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仕泽在阆中市2017年高中学生家长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2017-10-21 罗仕泽 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爱而有序,功成有时

——在阆中市2017年高中学生家长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罗仕泽

(2017年10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阆中中学一名普通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老师。非常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在今天这样一个热烈、庄重的场合与大家共同探讨高中阶段孩子的教育问题。

亚洲首富李嘉诚说过,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可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在这里,我从五个方面谈一谈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家长们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这一程山水,与孩子相遇;这一程风雨,陪孩子成长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年,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同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她的专访。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句话:

“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请一个工人,煮饭什么事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

原来,虽然身居高位,但母亲的角色,在林郑月娥的生命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

她甚至,为了儿子甘愿放弃行政职务——为便于亲自照顾儿子,她曾向香港政府申请降职调至伦敦办事处工作。因为两名儿子考到英国升学了,而当时长子正值青春期,躁动不安,林郑月娥决定一家前往英国生活,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

在林郑月娥眼里,陪伴孩子成长,比其他都重要。她不想让她的孩子,在最渴望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陪伴。

 这个陪伴教育,现在让林郑月娥很欣慰,两个儿子都学业有成,都毕业于世界名校剑桥大学。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在一次演讲中说,奥巴马每晚都会和女儿共进晚餐。

奥巴马自己则说,他最自豪的事不是当上了美国总统,而是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试问,有几个人的事情比美国总统的决策更重要?又有几个人的时间,比美国总统的时间更宝贵呢?

家长朋友们,如果真的爱孩子,请放下不必要的社交,婉辞无意义的牌局,推掉无关紧要的商务与应酬,回家。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陪伴教育有多重要?

没有陪伴,爱不在身边,在孩子心里,他也依然是个孤儿。

只管生育,拒绝陪伴,就是缺爱。那些缺爱的童年,会撕裂成内心最深的伤痕,一辈子都无法痊愈。

有些父母总是说忙忙忙!其实,在我们阆中,很多父母就是晚上或周末打打麻将,回到家,看看电视,刷刷微信微博。甚至,一些家长为了更省事,不从孩子自身条件出发,盲目跟风,小学一毕业或初中毕业就送到外地读书,除了极少数学有所成,绝大多数还没有在本地读书的同层次学生高考考得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陪伴。

在我身边有三个熟人的孩子,小学一毕业就送到外地读书,这三个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是当时该校相当不错的。两个在绵阳,一个在成都,都是名牌中学。六年后的高考,一个专科,后到我校复读,考上一个好二本,他父亲给我讲,可惜六年的付出全部打了水漂。一个去年理科考了583分,我校去年理科600分数以上的学生36人,最高分是670多分,其中3个清华。还有一个今年高考608分,刚上川大的调档线,录取到一个很不理想的专业。他们与在我校就读的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距离。

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花期。孩子的成长也不可逆,孩子不会呆在原地等你。你忙完了记起来了再来施舍给他一个亲昵时,已错过了孩子最好的成长花期。

阆中中学作为巴蜀名校、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近年来连续实现本科上线1000多人,985、211大学录取100余人,特别是近三年来,每年都有3人上北大清华,值得骄傲和自豪。



我的孩子在阆中中学度过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中学时光,今年高考有幸被北大录取。中学六年里,孩子都是在我和爱人的陪伴下,走过这一程风雨,我们始终陪着孩子成长。

高一高二时,孩子一切都很顺利。到了高三,特别是在南充二诊以后,一直到高考前夕,由于压力大,成绩起伏不定,孩子变得非常焦虑,睡眠质量差,中午不能入睡,凌晨1点左右才能睡着,孩子曾一度想放弃高考。在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同时,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奔波于南部、南充、成都求医问药,这一路走来,非常艰辛。为了让孩子早上多睡一会儿,我都是在孩子上早自习的时候,把饭送到孩子教室隔壁的老师办公室里,让孩子吃好早餐,不少老师都能看到我早自习为孩子忙碌送饭的身影;为了尽量不耽搁学习,我和爱人每周星期六下午带着孩子开车到南部去看医生,时间长达两个多月。

感谢上苍,在6月5日,孩子的身体恢复得比较好,我和爱人陪孩子看了一场电影;在6月6日早上,我陪孩子在家里做了几套练手题;高考这两天,都由我亲自护送孩子到考场。

孩子成长需要一盏灯,来自父母的光亮更为重要。而这道光,就是陪伴。父母陪伴的时光,是孩子的阳光课堂,有父母陪伴,孩子走得更好更远。


二、合理设立界限,学会放手,让孩子懂得珍惜

最近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

一位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可因为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三万五,她连新衣服都不敢买。

