嚯!这是什么?”
“这是八宝糯米红膏蟹,今年热销的新款年菜,里面有蟹、虾仁,还有胡萝卜、青豆。”
“嘿,挺好,给她来点。”
“我给您多盛一点蟹黄和蟹肉。”
“嗬!看着真不错。”
叔叔捧得严丝合缝,恰到好处。
阿姨试吃后娓娓道来:“不是甜的那种,吃着像嘉兴肉粽,有南方特色,我挺喜欢。”
“哈哈,那给她再来一碗!”叔叔朗声大笑。
聊到这款八宝糯米红膏蟹可以在家里蒸好做年夜饭,叔叔说起今年已经在一家老字号订了位:“北京年夜饭一般都去外头吃,今年涨价太多,去年一千多,今年直奔两千。哎你这个卖多少钱?”
“这是什么做的?”“多少钱?”是我被顾客问到最多的两个问题。最重要的“好不好吃”根本不必多言,味蕾和舌头自然会直观地感触和丈量。
新品菜肴快速更迭,大众对吃的要求永远简单朴素:口味好、食材好、价格值。
而对年货食物,大家还要加一条默认的要求:漂亮、喜庆、气派。
中国人的年味都在年货里。囤年货食物,既是一次大张旗鼓的宣告:一定要买到最好的食材,和家人一起好好做几顿饭;也是一种笃定的信念和决心:要在吃喝中好好过个年,吃得淋漓畅快,称心满意。
此时的超市满眼红色,热闹的氛围拉到满格。红色促销海报上兔子腾空而起,红柳年宵花紧密簇拥,巧克力绑着红色丝带,红酒瓶上系上红色蝴蝶结。从坚果花生、粮油米面到点心匣子,任何食材一旦被裹进了红色礼盒,就格外想让人拎回家当年货。
吐司上印了红色福字,老蛋糕上的红山楂仿佛雪地里的红灯笼。遍体通红的年糕鱼、红年糕等平时少见的年味食物放满了一整个堆台。在预制菜柜台上,我一眼看到给顾客试吃的那款八宝糯米红膏蟹,蟹壳在暖灯的映射下红得发光、发亮。
今年,应该是个越吃越红火的新年吧。

记者:郭艺

编辑:陈燕妮

运营编辑:王琳


“我和我的一天”系列体验式报道

总策划:王晨波

统筹:郑利文

执行主编:胡韵

责任编辑:胡克非

视频制作:白皓 马永栋

海报设计:油水平 刘晓彤

媒介推广:于丽娜 郭银双



推荐阅读
卖房子,要记住小区里每条狗的名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