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人民日报刊发系列评论

引言

人民日报》要闻版“人民论坛”栏目近日刊发“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系列评论文章共5篇,“领导留言板”汇集整理如下。

01



入心见行 善思善用


李浩燃

 


“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评估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出明确要求,深刻指出“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是一次有力的督促;理论学习的成果,必须靠实践成效来检验。方此之际,尤应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突出问题导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
入心见行,才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理论学习不能浮在面上,关键是要入脑入心。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思想洗礼,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浙江、安徽两省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完善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更加自觉地促进“两山”转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京津2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京津冀70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一盘棋,一条心,京津冀协同发展增进了人民福祉,让三地干部群众更加奋发有为。实践告诉我们,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真切感悟到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善思善用,才能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如何因地制宜,创造性落实“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思”是学用结合的关键环节,多思多想,能够有效克服“学习走形式装样子”“学习不系统不深入”等问题,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正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新时代以来,“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复兴号”驰骋神州,“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到2.45∶1,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从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历史和现实表明,理论学习不深入不彻底,思想统一就没有基础,党的团结统一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必须持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铆足劲头、久久为功,坚持贯通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持续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上见实效,应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执着追求。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牢记“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常思“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就一定能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02



摸清社情民意 解决实际问题

彭 飞



为享受“低保户免押金”政策,住院患者不得不先到医院看床位,再到社区开证明,最后回医院办手续。看到群众奔波之苦,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路街道两名工作人员将建议发送给市人民建议征集邮箱:“困难居民来回奔波、耗时耗力,与近年来沪上推行‘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便民措施不符”,建议出台“无障碍衔接”医保与民政的惠民措施。不到一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上门问计”、实地调研;一个月左右,多部门协同破题,“免申即享”成为现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聚焦主责主业,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开展调查研究,把社情民意收集上来,把有效举措落实下去,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改进了工作,赢得了认可。
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必须深入基层一线,摸清社情民意。开展“关键小事”“根在基层”等调研实践活动,推动青年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以信访积案“拔钉清零”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难”等活动,促进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剖析问题症结……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对现实情况的掌握越是全面、准确,就越能为谋划工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才能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哪里查询公司注册进度”“成立小区业委会有哪些流程”,有地方将各类急难愁盼问题统一收集、形成涵盖超过4万条信息的智能搜索问答服务知识库,给企业群众办事带来便利。这样的务实举措,源自当地有关部门聚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持续提升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事实证明,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拿出符合实际、针对性强、可行性优的对策举措,切实推动工作开创新局面,才算为调研画上圆满句号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持续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进一步梳理发现问题,真实准确全面掌握情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推动调查研究形成常态长效,发挥调研优化决策、改进政策、促进工作的作用,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防范化解风险、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我们就能惊涛骇浪从容渡,风雨无阻向前行。
练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这是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条经验,也必将助力我们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03



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邹 翔



超600亿件,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超17%;2.3万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95.9%;19672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上半年的数据成绩单,显示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实干担当促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具体目标之一。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一平二坡七分山”,先天不足的“巴掌田”“鸡爪田”,严重制约四川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撂荒地、推进丘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四川努力让地块“小变大”“短变长”“陡变缓”“弯变直”,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以夏粮的大丰收打赢一年中粮食生产的首场战役。不久前,湖北省首次发布一季度16个市州和31个重点工业县(市、区)工业经济运行综合评价“五色图”,围绕工业运行、工业后劲、企业培育等考核评价指标,分绿、蓝、黄、橙、红五色标注,对应不同评价等级,一目了然;创造性实施“赛马制”,激发了县域工业潜力,为发展增添动力。实践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紧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就能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陕西聚焦困难群体需求和社会关注热点,推进“智慧民政”建设,形成“一本账、一朵云、一张网、一个治理体系”。甘肃全面落实“省内无异地”政策,对于在甘肃省内已接入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人员,无需备案即可直接结算,进一步为参保群众减轻了垫资负担。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一项项政策密集推出,桩桩实事直指急难愁盼,让老百姓看见变化、得到实惠。自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就能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民生建设的总体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相比还有差距,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着眼未来,我们要满怀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激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直面一切难题和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4



问题症结找准 整改整治到位


盛玉雷



在贵州,有家企业产品供不应求,但因资金不足很难扩产。贵州省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后,专门成立调研组,聚焦发展所需,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如今,该企业生产线已从2条增至7条,年产可达70万吨,解决了周边300多人就业问题。针对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着力促进重点人群持续增收;针对旅游领域存量项目问题,盘活销号30多个闲置低效项目;针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实行“厅长包市州、处长包县区”督导机制……贵州省聚焦短板弱项深入检视整改,以整改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检视问题、整改问题彻不彻底、到不到位。抓好检视整改,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检验检视整改成效,要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一段时间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找准问题症结,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审判管理效率高不高?对调研工作的重视够不够?这是某地法院“不留情面、直击要害”工作检视会的重要议题;招商引资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助企纾困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与先进省市还有差距,这是某地结合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梳理出的迫切课题。事实证明,聚焦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条一条把脉问诊,一项一项找准病灶,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才能找准找实问题症结和矛盾本质所在,为抓好整改提供精准靶向。
发现问题是起点,整改落实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改的马上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持续整改,确保整改到位,防止久拖不决、整而不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安全生产事关重大,各地区各部门紧盯苗头问题,加强企业、学校、建筑工地、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督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确保整改整治到位,就要真刀真枪、动真碰硬,攻坚克难、一抓到底,坚决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真正做到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不解决不松劲、不到位不放手,务求取得实效。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着眼未来,必须善于运用制度力量。这次主题教育中,对涌现出来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的工作。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检视整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就能不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本领和能力,就一定能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


05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孟繁哲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以案明纪,“零距离”开展纪法教育;进行廉政家访,引导干部深化家风和作风建设……近期,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扎实推进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示范带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主题教育中抓好机关和系统内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两个维护”、走好第一方阵的内在要求。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检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要看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现象是否纠正、政治隐患是否消除。”切实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找准突出问题,用好整改整治,以严肃教育纯洁思想,以严格整顿纯洁组织,才能确保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效。
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是保证党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全党步调一致和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以开展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刀刃向内自剜腐肉,清理整顿纯洁组织,今年上半年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纪检监察干部1.31万余人次。突出问题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着力纠正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现象,就能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只有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政治能力,才能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培养选拔干部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严把紧政治关这个首要之关,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选出的干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能放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决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我们就一定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制胜优势,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下载人民网+客户端

给领导留言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施云娟 王朦旎(实习生)

往期推荐



来,说出您的故事


人民建议|快递驿站的个人信息安全也得重视

点个“在看”,不会走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