于是,当人们问为什么中国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答案无一例外:贵和累。

倾家荡产几乎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

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却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局。

以孩子为中心的中国式家庭里存在这样一种危险:孩子没有界限感。

我从不怀疑父母对子女的爱,可牺牲不是爱,是糊涂。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界限感。

所谓界限感,就是自我和他人的差别。

缺少界限感的孩子,因为分不清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所以常常以己度人,分不清人际交往的边界。

1为孩子设立界限,温柔坚定地说“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给孩子设立界限,不是要显示家长的权威,其核心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给孩子设立界限,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关键。

第一,父母要给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最善于模仿自己的父母的各种行为。所以,其实许多界限同时也要约束自己。

比如:你要求儿子不能抽烟,那好,你烟瘾再大,也不应在孩子面前抽烟;你要求孩子不许长时间玩手机,那自己也不要做“低头族”。

第二,给孩子设定的界限一定要具体。

界限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界限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具体界限应该是受教育目标指引的,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界限。

比如:你的孩子周末和同学出去玩,“界限”应当具体:出去干什么、不能到哪些场合?什么时候回家?出去带不带手机?等等。

第三,你给孩子定的界限一定要可行、一定要积极。

界限没有可行性,就超出了孩子可能的水平,或现有的可能水平,则立界限的目标就很难达到。界限的有效执行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孩子的发展需要。 33 45272 33 15288 0 0 2269 0 0:00:19 0:00:06 0:00:13 2996 33 45272 33 15288 0 0 1975 0 0:00:22 0:00:07 0:00:15 3073 33 45272 33 15288 0 0 1749 0 0:00:25 0:00:08 0:00:17 3295这条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但意义重大。如果你为孩子定的界限目标是消极的,则孩子一定会经常违反或反抗。

高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很正常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爱好和交际圈。如果你给孩子设立这样的界限:不能打游戏、寒暑假才能玩手机等等。那是行不通的,既不可行,也不积极。家长不能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

现在我们使用手机可以购物、订餐、住宿、订火车票机票等,很方便的。这次我送孩子到北京读书,都是孩子用手机来操作的。

我是这样做的:星期天下午发给孩子,星期天晚上上交;告诫孩子:不要长时间玩手机,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和颈椎,不得在网上泄露重要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传言,慎交网友等等。

第四,你给孩子定的越界惩罚一定要双方可接受。

界限的越界惩罚方式,应由你和孩子共同商定,但最好你先给出几种选择。若有差异,可让孩子自己来修正,或提出孩子的惩罚办法,并经过你的同意。比如:如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你给出几个处罚办法:周末拖地一次、下周末不能玩手机等等,让孩子选择。  

第五,你让孩子执行界限时别唠叨。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的行为有要求,但又同时不断的提醒、唠叨,虽然绝大多数的时候,孩子会“乖乖”地听从,但由于不是基于孩子内心的自发性驱使,当你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变成另外的样子。所以,最佳的方法还是由你的以身作则,通过孩子的模仿,来达到你希望的目标。  

第六,你让孩子执行界限时需要有耐心。

耐心是指你让孩子遵守规则的时候,你不能急躁、冲动,孩子没有做到就打骂,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有时候,你的过激反应,往往让孩子产生是“对”的认知,会不断的重复。另外,对孩子的自律不要期望太高,孩子反复“越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你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

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是越多越好。合理地设置界限,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才会管理自己的行为。

2让孩子为你付出

父母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糊涂的父母会一味地为孩子,聪明的父母却懂得,孩子越付出,亲子关系越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来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一热就脱掉了大衣,结果,南风获得了胜利。

父母就如同这阵北风,无论外力多强,也比不上孩子内心的自发力量。一个人愿意成长、独立,不是因为有人告诉他成长多重要,而是成长过程里他找到了内心的满足感。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也是。但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比成人简单很多,很多你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洗一个碗,倒一次垃圾,甚至可以帮助家人网购、网上订购机票等等,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父母需要做的只是让出一个身位。

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脆弱,而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让他们像闯关一样帮你来解决问题,当他们帮你做事的时候,才能找到被需要的感觉。

