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上方「河北广播电视台」可快速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一棵棵树……一座座山……


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


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张家声独家演播《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点击图片收听第十集《沙子》

简介


张家声,河北沧州人,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表演艺术家。


当大师的声音触碰移动互联网,

又会迸溅出怎样光芒四溅的火花?

张家声独家演播

《东北望 是坝上——沙子》






塞罕坝机械林场有6个分场,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最年轻,是个80后。



早在2005年,河北农大毕业之后,正赶上塞罕坝招人,于士涛二话没说报了名。9月底踏进了塞罕坝: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心里那个美呀——色彩斑斓的林场秋色让从小生活在平原的于世涛惊叹又兴奋!


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新鲜劲没过多久,严酷的气候就给了他当头一棒——天冷,冷得就像发了疯的怪兽,去趟室外的厕所都要下好几次决心。要吃水,只能砸冰往山上挑,从没干过这个活儿的于士涛,经常连人带桶摔个大跟头。


远在北京的女友更是时不时地下达“最后通牒令”,姑娘是中国林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谁“投奔”谁,两个人之间展开了“拉锯战”,而且不断升级!一时间于士涛打了退堂鼓,想要逃离这个地方,甚至都收拾好了行李。可最终,他还是咬牙留了下来——想当初比这艰苦得多的条件之下,第一代塞罕坝人都能挺过来,自己堂堂七尺男儿当逃兵,真丢人。他给自己打气儿:“你要待得住,更要干出个样儿!”



于士涛开始早出晚归,他走遍了林场的每一个角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每片林子的位置和特征。造林的季节,天刚蒙蒙亮他就出去了,累了困了躺在山坡沟沿打个盹,饿了渴了在山上吃口干粮喝口山泉水;晚上披星戴月、饥肠辘辘地再回来。2006年,女友付立华第一次来塞罕坝,看到跟自己展开拉锯战的于士涛,忍不住哭了:曾经帅气的小伙儿黑得只看见一口雪白的牙。付立华决定:放弃拉锯战,每月都抽出一个周末从北京赶到塞罕坝!5年间从没断,直到2011年,她自己也调到了塞罕坝,小两口一起把家安在了围场县。一岁大的儿子则轮流托付给姥姥和奶奶,夫妻俩经常几个月才能跟孩子见一面,一直到2岁多孩子都不肯让爸爸抱。于士涛说:我们就像一粒沙子,到了沙滩都一样,大家都把这片森林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向着前辈们树立的标杆迈进。



转眼间,于士涛扎根塞罕坝12年了,他和团队开展了大径极材培育、珍稀树种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的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苗木销售等产业,传承并丰富了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经过几代人艰辛的劳作,塞罕坝能植树的地方基本上都被绿色占领了,只剩下一些土层瘠薄、岩石裸露、地处偏远坡度甚至达到46度的“硬骨头”。于士涛这个第三代务林人说:绿色无盲区,既然铁树能开花,那我就要石头缝儿里也种上树!



采访录音


【于士涛】:修复生态是我们几代人的事业,功成不必在我,我们抱定这样的决心:不斩楼兰誓不还。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 刘海莹】:正是因为我们塞罕坝人把生态文明当成了自己的信仰,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像基因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舫】:纵观这个300年的历史是可以看出来,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和国运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塞罕坝主动修复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的一个活的标本。

往期回顾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一集《学子》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二集《汉子》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三集《赤子》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四集《“钉子”》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五集《根子》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六集《女子》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七集《胆子》


【绿色的名义】东北望 是坝上——塞罕坝之“子” 十集系列微广播 第八集《性子》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