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81·美丽河北乡村行】镶嵌着“笼盔”的千年古村南横口

2017-07-08 河北农民广播

想去感受小镇的静谧,

想去触摸古村的文化,

想去追寻身心的宁静,

想去……

您想去的这些地方,

咱们河北就有!

河北众多风情小镇

一点都不比大理、丽江差!!!


美丽河北乡村行河北农民广播推出《美丽河北乡村行》,带您发掘隐藏在河北的美丽小镇,和您一起打开乡土记忆,勾勒山水画卷,留住最美乡愁!

提起井陉,很多人都知道在这个千年古县,有太多的历史古村,比如说,于家石头村、吕家村、大梁江、天长镇、南横口等,其中,这里面有一个古村,它有点与众不同。它虽然也有石路和石房但石材很独特,它的遗迹主要是以烧瓷古窑为主,而且这里的建筑处处镶嵌着“笼盔”。笼盔是什么呢?7月9日(本周日)晚七点三十分,河北农民广播《美丽河北乡村行》带您走进这个镶嵌着“笼盔”的千年村落、陶瓷水镇——南横口村

当记者驱车行驶在井陉县城南的公路时,写有南横口三个大字的牌楼虽十分醒目,但从外向内看,与其他村并无异样。然而,走进村内,穿行在寂静的街巷,无处不在的陶瓷元素以及渐行渐近的古朴民宅,真的是有一种不入其中,又怎知这里别有洞天的感觉。

在南横口,笼盔是“出镜率”最高的一种物品。笼盔也叫做“匣钵”,是陶瓷生产中所用的一种窑具,用耐火材料制成,在烧制陶瓷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灰尘等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污损,将陶瓷器具和坯体放置在其中。由于经过在窑火中的千锤百炼,笼盔的质地变得十分坚硬。

南横口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找到用笼盔垒成的房屋、院墙甚至茅厕。古铜色的笼盔叠落成规矩有序的图案,使南横口的建筑和小巷别具特色,置身其间,仿佛游走在一座露天的陶瓷博物馆。

笼盔墙有各种各样的垒法,除了头朝外横垒之外,还有竖垒的,有与砖一起垒的,也有与石头、与缸混垒的……而最美的当属“头朝外”的垒法,这是笼盔墙的代表和典型。这种墙很美,美在由笼盔头组成的图案,一个笼盔头就是一个大圆套一个小圆的图案,整个墙面便是无数个大圆套着小圆组成的图案,像鱼卵纹,又像钱币纹,配以笼盔的铁紫色和粗犷的个性,使墙面透着大气和沧桑。



南横口村旧街道两侧保存有清代民居宅院数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南横口士绅马席珍、马贡珍兄弟的宅院,俗称“马家大院”。“马家大院”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马席珍宅,北院为马贡珍宅。经马席珍兄弟及子辈、孙辈等三代经营,马家之南北两院成为南横口民居建筑中较有特色且保存较好的民居院落。



北院的建筑格局与南院不同,结构严谨、布局工整,为坐北朝南二进院式。在门额上嵌有石匾额一块,上镌有“孝弟忠恕”四个楷书大字,为山西寿阳人、同治年间曾任体仁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的祁隽藻所书。


南横口村的居民多为马姓,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马氏族人——马作霖


马作霖1917年考入山西讲武堂,1920年毕业后在国民党将领商震部下供职,1931年调回井陉,任井陉保卫团大队长。他深知乡民疾苦,萌生了修渠引水浇田的想法。在一次绘制军事地图勘察地形时,他着意研究井陉地势,认定引绵河水上山是完全可行的。于是,他毅然辞去保卫团大队长之职,一心一意为修渠奔波。不想政局突变,日军攻陷天津,马作霖只得忍痛放弃开渠计划,毅然归队从戎。临行前,他嘱咐父亲和儿子:“家里丢什么东西也不能丢这份图纸,等赶走日本鬼子,我回来一定把渠开通。”1938年3月,马作霖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当年8月,马作霖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年仅41岁。1957年,井陉县委决定开凿绵右渠时,马作霖的遗孀将保存完好的图纸取出送往县委,为绵右渠的测量选线提供了重要参考。


