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981·关注】41周年祭:多希望唐山大地震只是场噩梦

2017-07-28 河北农民广播


  伴随着日落日出,新的一天又将开始。但是,有些人,过了“7月28日”这天,就再也等不来第二天的日出。

  这是一场所有人都不愿意去回忆的噩梦,即便过去了41年,我们仍然恳切地希望,它只是一场噩梦,那该多好。

  没有伤痛,没有别离,没有废墟,没有哀嚎,一切如常,该有多好。

  24万生灵罹难,满目疮痍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

  时间仅仅过去23秒,唐山,这座著名的工业城市,瞬间就被夷为了平地,包括京津在内的所有受灾地区,共有242419人丧生,164581人受重伤,轻伤需治疗者达36万人之多,7218户家庭全家震亡,家庭解体的有15000多户,造成孤老1850人,截瘫3817人,孤儿4202人……每每看到这些数字,心里还是有种难言的痛,为那些过世的同胞默哀。

  那些在灾难中不幸过世的人,他们的姓名被一个个镏金字刻在黑色的花岗岩石板上。每一年的清明和唐山大地震纪念日,人们都会来到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前,用鲜花祭奠亲人。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镌刻着罹难的24万同胞的姓名。墙高7.28米,水池里有728块石头,代表7月28日,墙体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

  这是一个让世人永远铭记的日子,为逝者,为思念,为亲情,为力量,为超越苦难,为重新出发。一如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所说:“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

  那棵震前的老泡桐树,依旧默默矗立在水中,陪伴着那些英灵,用特殊的年轮记录下那一幕:“是时地维崩裂,城邑颓毁,家园瞬时夷为墟土,繁盛转目化作云烟,二十四万乡亲殁于瓦砾,七千余家庭阖门罹难……”。

  地震的破坏力,如今看着那些断壁残垣,依旧令人心有余悸。

  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位于发震构造带北西侧约一公里处,系“7.28”地震的宏观震中,烈度为XI度。三跨厂房仅留扭曲、倾斜的部分立柱,周边墙、柱全部倒塌,顶架落地。

  厂房南东处砖砌烟囱,原高35米,地震损半,全高仅存19.1米,上截烟囱套进了下截烟囱里。当天在现场工作的20人中有11人当场身亡,3人重伤。

  天,有些阴沉。站在这片历史废墟前,总能想起作家史铁生说过的话:“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凤凰涅槃不只是传说

  唐山,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它历史悠久,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北方瓷都”之称。唐山之名更是大有来头,由市区的大城山而来。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率大军东征高丽未果,回京途经此地,曾在大城山上屯驻,于是此山遂称为“唐山”。近代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办开平煤矿设“唐山镇”,1928年建市。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如果没有那场地震,人们依旧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上班、下班,上学、放学,出门买菜,谈天说地。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令地裂山崩,房倒屋塌,铁路被震弯,桥被震毁。

    地震发生后不到30分钟,唐山矿前工会副主席李玉林等四人驾驶矿山救护车驶向北京,4小时后抵达中南海,将准确灾情报告给党中央,为党中央决策部署抗震救灾赢得宝贵时间。10万多名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舍生忘死,挽救了唐山1.64万人的生命。

  地震后,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支援下,用苇席、油毡、砖石等极其简单的材料,到入冬前,共搭建了简易房屋四十多万间,基本解决了灾民的住房问题。

  许多唐山人救灾这样的简易房屋中居住、生活了三至五年,有的甚至十年以上。

  如今,41年过去了,人们抚平伤痛,把家园建的越来越美。1990年,唐山市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2004年,唐山由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从处处是断壁残垣,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广场、公园、小区,绿树掩映、鲜花簇拥,欢声笑语响彻街头巷尾,就像凤凰涅槃的传说一样。因而,唐山人更喜欢把唐山称作凤凰城。这个奇迹,让我们看到了“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唐山精神。

  对于经历过这场举世震惊的灾难的人而言,活着,就是幸福。历经41年的风雨,我们在铭记那场地震中罹难同胞的同时,也看到了向死而生的坚定信念与力量,正像唐山地震纪念碑碑文所写:“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

凤凰涅槃,屹立不倒,这就是唐山。

—— END ——



推荐阅读:

【981·关注】移动、电信、联通宣布:9月1日起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981·关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让贫困家庭新生上大学“三不愁”


来源/搜狐网

编辑/陈博

监制/门宏苒、宋学强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