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搬迁、聚居与旅游开发:乡村振兴中的传统文化

樊翼 乡村之眼
2024-09-07



声音 | 乡村的传统与发展 | 系列文章 第二篇

上一篇



我的老家四川天全与广西南丹恰巧相隔千里。四年前通过乡村之眼,我知道了那里有一群自发组团拍纪录片的白裤瑶优秀青年,还相互加了微信。常常见到他们在朋友圈晒瑶乡各种风俗趣事,好奇又增,无数次相约一定去尝尝瑶家大碗的米酒。六月中旬,受负责白裤瑶区域项目协调的汪斌邀约,刚好也需前去处理一些项目事务,于是有了白裤瑶村寨三日游。我也终于和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接上了头!


汪斌与白裤瑶伙伴们



| 从“非洲”到“欧洲” |


到达南丹已是晚上,坐在接我们的伙伴车上,一路前往里湖乡。路上汪斌跟我说,晚上看不见车窗外的风景了,不然就能看到“千户瑶寨”。细聊之下得知,原来“千户瑶寨”是政府推行全域旅游和扶贫攻坚的产物。旨在将散居于偏远山区的贫困农户统一集中安置,并投入巨资打造景观,梦想把新聚居地建成为瑶家文化的特色旅游景点。从原先老寨子的夯土房一下住进仿西方小镇规划的连排“小别墅”。硬件上实现了“从非洲到欧洲”的巨变,可曾想过这种打破瑶族原有村寨社群关系以及完全颠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毫无传统瑶族文化积淀的村落凭什么成为特色旅游景点?


远观“千户瑶寨”


我们住在里湖镇上,镇上的房舍建筑一眼看去和我们汉族的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两三层的普通砖混楼房,就连代表瑶族元素用于风貌整治的土黄色也和我们村用的一样,稍显不同的是很多墙上绘有一种类似太阳的图案,是不是他们的图腾呢?


这次瑶乡之行很巧合的遇到了一场传统葬礼。清晨和当地伙伴一起前往,先坐车然后步行爬山十多分钟来到一个不大的寨子(新修的路有点烂,我们的车上不去)。农户散居于喀斯特地貌的小山之间,一栋栋水泥砖房被围在大片旱地和东一块西一块的水田之间。完全没有我想象中少数民族山寨的样子!


惊诧和意外来自于远远就听见的一种特殊的金属敲打声,像锣鼓,却又多了一种混音的效果。汪斌说这就是铜鼓声了,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还未走近细看,半道被一群穿着白裤瑶传统服饰的妇女围住,一名大妈用瑶语和同行伙伴说着什么,然后我们几人便被拉着带到一户人家吃饭,伙伴解释说这是白裤瑶的一种风俗,叫“窜门饭”。寨子里一家有事,其他人家都会帮忙招呼到来的宾客,每到吃饭时间都会被邀请进屋吃饭喝酒。一餐饭会到很多户家里吃,哪怕吃不下都要意思一下或喝一小碗米酒,这是礼节。我们的午餐因为伙伴而被三户人家邀请进屋喝了酒吃了菜。三家的砖房看样子都是新建不久,里外只是用泥灰简单处理,还未全部完工的样子。伙伴说现在大多数村寨都通了公路,虽然不是很好,但比以前方便多了,绝大多数村民就陆陆续续购买水泥砖瓦建起了新房。老样式的夯土房除了政府刻意保护一些,已经很少见到了。


白裤瑶村寨的传统夯土房


伙伴说被保护的老房子多集中在里湖乡怀里村,那里建有一个面积相当可观的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周边三个屯是与博物馆一体的保护区,本土土坯房是重点保护对象,不允许拆毁。而原来的住家如果想改善住房条件,一是搬迁至“千户瑶寨”,二是允许另选地基新建。很多人家选择将新房建在了自家牛棚处(耕作的水田离家较远,为方便存放农具和放养牲畜,就会在地边修建一间小屋,当地人就把这类小屋叫做牛棚)。这些新建房舍虽然在房屋硬件上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过于分散,相关交通道路不能及时匹配,也算是一个大的遗憾。


搬迁集中、拆旧建新、择地自建,三种不同的建房模式。前两种常见,自己选址新建因为不便于政府管理,在我老家基本是不被批准的了。



|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 |


把原本分散的农户集中安置,既能快速改善住房和卫生条件,又能整合资源方便管理。类似的事情从2005年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开始,后来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虽然名目不同,但大多数政策落到最基层的时候往往都变成了这种可复制、见效快又方便操作的搬迁行动。


“千户瑶寨”一角


城乡一体化的初衷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可惜在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便宜行事,着眼于表面功夫,而回避投入大、耗时长的深层次问题解决。试图将农民都变成城镇居民,貌似就实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曾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我不反对这样的观点,只是想说中国实在是地大物博,这种把农民集中到城镇,把土地资源集中利用,实行规模化生产,或是实行工业化,农民变工人的好政策不太适合我们西南山地农村。类似的集中安置令一些农民远离自家田地、不便劳作,既不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也没有足够的工矿企业把农民变成工人。唯一催生的是大量土地撂荒,大批农民工进城。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初中期,由于“世界工厂”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且都能找到相应的就业。这种外出挣钱回家建房的循环,欣欣向荣地实现了城镇化比例的高速增长。然而中国的发展速度超出所有人预期的快,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工业化就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了科研创新型。城市已经容不下太多还没学会做城里人的农民工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重新回归土地又成了我们新的时代使命!


