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黑格尔

2017-08-02 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中文名: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别    名:黑格尔

国    籍:德国

民    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斯图加特

出生日期:公元1770年8月27日

逝世日期:公元1831年11月14日

职     业:哲学家

毕业院校:图宾根大学

信     仰:基督教(路德宗新教)

主要成就:建立了世界哲学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体系,极大地丰富了辩证法

代表作品:《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法哲学原理》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物生平


1770年8月27日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一个官吏家庭。

1780年起就读于该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

1793年─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1800年在法兰克福一个贵族家庭里担任家庭教师。

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

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

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818年后任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并于1829年当选柏林大学校长,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

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主要思想


哲学上,黑格尔极为赞赏并且效法康德,但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却超越康德之后的学术论战。他概述那个时代的创伤与幸福,并且宣告新世界的诞生不仅展现在哲学上,也展现在国际政治上。既然“世界精神”即将进入新时代,哲学也将达成它最后的目标;对包罗万象的历史与人性产生完全的理解。

一般认为,黑格尔为哲学领域增添了新向度,即哲学的历史向度。不可否认,哲学家原本就会褒或贬提及他们之前的哲学家;然而,真正的哲学史观念——不只是哲学观念,还包括人类理智体系地演进的观念——却是个崭新且令人兴奋的观念。黑格尔哲学是一种自觉的尝试,企图超越过去两千五百年来界定人类思想的各种优异思想与哲学论战。黑格尔坚持,必须在“世界精神”的大脉络下观察这些历史上的思想与冲突,如此将会发现这些冲突只是局部的混战与不合,而非决定性的对立。世俗主义与一神论、科学与精神、理性与热情、个人与共同体——这些概念各有恰如其分的位置,虽然都是有用的概念,但是在涵盖所有人类经验与知识的历史“辩证法”中,却往往彼此冲突。

1807年,黑格尔出版第一部作品《精神现象学》(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它的目的在于获致真理——“绝对”真理——但“绝对”并不代表“最终与完成”,而“真理”也不代表“事实”。黑格尔追寻的哲学真理是无所不包的观点,而“绝对”这个骄傲的用语其实是宏观哲学下的一种谦卑态度:意识到我们都是宏观脉络下的一小部分。个人对知识与真理的贡献绝对不是决定性的,相反地,总是局部、“间接”且片面的。

《精神现象学》的核心关切是精神——将所有人类与自然囊括在内的宇宙灵魂观念——的本质。《精神现象学》的结论在于无所不包的精神,在这个精神中,并非所有的不合都已化解,所有的争端都已解决,所有的问题都已回应;而是无论不合有多严重,争端有多激烈,问题有多难回答,全都结合在这个精神中。


主要作品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

《耶拿体系草稿》(1803——1806)

《精神现象学》(Phaenomenologie des Geistes )(1806,See battle of Jena)

《逻辑学》(Wissenschaft der Logik)(1812-1816)(作者于1831年计划出版第二版,但未完成时便去世)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Enzyklopae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1817-1830)(全书分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先后共出版过3个版本;其中1830年版逻辑学部分被称为“小逻辑”)

《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1821)

《美学讲演录》(Lectures on Fine Art)(18171820 1823 1826 1829)(又译:《美学》、《谈美学》)

《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 1824-1825 1826-1827 1828-1829 1830-1831)

《哲学史讲演录》

《宗教哲学讲演录》


人物名言


  •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 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 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 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

  •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

  • 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 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 恶是发展原动力。

  • 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 嘿,哥们,我说,没有意义的怎么可能存在。

  • 世界历史即是世界审判,揭示了其历史观兼有神义论和人义论的双重品格。

  •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 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

  • 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 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 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 人死于习惯。

  • 人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 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

  • 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

  • 历史常常惊人地重演。

  • 人类是地球上的匆匆来客。

  • 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当前的生动与自由。

  • 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 熟知并非真知。

  • 上帝惊叹细节。

  •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汲取历史教训。

  •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在这唯一的权力面前,没有东西能够维持一种独立的生存。


责任编辑:王亮




长按二维码关注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