在中国式家庭里,父母不是付出得不够,而恰恰是付出得太多了。

3让孩子懂得珍惜

让孩子珍惜当下。做好每天的事情,而不要给自己太多懈怠、拖延的理由。教育孩子人生真的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一个到达终点的人,都是从第一步开始、从每一步积累的。珍惜当下、认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极致和卓越。养成这样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让孩子珍惜他人。在大千世界里,在芸芸众生中,能走到一起,真的就是一种缘分。因此,教育孩子要学会珍惜彼此:珍惜师生情;珍惜同学情;珍惜朋友情,不要把从别人甚至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而要心存感激,常思回报。当然,这种珍惜是对真的、美的、善的情感的尊重和顾惜,是在无关重大是非原则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宽厚和宽容。而如果触了底线,绝对不要迁就和纵容。

让孩子珍惜自己,特别是健康。不要因为年轻就肆意透支你的身体。有一句格言说:“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但青春逝去,未见得活力不在、睿智不在、优雅不在;而失去健康,即使青春犹在,年轻于你何用?财富于你何用?时间于你何用?我特别赞同瑞士心理学家亚美路对健康的洞见:“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你可以像“潇洒走一回”那首歌中唱到的那样“我用青春赌明天”,教育孩子千万不要“用健康赌明天”,一定要平衡好学习和锻炼身体的关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让孩子珍惜内心的渴望,而不要忽视它、压抑它、甚至掐灭它。教育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而不要人云亦云、心浮气躁;不要去跟别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足矣。当然,选择自己心之所属并坚守,有时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会有更多的淡定和从容,更多的积淀和突破,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让孩子珍惜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以机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让中国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是,任何一个美好的时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万千建设者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孩子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最好的珍惜,就是为这个时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请告诉孩子:不吃苦、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龙应台,现代作家。她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也在微信微博上疯传: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的回答是:“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我们应该把重心从问“来不来得及”转到用功学习上来。有时候你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的孩子,不要问什么时间够不够,什么基础行不行。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告诉孩子要从现在开始吃苦,开始用功。

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缔造了联想集团;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考上北大并打造了“教育航母”-------新东方;

经过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书写了电商传奇,改变了世界。

请告诉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

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们不能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要在该读书的年纪珍惜和努力!

2014年我的孩子直升高中后,我跟孩子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促膝谈心。下面是谈心的部分观点:

 “你要明确你“为什么”要学习?我只想告诉你,就是为了考一所“好大学”;  

“好的大学决定了你未来的成功起点”;

“好的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你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个人的工作环境,你的身份决定你生活的质量”;

“你如何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除了刻苦,还是刻苦”;

“学历就像是一张车票,决定了你坐什么交通工具。”

网红考研专家张雪峰在一期《演说家》上,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些世界500强的企业招人,第一要求是本科以下学历不要!英语好优先第一!如果看到硕士博士学历的,哪怕工作经验没有本科多,企业还是会选择硕士博士学历的。你说学历重不重要?

时间越久,有学历的人和常人的发展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因为有学历的人工作的平台更高、待遇更好、团队更优秀、领导更英明,将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条条道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就在罗马。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没有先天资源,那么后天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一定要鼓励孩子努力去冲刺名校!

    一名在外务工20多年的刘大刚在今年暑期装修河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10班教室,在黑板写下这样一段话火爆微信朋友圈:“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成长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起航,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真的,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努力拼搏,努力做好一切,青春不就是拿来拼的嘛。


四、如何帮助孩子在高中三年少走弯路

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一名家长,对家长帮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有以下一些建议分享:

1重视预习

初中课堂教学容量小、知识简单,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较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往往不注重课前预习,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而高中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很多孩子会明显感觉很吃力。高一学生普遍反映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孩子,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一定要注重预习。阆中中学推行的“三段五步”生本课堂改革,把预习环节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的孩子直升高中时,我对孩子的预习提出了以下要求:

(1)要分类预习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章或多章的内容;学期预习,就是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内容。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习。

(2)选择好预习时间

这里所指的预习时间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里预习。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上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课文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好得多。

(3)迅速浏览新课 

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

(4)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

通过第—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5)要边阅读边记笔记

第二遍阅读的时间,就是做笔记的时间。预习笔记有两种:—种是记在书上,另—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

(6)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7)阅读与查资料相结合

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对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生词和不懂的内容,要立即查字典、词典和其它参考资料,把生字、生词在书上注音、注解。

(8)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9)不要全面预习

预习时,不要—下子全面铺开,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习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先预习,时间紧时,先查出生字、生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时间更紧迫时,就先把新课快速阅读—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习。

(10)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

预习时,不能千篇—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理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文科预习的重点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等上。

此外,要特别注意两点,一、预习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高效率听课作好铺垫,因此不必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彻底搞清一切,很多同学在试图养成预习习惯的开始往往出现此类情况,以至不堪重负很快放弃。二、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听讲,万不可因为课前预习、对课上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就洋洋得意、松心懈怠,否则与舍本逐末无二。

