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音乐世界
01
从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元阳县梯田向西走三十多公里,便是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这里的梯田不大,云海也很少。八个村小组在山腰上隔着沟箐就可相望,但是从一个寨子走到另一个却可能至少需要四十多分钟。整个普春村不过600多户,不到3000人。村民除了种植作物、养殖家畜,还可依赖棕榈经济,提供棕榈床垫、棕榈花苞茶的原料。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棕榈之乡”。
普春村切龙中寨的村民
普春虽小,这里的人却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演奏融入生活的骨血之中。大山环抱,地理阻隔,哈尼族动人的多声部等音乐在普春得以系统地保留下来。所谓多声部,指的是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目前,中国有29个民族保留有传统的多声部音乐,包括壮、汉、侗、苗、瑶、布依、毛南、佤、傈僳、纳西、景颇、 彝等。哈尼多声部则被发现最多可有罕见的八个声部。
乡村之眼红河学员:车志雄
乡村之眼学员车志雄的父亲车克三,便是普春村切隆中寨一位哈尼族多声部音乐的省级传承人。车志雄早年外出打工,几年后返回家中,耕田种地的同时向父亲学习多声部。去年10月,他参加了2018年乡村之眼红河县第一届影像培训后,便决定将自己的父亲作为拍摄的对象,记录下哈尼多声部的演唱、传承和内涵。2019年一开春,车大哥就邀请我们前去他的家乡,希望我们用专业的设备录下他们切龙中寨的多声部音乐。
02
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车大哥领我们从寨子下到梯田里。这几天,稻米的种子刚刚洒在秧苗地里,层层叠叠的梯田大多已经放好水,只待开秧门(开始插秧苗的节日)一来便可栽下秧苗。到时,一曲《吾处阿茨》(或称《栽秧山歌》)将在田间唱响,祈求秋天好收成,人生安康幸福。
切龙中寨的梯田
据说,很久以前,哈尼的女人们发现男人们无精打采,干活有气无力;到了“苦扎扎” (六月年)时,哈尼请来天神俄最阿培莫咪;天神告诉他们,男人们的魂在栽秧时被海龙王的女儿领走了,这些魂在海底做苦活,听不到“摩批”(巫师)叫魂;只有明年栽秧时,男男女女穿上好看的服装下田栽秧,一边劳作,一边吹、拉、弹、唱;果然,第二年大家边唱边耕种,男男女女精神抖擞,栽秧也比以前快了很多。
普春的沟箐里,越来越多的梯田不再放水耕种
如今,传说遥远不可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出走元阳、个旧、蒙自等地打工。车志雄告诉我们,每年越来越多的田不再有人耕种,那些没有放水的田基本都已经荒废。种田的人少了,唱多声部的人随之也少了。音乐在山里,不知还可祝福几茬稻米的收获,陪伴几代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03
作为省级传承人,车克三担起了教习和传承哈尼多声部的重任。他不仅歌唱得好,还精通多声部演奏所需的各类乐器,三弦、二胡、叶子、笛子、巴乌都不在话下。自1995年起,车克三陆续被邀请至北京、台湾、荷兰表演多声部。这些年来,车克三已经收了三十多位弟子。他们大多来自附近的村寨。车克三在家中教授他们歌唱和演奏,不时组织大家一起唱多声部民歌。
哈尼多声部省级传承人:车克三
车志雄想到,与其等外面的人搜集、记录多声部,他不如自己拿起相机,在记录中传承。为了高质量地录下多声部音乐,车志雄于是特意让我们从昆明前来帮忙。
这一次,参与录制的正是车克三和他的弟子们。歌曲、乐器对他们来说已是信手拈来。田边等候录制时,他们已唱的唱,吹的吹,拉的拉,弹的弹。手中的乐器基本都是他们手工制作,这也算是多声部的一个学习内容。对城里人来说,乐器中最特别的就属叶子了。小片的叶子直接可以放在嘴上吹,长长的野姜叶则慢慢卷起来,像螺号和小喇叭一样,手可在“喇叭口”前后移动,调节音的高低。
<<滑动查看哈尼多声部演奏乐器 >>
录制开始时,太阳已偏西,《吾处阿茨》唱响在梯田之上。歌词大意:
“哈尼男人不想急/可梯田里的秧苗急了/汉族人呀不想急/可经商的铺面 急 了/赶马经商人不想急/可厩里的马儿急 了/村里的小孩不急/堂屋里的老人急了/依色欧舍依/色欧舍/舍依 !
舍依 !/阿妈我穿着新做的衣/唱着依色舍的腔调/你回到阿妈的身边来/阿妈把你领回我们的家/依色欧舍依/色欧舍/舍依 !
色衣 !/莫把你的旧衣随便乱丢/莫把赶牛竹竿丢在路/莫把犁耙丢在河/随着阿妈的叫声回来/依色欧舍/色欧舍/舍依 !
色衣 !/抓着阿妈的新长袍衣/回来吧 ,快回来/堂屋的阿爷阿奶挂念着 /新房里的新娘等着/依色欧舍/依色欧舍/依色舍依 !……”
04
夜晚,切隆中寨温度降下七八度。哈尼蘸水的辣和焖锅酒的香又让我们热上几分。音乐又起了。一首又一首的哈尼歌曲在席间唱了起来。我们笨拙地学得一首有些洗脑的《蜂歌》:diu——diu——yato biaxi sumu zamie ama no no~(嗡——嗡——屋后墙上的蜜蜂姑娘,你啊,你啊)。
饭后唱起歌
没想到,在座的不少人之前都未曾听过这首简单上口的歌曲。来自隔壁寨子的大哥说,他早早就和家人去元阳打工,最近为了盖房子回到家乡,听说切龙中寨有传承人教多声部,才专程过来学习。若不如此,恐怕他一直没有机会聆听、学习自己民族的音乐。
民族音乐的失落是车克三和车志雄一直担心的事。音乐是快乐,是生活。遗忘了音乐,也是在快速的城镇化里遗失了自己在乡土的根。
2006年,哈尼多声部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传承人传承和教习多声部的方式,大山里的音乐正慢慢重新嵌入到红河哈尼族的新生活中。车志雄计划让他的孩子也开始学习多声部,做到他们一家三代人把哈尼的传统音乐传承下去。
现在,车志雄正用影像的方式把父亲的多声部音乐记录下来。他和席间的那位大哥,以及中国乡村众多的返乡青年,都是在“外出-重返”后寻觅自己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价值。
影像便是寻觅的眼睛。而记录,既是为了留存档案,更是为了昔日乡情的重返。
感谢普春村切龙中寨参与多声部录制的各位!
参考文献
白学光. 解读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以红河县普春村为案例[J]. 民族艺术研究, 2007 (6): 68-71.
乡村之眼-万物故乡 2018-2019
支持西部乡村用影像记录他们眼里的家园!
视频:焦小芳
图片:崔静雯,焦小芳
文稿编辑:崔静雯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号 : xiangcunzhiyan01
新浪微博:@乡村之眼
豆瓣同城:乡村之眼
Bilibili看片:乡村之眼
点亮我们,看见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