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手札:以影像“乡遇”卡瓦格博传奇

崔静雯、汪斌 乡村之眼
2024-09-07

第191期推文

编者记

 7月13日至7月25日,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和台湾慈济大学传播学系的一行师生13人与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简称“乡村之眼”)联合筹办了2018年的暑期“乡遇”工作坊,主题为:卡瓦格博影像返乡与影像库建设。大家一起到云南德钦用影像“乡遇”卡瓦格博乡村影像的在地伙伴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763eln4bk&width=500&height=375&auto=0

  • 《乡遇2018:云南德钦行》


7月,云南迪庆州多是雨天。我们从香格里拉到德钦,又从德钦返回香格里拉,时而在澜沧江畔,时而沿金沙江逆流而上。来来回回之间,两次路过卡瓦格博神山(即梅里雪山),它都拉起了厚厚的云雾。唯一得见的只有在飘游的云雾里若隐若现的明永冰川。即便如此,也已让我们一行人忍不住惊呼鼓掌。


若隐若现的明永冰川,山后笼罩在云雾里的就是卡瓦格博


早在“乡遇2018:德钦行——卡瓦格博影像返乡与影像库建设工作坊”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已从郭净老师处听闻了卡瓦格博神山的传奇。在藏区,山不止是山,水不止是水,万物是信仰,是传奇,是生活,也是文化。作为藏区非常重要的一座神山,卡瓦格博每年不仅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人前来转山,以它为核心所构建的文化信仰也在当地人的心中根植下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九十年代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卡瓦格博的失败也让它在外人的眼中更添上一抹传奇的色彩。

青藏高原神山体系局部图 郭净老师绘制


把摄像机交给村民,让他们通过这一便捷的现代拍摄工具,记录自己的生活和环境,反观生活和环境的变迁,用影像发声,用影像对话,从影像到行动……影像成为一种开展乡村社区发展与交流活动的重要切入媒介。卡瓦格博是中国乡村影像的起源地,我们一行无缘得见“阿尼卡瓦格博”(即卡瓦格博爷爷,当地人对卡瓦格博的称呼),却能围着雪山的山脚以影像为契机“乡遇”一个个乡村,一位位藏民,“乡遇”卡瓦格博传奇。


用影像“乡遇”


2000年到2003年,以郭净老师为首的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在卡瓦格博地区开始实施“社区影像教育项目”,自此,乡村影像在该区域起源发展,并逐渐扩展到云南、青海、西藏、四川、广西等中国西部其他地区。2011年以来,“乡村之眼”延续卡瓦格博地区的影像传统,继续开展了几期在地培训活动,共培养了20多名村民拍摄者。

此里卓玛,卡瓦格博乡村影像的老学员,现为乡村之眼滇西北区域协调人


了解卡瓦格博地区乡村影像发展历程


与《青稞》拍摄者罗小平交流

 

《葡萄》拍摄者李卫红大姐在活动布标上签名


《弦子故事》放映后,与格茸大哥交流

 

与拍摄了《虫草》《德钦情卦》《半农半牧》等多部作品的老学员斯南尼玛大哥交流


藏民的主食青稞,火爆市场的虫草,传统的情感占卜游戏情卦,节日聚会中必不可少的弦子……从村寨的大事记、大活动,到家长里短的小故事、小人物,从生产生活到习俗信仰,从民俗文化到生态环境,拿起摄像机的在地伙伴们,年复一年,持续坚持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十多年的延续和积累,悄然形成该地区的影像世界,卡瓦格博影像志的构建成为了大家共同探索的方向,亦是我们本次工作坊的初衷所在。


与原卡瓦格博文化社的核心成员斯郎伦布、扎西尼玛协商卡瓦格博影像库建设的可能性


在地伙伴们用影像搭建了当地人视角中的地方社区,除此之外,一个地区的影像世界还可以且应该是内外碰撞共同搭建而成的。如活动花絮视频里面显示,此次工作坊期间,在在地伙伴李卫红大姐的古水村和安吾农布夫妇的散荣村,我们也拿起了摄像机记录下我们眼中的藏族社区。来自台湾慈济大学和台南艺术大学的八位同学两两一组,在短短的一个下午选定各自的主题进行拍摄,且初步剪辑成片,再于当晚放映给全村人看。


让影像返乡,回到社区,回馈社区,是“乡村之眼”一贯的理念。影像纪录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拍摄地和被拍摄者一同观看影像更是别具意义的,这样一来,影像不再只是一种物品,而是活生生可感知的文化,也是一个可依凭的媒介,让互为他者的人群借此讨论、认知和理解彼此。透过拍摄和放映,台湾与云南藏区的人们相识相知。


学生拍摄村民制作手工艺品(古水村)

 

通过一下午的拍摄建立了感情(古水村)

 

共同观看在地伙伴拍摄的老素材老片子以及我们下午拍摄的新素材新片子(古水村)

 

“乡遇”大合照(散荣村)


地理上虽隔千山万水,文化上虽千差万别,在影像里,两种社区“乡遇”了,又在“乡遇”的火花里互相启发着,激励着。人类学家费孝通曾这样说:“我看人看我。”这一句话以不同的断句可得不同的意思:‘我看人,看我’,即是我通过他者而反思自己;‘我看,人看我’,则是双方互为他者,也互为主体,在彼此的观看中交流互动。德钦行,我们“乡遇”他们的故事,他们亦“乡遇”我们短暂的来访,何曾不是一段卡瓦格博传奇?


—————————————

文字:崔静雯、汪斌

视频拍摄:黄继贤

视频剪辑:黄继贤、汪斌

编辑:张晓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之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