2自觉参与讨论

在今年高考中,阆中中学直升班大放异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化落实学校推行的“三段五步”生本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大家各抒己见,同学完全平等,大家不会有顾虑。在平等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每个人潜在的聪明才智就容易释放出来。

课堂讨论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即使自己意见不对,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克服。讨论时因听取了各种意见,自己容易受到启发而产生新的创意。讨论还能锻炼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人的辩论能力。

3建立错题本

建立错题本,总结错题,进而把错题分类,然后思考解题的方案和策略,这个方法是得到“状元”们普遍认同的。

各科都要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所有出错的问题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方便在复习过程中查缺补漏。“虽然大家都这么做,但是坚持很重要。”

每次考试后,还会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会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同时也要会收集做过的卷子,整理之前做错的题目,只要说起那道题,都可以准确的知道那是哪张卷子上曾经考过的。

4善补短板

每个人学习过程中都有短板,高考“状元”们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善于请教,主动思考,想方设法补短板。

去年河北高考文科状元袁嘉玮的文综相对薄弱,主观题经常失分。他就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再请老师帮忙批改,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和考察范围,每道题都力求完美。他还有一个很多同学都不具备的“特殊技能”——考前预判考试点。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根据近期学习的内容,主动总结反思,预先判断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

5劳逸结合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是不是只会做题的学习机器?但事实上,多数学霸沉迷学习,但并非“无法自拔,日渐消瘦”。其实他们普遍很注意劳逸结合,他们兴趣广泛,体育锻炼、玩乐器、看小说、参加社团活动,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调查结果显示,学业之外,80%的状元爱好阅读,有75%的状元喜欢音乐,65%会运动、看电视电影也占到62.5%。

精钻学业的同时,广泛的兴趣爱好给状元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阅读、绘画、做模型锻炼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学识;而在各类运动场挥汗如雨,不仅帮助他们释放压力,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加健康的身心。

6良好心态

要有颗稳定的大心脏,要心态平稳。大家都知道一进入高中,你无法计算到底要经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不能因为某次没考好就慌了神,要对自己有准确地把握,信心来自于对自己的了解,一定要稳定的心态,控制好节奏。

到了高三,心态更为重要,平静面对挫折与困难,平静面对激动与兴奋。要做到“平时如考试,考试如平常”。如果遇到了问题,就要及时和老师、家长、同学沟通,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问题。(联系我校个别特优生因心态不好与北大清华擦肩而过的实例)

7关注书写

高考试卷由网上评阅,时间紧任务重,阅卷速度快。书写差,在考试会非常的吃亏。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重庆某知名重点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某次期末联合考试,班上一名书写不大好的学生写了一篇非常好的作文,从作文本身的质量来说,几乎就是一篇满分作文,可是,该生的作文被网上阅卷的两个老师同时判了不及格作文,分析其原因,是主要就是该生书写实在太差,两个评卷老师读起来都非常的费劲,索性给了一个不及格。

语文科如此,其实其它的如英语作文,政、史、地,甚至物、化、生都存在着书写表达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一轮普通的考试下来,因为书写而失去的分数不下20分。即便是高考,因为书写而丢失的分数也是相当惊人的。高考阅卷老师们普遍认同,一个书写不好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生,一轮高考下来,丢失6、7甚至10分左右是常态。想想看吧,在“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的高考场上,丢失6、7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家长们一定提醒孩子重视书写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高一高二阶段可以每天要坚持练50个字左右,从练楷书入手,逐步过渡到行楷。坚持两年,到了高三,书写将大为改观。


五、家长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安然度过高三

高三学生们早已开学了,很多家长表示,看着孩子每天学习那么辛苦,作为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备战高考。其实,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要扮演学习方法上的助手,知心的大哥哥(大姐姐),饮食上的营养师等多个角色。

要想更高效的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三,还需事先了解孩子这一年会经历以下几个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兴奋激情期

8月至1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过程的“兴奋激情期”,这时孩子的表现为积极、勤奋、努力、投入,充满信心,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是多鼓励。

第二阶段:疲劳烦躁期

12月至明年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的“疲劳烦躁期”,孩子表现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心情烦躁。

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是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缓解孩子的情绪,不要因生活小事与孩子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第三阶段:否定怀疑期

明年的3月份是随着二轮复习的到来,有些同学成绩有较大提高,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但是也有不少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自己的排名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自己今年还能否考得上大学,脑海里一片茫然。

这时孩子最需要家长给予切实的鼓励,自己努力,排名没有进步不代表自己的成绩没有进步,因为别人也在努力。

明年的4月份随着三轮复习的开始,一部分孩子因为对自己自信不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这些孩子之所以产生放弃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周围的同学比,只跟同年级的同学比,其实他们忘了他们应该比的是全省的学生,跟他们比自己还是很有优势的。

到了明年5月份,随着高考的临近,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

这时家长千万不要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只能使孩子更加紧张,可以找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


家长该怎么办?

