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历史

库页岛——近代史上永远的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

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被迫割让给俄国,从此中国彻底失去了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这片“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被占领整整165年。曾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岛——库页岛,他的流失,正如如时人所说,“痛矣!……库页一失勘界,二失遗忘”。

 
更让人痛心的是,在某些年代,作为不能触碰的话题,谈论库页岛也需要十分小心,有关库页岛的历史作品更是近乎空白。
 
因此,新近由著名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著名文史学者卜键所著的《库页岛往事》,无疑是一部弥补这一缺憾的重要作品。
 
——160年来第一部关于库页岛历史的全面深入的严谨专著
 
库页岛历史背景错综复杂,可信赖的文献少得可怜,写作难度极大。
 
不过,作者卜键常年主持主编清代各类档案文献,为他提供了写作库页岛历史的绝佳背景。
 
此外,卜键采用中、日、俄三方史料的交叉使用,对库页岛历史进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有效矫正了单方视角的偏差,大大增加了历史的可信性与准确度。
 
正如三联书店原副总编辑潘振平说:基本史实不能虚构,《库页岛往事》做得很严谨。

▲《库页岛往事》内页展示
 
——以小见大,由一座库页岛厘清中、日、俄三国博弈,洞见库页岛丢失的历史真因
 
库页岛历史是痛的,但比痛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今天的警示极大。
 
我们习惯于夸耀盛世,习惯于谴责落后,此皆失于简单化。通过厘清历史端绪,就能发现,库页岛先亡于俄,复亡于日本,更亡于清乾嘉极盛之时,而非国家微弱之时。
 
——对历史想象是可能误解的,而真实的历史更加引人深思
 
卜键老师的《库页岛往事》,正是通过厘清库页岛的陈年往事,澄清对于库页岛历史的诸多想象误区:
 
1. 为什么库页岛的丢失不是在国力积弱时,而是在盛世年间?

2. 为什么居住于此的国民,沦落为亡国之民,没有痛苦,甚至是冷漠的?

3. 作为胜利者的俄罗斯移民,为什么全然没有“守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激情?
 
就如卜键所言:恢复失地已成梦幻,可我们仍有权利进行深刻省思,尽可能真实地去梳理这段历史——库页岛的沦亡史。
 
原三联副总编潘振平:一个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疮疤和曾经受的挫折,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为什么今天要读这个?我想是给我们自己增添力量。

转自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作者 先知书店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compo@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