悠悠岁月、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南横口留下了数不尽的人文故事。除了凛然大义的马作霖,抛实业抗日寇、绵右图献、修渠源流,结束井陉人民靠天吃饭历史,还有,马家书房,马席珍和祁隽藻长话夜谈,留下“孝弟忠恕”百年墨宝;古驿道粥棚米香,皆山书院学子成荫……传统的德、孝、贤,古老仁、义、礼,商儒共存,义利相济,这些都是南横口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


村民马彦生介绍当地家风、民风


位于井陉南部的南横口,处在绵河、甘陶河交汇处西南丘陵上 51 25114 51 12990 0 0 7690 0 0:00:03 0:00:01 0:00:02 7690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横口成为当年井陉窑的主要窑址,是井陉县内井陉窑遗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瓷窑遗址。


作为河北省四大名窑之一,南横口古瓷窑2001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横口古瓷窑遗址地层丰富,断代连续完整,最早的古窑遗迹见于金元时期,现存窑场遗迹均为清朝或民国时期所建,在此发现的“馒头窑” 是河北省保存较为完好并且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是独此一份。




据资料记载,南横口古瓷窑窑场曾遍布甘陶河西岸和绵河南岸,共有80多座。各家窑场既从事瓷器生产,又自营瓷号销售。当年南横口陶瓷业十分发达,几乎家家都有窑场。近代以来,涌现出了马清华、马清佑等一批陶瓷实业家,产生了庆余成、庆元成等10多家瓷窑老号。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南横口、北横口村的大户人家很多,大都是通过制陶发家的。从现在保留较好的青砖大宅院的形制规模上看,就能感受到当年的繁盛和气势。

在南横口村所处山坡上方的台地上,当地人称之为“庙坡”,占地面积约为4353平方米的14处窑址就分布在这里。一个个作坊、器铺、附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烧陶制瓷的完整场景。

从庙坡就可以看出南横口当年烧制陶瓷的完整场景和发达繁盛,也见证了南横口瓷业的兴衰,是井陉陶瓷历史演化的活化石。


二十世纪初一位外国人所拍摄

在南横口村陶瓷手艺人马运庭家中,记者发现了几张老照片,这些照片都是二十世纪初一位外国人所拍摄。照片中既有十几岁的孩童在为陶瓷上釉,也有站在窑洞前,手托一个个瓷碗的男子,还有正在制陶工作的场景。

除了这些老照片,马运庭还收藏了几块南横口村曾烧制的非常珍贵的砖。

南横口烧瓷手艺人马运庭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横口村因人口增多,石房不便翻新,大多数村民逐渐搬到一街相邻的地方新建住宅,仅有少数村里的老人还住在旧宅院里。和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交谈,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过去的记忆,井陉窑曾经户户冒烟的盛况依稀可见。村民马杜清今年已85岁高龄,谈起曾经的南横口陶瓷业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85岁高龄的南横口村烧瓷手艺人马杜清

随着制陶技术的现代化和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南横口村的窑炉开始关闭。干了一辈子烧瓷的马杜清,近几年因为身体原因虽然不再烧瓷,但他家里还保留着两个拉坯的大转盘。马杜清告诉记者,留两个制陶大转盘,一是为了留作纪念,二是为了告诉自己的子孙,南横口代代制陶的历史。

站在略微高起的山坡,望着出奇安静的街巷,远方国道、铁路上不时传来笛鸣。曾经,南横口仅靠水路与外界联系并把瓷器行销各地。如今,时过境迁,石太铁路与南横口擦身而过,历史的繁华在岁月里归于沉寂,但独有的陶瓷文化遗韵与历史人文余脉袅袅不绝。


井陉县秀林镇副镇长许翠平

2016年,南横口村被列入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之中,通过环境整治、居民修缮和古窑遗址保护,旧日的残垣断壁变成了如今的笼盔墙,过去的垃圾场成为了如今的亲水园,昔日的脏乱差幻化成今日的洁净美。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收听,7月9日(本周日)晚七点三十分,河北农民广播《美丽河北乡村行》——镶嵌着“笼盔”的千年古村南横口。


—— END ——



推荐阅读:


【981·美丽河北乡村行】来了就不想走的谷家峪

【981·美丽河北乡村行】江北第一古石寨——英谈



图文/孙月、小薇

值班编辑/陈博

监制/门宏苒、宋学强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