我作为一名教师与班主任,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并作为一名家长,结合自己对孩子的一些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1.家长调整好心态控制情绪

高考之年,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和谐、关爱、亲切的环境,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不要因为一些细小的事吵架,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在这一年里,其它的任何事都可以先放一边,以不影响孩子为一切事情处理的原则。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心理和学习环境。

这一年,要减少亲朋好友的往来,包括走亲访友,外出聚餐,外出旅游,最好谢绝不必要的客人来访。

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方便的小的学习环境,要有独立的房间,房间的室内环境要适宜孩子学习,灯光、桌椅、书架要配备合适。孩子的各种学习用具,各种文件夹、笔、本等,都要及时准备到位。

如果有条件,这一年最好接送孩子上学。因为孩子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在来回的路上,稍作休息,也避免拥挤。

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面对孩子。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孩子应对各种烦恼,如:学习成绩不升反降;考场紧张;压力和焦虑等。

2.家长要降低期望接受现实

家长要降低期望值,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孩子施加压力。

责怪埋怨,可能会使孩子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会使孩子望而生畏;学习施压,可能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特别提醒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孩子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合理施教: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

3.鼓舞孩子的士气,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会说:“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等等。

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亲人口中说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样他们就会失去在学习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

积极的暗示,会对孩子在心理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当孩子确实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出色或遭遇挫折时,家长不妨说:“我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

任何考试,都需要考生有一个必胜的信心,高三年级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有进步的孩子,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偶有失误的孩子,鼓励他们找到失误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误的方法,要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标,不要总拿高考状元作比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较。

4.关心要适度

高考备考是一场持久战,身体健康很重要。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孩子饮食健康均衡,作息时间科学。

从孩子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孩子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孩子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孩子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

另有一些家长,看到广告是说效果好就给孩子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实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钱,甚至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因此,家长的情绪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

5.常与孩子沟通切忌唠叨,和老师保持沟通

这一年,家长必须建立与孩子良好的沟通渠道,高考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是全家人共同的目标,很多事情需要全家人一起商量一起做决定。不能把这个任务单纯地只交给考生一个人去承担。这就要建立与孩子的沟通渠道。

在家长成员中,有些家长平时对子女要求严厉,孩子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对父母说,或者,对父母提的一些要求,就会遭到不明不白的训斥,这样不利于沟通。

在高考之年的各个阶段,家长要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这就需要沟通,各个阶段沟通的内容不一样,高考之年,是一个阶段做一个阶段的事情,不要跨阶段去做,也不要跨阶段去沟通,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压力。

家长要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内容,家长对每一阶段的事情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孩子进入了自主招生的笔试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就不要说一些面试方面的事,拿到面试通知单或笔试后感觉良好时,再谈面试的事。

家长切记,这一年,孩子更多的是需要鼓励,而不是泄气。所以不要把每一次考后失利的安慰话放到考前。说句通俗一点的是,到哪儿就说哪儿的话,没到哪儿就不要说。

考前你也不知道考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你的一些泄气的话,可能会使孩子失去信心,孩子会认为这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这样不利考试的正常发挥。

当考试失利时,要鼓励孩子,要给孩子信心,要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分析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方式方法,而不是指责。高考之年,家长永远是孩子心理最大的依靠。

高考之年,家长还要保持与学校各任课老师的沟通,以便了解考生各科的情况。特别是要保持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班主任老师都非常负责,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比较了解。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尊重并信任孩子,给予孩子充沛的爱和滋养。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开放自由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享受高三之苦涩,品味高三之香甜,成就高三之完美,在高三成就彩蝶破茧般甜美的梦。

各位家长朋友:

无论成绩好坏,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自己的那棵还没动静就着急,细心呵护慢慢长大,陪她沐浴阳光风雨,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请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它是一棵参天大树。

谢谢大家!



往期精选

❖ 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从记住这些开始

❖ 阆中是我家  创建靠大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

❖ 环保督查知多少

❖ 这些环保知识,你应该要知道!

❖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您的参与很重要!


长按二维码关注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