岜地日出


| 从村民影像到留住乡愁 |


“返乡”似乎是当下最热门的一个词,无论是功成名就后的创业,还是失业后被逼无奈的回家。返乡终究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回归。唯一担心的是,在这一去一回之间故乡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一招鲜”式的城镇化建设、以经济为导向的利己主义已经把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内部结构和道德体系破坏殆尽。传统村落消失、文化断承,大家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根,年轻的二代农民工更是不了解自己的故土与族群,从心理上回归踏实做一个农民也变得不那么容易。拥挤的城市生活也让城里人向往天高地阔的农村天地,大家开始怀念乡土生活该有的模样!现在从上到下都在竭力提倡保护,也在物质遗存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在传统文化保护这个既没办法量化考核,又没明显绩效,还容易招惹麻烦的系统工程上存在诸多争论与纠结。有的认为文化保护就是做好非遗项目的申请;有的干脆认为文化反正要进步要发展,什么传统消失就消失吧;即便有的人想要保留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知从何处下手。


对保护传统文化有心无力的困境终究还是出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片面理解。动辄斥巨资打造一个古镇、提升一下形象,想方设法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无中生有的创造、学习考察后带回的模仿、山寨,麦田稻草创意、荷兰风车、义乌的小饰品、象脚鼓……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既不能凸显村寨的特色,也不能彰显本土文化的魅力。“文化没那么神秘玄虚,有这么一群人,来到这么个地方,盖起来这样的房子,形成了这样的村子,就这样种田,就这样说话,就这样拜神,就这样婚丧嫁娶……这不就是文化吗?村落的犄角旮旯里、村民的一言一行里……都有文化在里头,眼睛只盯着非遗代表性项目啊,地主大院的雕梁画栋啊,文化广场啊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导致传统文化中普通的、深层的但很有价值的部分,渐渐地消失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心李东华)。”


白裤瑶跑纱


由村民拿起摄像机纪录的村民影像,恰好记录了这些村民生活中平常甚至琐碎的事件。白裤瑶村民影像的伙伴们多年来积累了大量题材丰富的作品,从《瑶纱》、《粮仓》、《取沾膏》、《竹编老人的生活》等等记录衣食住行和身边小事开始,到《白裤瑶铜鼓安名仪式》、《白裤瑶的葬礼》、《文化守护者》,再到最近的“引路歌”史诗演唱的档案式记录整理,大家开始思考自己族群的独特文化。


文化这个东西虽然不玄乎,但它根植于日常生活当中,仅靠几个既不会鸿篇巨制,又对村寨历史不是特别了解的年轻人想把它呈现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呈现相比文字表述好像要容易上手一点,但真要从众多表象当中提炼核心观点并将之传达给观众,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完成的。


白裤瑶村寨粮仓


| 为什么要花费力气去发掘、传承传统文化? |


我们很多人期望乡村影像能拍成观赏性很高的大片,既能展示拍摄者的高深技能成就“导演梦”,又能展现一方风情,招来四方游客实现“文旅结合”的倡导。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们开始了各种表演(见上一篇推文)。为了满足外来人需求而展演,过度包装后的文化只能叫商品。全国都在红红火火搞乡村旅游的当下,乡村却越来越少,这难道不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哪里还有乡愁!


南丹白裤瑶的这群伙伴镜头对准的日常生活,婚宴上的对歌、葬礼上的史诗传唱、传统服饰的制作、节日庆典上的仪式、生产劳作…….除了体现祖辈的勤劳与智慧,更包含了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共为一体的人生哲学。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在的东西,我们才能保持民族的特性。这本就是一件很内部的事情。乡村影像除了档案资料的功能外,更应该体现社区教育的功效,如何拍摄才能让自己人看懂,而不是为了展示给外来人看,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其实我们真正做好自己的时候,才是最吸引外人眼球的时候,这不正是满足他们的“猎奇心态”,正是他们追寻的乡土吗?


白裤瑶葬礼“哭牛”仪式


经济发展了、眼界开阔了,追求居住条件、环境的改善提升,这是必然的趋势,也不应该死板地用情怀这种东西去要求我们的村民保持不变,来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信奉。住什么样的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还保持原本的那颗初心,最简单说来就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还能像以前一样讲究待人、接物、处事的规矩吗?


关于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必要性,各种长篇大论很多,从世界文明到民族灵魂、家国情怀……统统打动不了我这种勉强能养家糊口纯粹的农民。细思之下更多的还是为了找寻生活的幸福感!年轻一代的农村人卡在进不去的城市和回不来的农村之间,心灵上的空虚、生活上的焦虑、对往后的不安,足以让我们去怀念那些虽然物质匮乏却精神上充实、邻里间互助、鸡鸣狗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而这才是我们的乡愁吧!


白裤瑶传统火塘


临别时,送行的一位伙伴问我:“我们的千户瑶寨要打造特色旅游产业该怎么办?”我当时也不知如何回答。反正打动我的绝不是那片全国都有,各地可见的“别墅”聚居点,而是“窜门饭”、“敲铜鼓”展现出来的族群内人人平等互助的紧密关系;“哭牛”时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逝者的尊重、对农耕伙伴的认同。不是穿上一身民族服装就叫白裤瑶……


点击了解:白裤瑶的铜鼓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 | “表演”、传承与纪录:

乡村传统文化走向何方




文字 | 樊翼

图片视频 | 樊翼

编辑 | 一叶舟

微信号 : xiangcunzhiyan01

新浪微博:@乡村之眼

官网:www.xczy.org


点亮我们,看见乡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之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