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河县哈尼民族文化交流行纪|我在红河的五天四夜

田七 乡村之眼
2024-09-07

199次相遇


红河的五天四夜

行程:

昆明-迤萨镇-大羊街乡-落恐山庄-撒马坝梯田

-切龙中寨-昆明


里程数:1017公里


“小雪”节气这天,之前已连续放晴一周的昆明忽然有些阴云。也许这初冬时节对四季如春的昆明来说可能只是偶尔的一丝寒意,但对于远在400公里路程外的哈尼族来说,却正是大年“扎勒特”的时候。带着这份向往和归宿感,一行人随车驶上了通往温暖阳光下红河河谷的高速公路。


绵延的哀牢山把红河和李仙江一分为二,这里就是哈尼族先民自1500多年前开始定居、发展、扩散的腹地。红河县作为拥有最大面积的哀牢山山地的县,也成为了哈尼族文化景观的集大成之地。一般来说进入红河有两种路径,一条是从元江沿红河而下,另一条则是从石屏走大冷山渡红河来到县府。前者是哈尼族先民从我国西部氐羌的部落族居地迁徙而来的路径,后者是汉人屯边、经商从昆明、曲靖来到这片区域的商道。我们选择了前者。


迤萨:沉浮后的侨乡

虽不在地势高差最为诡谲的横断山区,但哀牢山依旧是周围山系中险峻程度相当瞩目的一片大山。就连红河县这里的县府,迤萨镇,也是一座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多达300多米的彻彻底底的山城。


明末清初时,躲避战乱的西南汉人开始从石屏、建水迁入定居于这片哈尼族世居世垦之地。清乾隆五十四年这座小镇由于发现铜矿、建设炉坊冶炼、开辟红河斐脚渡口而迎来了第一次繁荣。但好景不长,这里用来辅助火法冶炼的稀土金属矿藏很快耗尽,邻近又没有交通便利的供给,于是在咸丰三年,铜矿被废弃。几十年迅速积攒的工业城镇社区眼看就要凋敝,迤萨的几位先辈赶着本来用于往昆明运输矿产物资的马队挥鞭走向了反方向,想用这马队开拓出几条通往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外国的不一样的致富之路。后来的故事就如同红河的“云南第二大侨乡”之名一般,数以千计的马帮往返于迤萨和云南各地和中南半岛各国之间,成就了迤萨“马帮之城”的新时代。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外贸不再依赖马帮,迤萨镇的老商号大多也关闭了,但侨乡之名依然留存。


今天在镇上,依然随处可见马帮老板们从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带回来的用来装饰他们商号和家宅的罗马式廊柱、哥特式拱顶、洛可可式的浮雕等等。迤萨商会会长姚初基的家宅成为了我们第一天重点参观的马帮博物馆,哈尼族商人罗正友和汉族商人何国顺合建的见证两家世交之楼——双胞楼其中的一栋则成为了我们留宿的“马帮客栈”旅店。



大羊街十月节庆典:人气最旺的哈尼大年

如果说红河县府所在地迤萨镇是各民族融合甚至有些偏汉民族的跑商文化的话,那这个75%人口都由哈尼族构成的县所辖的各乡镇村寨就基本是哈尼族文化的天下了。在绵延起伏沟壑纵横的哀牢山中,哈尼族的人们因祖居地、地理位置、语言口音、服饰习俗、音乐歌舞等而分为众多不同的支系。我们在旅行的第二天中拜访的大羊街乡便是其中的奕车支系的故乡。


时值哈尼族大年“扎勒特”(十月节),乡政府联合相邻的乡镇与奕车文化协会在乡政府的篮球场举办了庆典活动和运动会,趁这一重大传统节日赶回来的奕车人们也把乡政府围了个水泄不通。虽然已经是初冬,天气有些凉了,但在冬日暖阳下,一队奕车妇女还是穿起了族群传统的短裤,足以引起了我们这些外乡人的驻足。入夜时分,乡村拍客钱立雄的母亲作为奕车人传统歌舞和器乐演奏的传承人,专门组织了民族表演家们带来了最原汁原味的奕车人祭祀先祖的乐舞。满天星斗之下,来自台湾的原住民小哥哥小姐姐们与奕车人舞蹈家们共舞,欢声笑语之中,冲破了语言不通的壁垒。


