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本科人才培养?中山大学开了这个会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山大学 Author 加强人才培养的
▲中山大学2022年秋季工作会议现场
★
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聚集了主会场及广州、深圳、珠海、喀什等16个视频分会场总计3043人参加。
出席主会场的有罗俊院士、黄维院士、张培震院士、高锐院士、郭烈锦院士、成秋明院士、戴永久院士、宋尔卫院士等在校院士;校领导班子成员、校长助理,学校各级党委、机关部处、院系、医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总委会、学术委员会总委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总委会、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全体成员,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校教学督导团组长、各民主党派省直基层组织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各培养单位分管本科教学的行政副职负责人或班子成员,以及各附属学校校长、附属幼儿园园长等总计316人。
▲陈春声书记主持会议
如何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高松校长表示,“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之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更多复合型、创造性、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1
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松校长以哈佛大学化学系《大学化学基础和前沿:分子和全球视角》为例,深入剖析了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成绩考评等。他提出,好的通识教育,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中,既包括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也包括老师讲授、助教答疑和朋辈互助学习,同时还包括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
2
将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育价值情感的多重育人功能。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世界观、方法论与文化滋养渗透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备课、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让学科教育回归到 “育人”的本真。
3
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高松校长列举了麻省理工学院、欧林工程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教学改革模式,提出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学生创新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形成教学方案,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坚持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把“三个最大限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要倡导“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如何推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十六字人才培养方针?
高松校长指出,“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构建多样性、更开放、可持续改进的本科教学体系。”
1
加强基础,优化本科教育结构。加强文理通识教育的基础和专业教育的基础,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加强专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与思想,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理解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加强一年级共同基础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挑战度等;推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2
促进交叉,完善本科教学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考虑交叉创新机制,加强跨学科教育。研究建设若干综合(学科)交叉专业,探索和发展跨学科微专业,满足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需求。管理体制方面,促进合作与交叉。稳步推进学部制改革。继续完善一年级集中大类培养。开设跨学科课程,推动跨院系选课。协同创新方面,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加大高水平创新育人平台开放力度,将先进的行业产业技术引入教学。
高松校长强调,今后一段时间“促进交叉”将是我校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新设专业也将集中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3
尊重选择,拓展本科教学模式。在院系内提供分层次的多样化培养方案。科学设置专业选修课,探索建立荣誉学士学位制度。积极构建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提供更多国际化和跨文化的交流学习计划。在院系间允许学生进行跨院系的专业选择和跨学科的学习。完善学分制管理,探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师资较充足的院系(或学部)可以探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
4
卓越教学,改革教与学的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革。开展小班化教学、倡导开设“新生研讨课”、推动"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完善学业考核评价。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支撑和良好氛围,打造“处处能学”智慧教育条件,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完善教学激励机制,着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在引进时,就要把好教学关。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完善常态化教学评价。在职务晋升、聘期考核中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
▲高松校长作大会主题报告
主会场还印发了《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一文给与会人员研读学习。
▲主会场参会人员认真听报告
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高松校长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入手,全面阐述和解读了下一步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希望大家能够深入思考,结合重点,联系本学科、学院的特点以及学校学部制改革工作的进程深入贯彻落实。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中大贡献。
在后续的议程中,职能部门、院系及附属医院代表将作专题报告,参会代表将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和大会主题报告精神开展分组讨论。
来源:中大官微
责任编辑:罗萍
初审:陈融融
审核:张毅芳
审核发布:谢曼华
欢迎投稿
bspr@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