落恐山庄:李庄主与他60多代先祖的记忆

哈尼族各部自公元7世纪起开始建立与中原汉民族政权的联系,至明朝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领由明王朝授予了土职官衔,并受所隶流官的管治。这些部落首领和他们的后人在这个重要的制度下开始扮演着哈尼族文化传承者的角色。我们在红河最资深的一位乡村拍客李永宏老师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作为思陀土司宗族成员以及所在部落的“摩批”(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者,部落的宗教领袖),早年作为第一批哈尼族师范生中的一员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了人民教师,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下将他关于部落文化习俗和族谱的知识传授给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同时,也利用他从官方教育体系中学到的汉语能力,扮演了一个在汉语社会和哈尼族传统族群之间传递交流哈尼文化的翻译者的重要角色。


在他给我们“上课”和茶余饭后的闲谈中,他从祭祀传统中使用鸡头和鸡脚占卜的技术,讲到土司制度与哈尼人汉姓授赐的来历,再讲到父子联名的传统,用一张大纸正反面分别展示了整个哈尼族各支系的祖先图谱以及60多代本家的家谱的汉话音译。我们在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哈尼族先民从西北氐羌世居地一路迁徙来到哀牢山的艰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李永宏老师对哈尼族文化的自豪和担忧并存的复杂心境。



切龙中寨的歌声:梯田中的返乡青年

哈尼族拥有口口相传的语言和各种习俗,却没有文字,传承者们以自己的语言拥有文字书写无法表达的魅力而自豪,却也因缺乏像文献这样详细的载体而担忧。而比起哈尼语来说外界更为熟知的梯田和民族歌舞,就成了哈尼族更为直接的民族名片。


随着我们的车子驶出坡头隧道,在绵延的山谷、云海、梯田中我们红河之行中的最后一站:阿扎河乡切龙中寨也近在眼前。


乡村拍客车志雄大哥的父亲是寨子“摩批”以及族群传统的重唱歌舞的传承人,他自己也是一名斜杠返乡青年:既要继承父亲作为“摩批”的知识,扮演好寨子里的协调者、翻译、片儿警、全科医生等角色,也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多声部演唱,自己还要坚持经营梯田稻米种植这一传统生计。这也是哈尼族当前在现代化的情势下面临的文化冲击缩影。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梯田荒置无人维护导致山林的生态功能丧失,青少年没有机会学习传统乐舞等重要文化习俗,都是哀牢山、红河谷的哈尼人必须面对的危机。


当天晚上,在收获了今年的红米的车家梯田中刚刚体验了稻田中抓鱼的喜悦的大家,在家中有幸欣赏了车爸爸带领几位寨子中的女“歌星”组成的歌队的表演。 


他们半即兴地演唱了十几段最原汁原味的哈尼族多声部咏唱段落,其中有表达待客祝酒的欢乐的,有表达对先祖的怀念的,也有表达众人一起插秧热火朝天的劳动以及丰收等最朴实的农业劳动的情感的。同行的台湾原住民参访团也带来了他们各自民族的歌曲。


大家一同哼唱的一首描绘蜜蜂采花酿蜜的哈尼族歌曲,歌词大意中这样说道:


只要蜜蜂坚持不懈地采集每一树每一花,

日复一日,

蜂群会壮大,

而我们也将在蜂蜜中,

品尝到天地万物的精华。


同样面临民族文化传承危机的大家,在这首歌曲中仿佛找到了希望。



关注乡村之眼微博账号

或是

加乡村之眼为微信好友

第一时间

掌握乡村之眼动态



作者:田七

编辑:晓桐

摄影:段荆棘、樊毅

乡村之眼公益影像行动

「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与西部乡村社区伙伴合作,以影像记录的方式,启蒙和培养在地生态保护的文化传承力量,促进西部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东西部的平等对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之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