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记观察丨“双黄连”们火了,媒体切莫乱加柴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 2021-02-07



昨天一早起来,爬楼刷朋友圈和微博,想看看疫情又有什么进展。突然发现,“双黄连”火了,因为有权威媒体披露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于是乎,公众开始疯抢双黄连口服液,更为滑稽的是,兽药双黄连制品,甚至是双黄莲蓉月饼都脱销了。不止“双黄连”,前一阶段,各种“预防妙招”频频出现,引发公众大量转发,纷纷实践。疫情当前,公众的这种非理性行为似有可理解之处。但是,回头盘点媒体报道和后续的采访,似乎颇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请看“青记观察”特约嘉宾的观点。



让“子弹”在“小圈子”里

多飞一会儿


王大鹏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公众并不明白“抑制”与“治疗”“预防”“防治”等词语的差异,也不会在意那些不太确定的修饰语,“可能”“也许”“或”“不排除”“有望”。那么,有些只限于在同行内进行传播的内容是否有必要在公开的权威媒体上对外发布?发布之后是否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这些都应该是发布者和权威媒体加以考虑的地方。



疫情出现以来,不时地有媒体发布消息说,一些科研机构发现某某药物可能有效,比如从北大发现的沐舒坦,到南大发现的金银花,再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发现的双黄连,甚至,有媒体深挖出2003年非典期间就有机构说洁尔阴有奇效……呜呼哀哉,凡此种种都是在挑逗甚至是刺激公众原本就紧张的神经。 
在就双黄连有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抑制病毒的说法是准确的,但也不能太拔高,因为这个科学的事情我们不能说得太过。”这句话让笔者感到震惊。什么是“不能说得太过”?科学讲求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之所以提醒媒体不要“说得太过”,应该是因为科研人员虽然有了一定的发现,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精神的说法经过媒体,甚至是部分权威媒体的放大,一定会在公众中产生无限的涟漪,甚至引发抢购狂潮。 
在突发事件中,公众会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会更信任科学权威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这也导致他们会过度解读这些信息,并且依据这些信息采取某些行动,甚至是过激的行动。那么这个时候,作为发布信息的权威渠道和权威机构是否应该考虑让“子弹在小圈子里多飞一会儿”,有更多确定性时再对外发布也不迟! 
我们常说,做科普要用公众能够理解的直白的语言,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但是在“双黄连”抢购中,我们会发现即便是没有专业术语,公众也会误读和曲解,因为他们并不明白“抑制”与“治疗”“预防”“防治”等词语的差异,再加上信息发布时往往会采用一些不太确定的修饰语,比如“可能”“也许”“或”“不排除”“有望”等等,这就更加会让公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变得坚毅无比。在此刻,他们不会去认真分辨这些修饰语,因为即便在常态下,他们都不会去思考这些修饰语到底是什么意思,更何况是紧急状况下。科学研究是对不确定性的排除,并且无限趋近于确定性,但是作为普通公众来说,他们从来都不喜欢不确定性,甚至也不会去理解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什么。
同时,我们有必要了解,传播应该有一定的边界,也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对于应急或者突发状况下,应该传播什么,不应该传播什么,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做法,那么有些只限于在同行内进行传播的内容是否有必要在公开的权威媒体上对外发布?发布之后是否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这些都应该是发布者和权威媒体加以考虑的地方,这也是传播的伦理。与以往轻信谣言而疯狂抢购和囤积某些物品不同的是,此次抢购双黄连是因为权威媒体发布了公众信任的科研院所的“初步”研究发现。而且即便随后发出了系列辟谣或者说澄清的文章,公众也没有停下跑向药店门口排队的脚步,也不会停止在网店疯狂下单的动作。而最终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他们对科学和权威媒体的信任的丧失和崩塌,那么再想重建这种信任大抵上要付出十倍百倍之努力。 
当然,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去反思科学界和权威媒体应该传播什么样的科学成果,去讨论日常的科普工作还要做哪些改善,去探究如何更好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但是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做的还是让这种初步成果的“子弹”在“小圈子”里多飞一会儿。  


疫情新闻报道中

媒体的权与责 


张道正  中国新闻社天津分社采编室主任 

疫情当前,谣言满天飞。公众憋闷、恐慌,渴求之下只剩情绪,许多信息,根本无暇求证。在此情境下,作为信息发布的新闻机构,当慎之又慎。



一夜之间,双黄连成为继口罩之后的紧俏商品,各种电商平台直接断货,有的城市24小时营业药店排起长队,连夜抢购。
而这一切,源于一篇“双黄连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报道。
而中新社记者连夜采访获悉,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是初步发现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但是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试验。
疫情当前,谣言满天飞。公众憋闷、恐慌,渴求之下只剩情绪,许多信息,根本无暇求证。在此情境下,作为信息发布的新闻机构,当慎之又慎。
作为新闻媒体,有新闻采访之自由和信息发布之权力,与此同时,也有责任。
一个理智的新闻从业者,要始终明白新闻的边界,作为信息处理者,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作为沟通者,要连接社会、民众和政府。甚至在报道的不同阶段,新闻媒体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面对重大灾情疫情,新闻媒体更要保持清醒,不能被群体情绪裹挟。
在此次重大疫情防控时,新闻媒体要承担起社会之责,避免成为谣言之源。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时也指出,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
这就对新闻记者的权与责提出要求。
首先,要守土有责,真实、有效地传递权威声音。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新闻报道中,关于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社会公众和媒体质疑武汉官方前期“隐瞒疫情”,而1月27日,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在接受央视专访时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传染病,需要依法披露信息。
信息的披露与否,与新闻媒体息息相关。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每一个信息都是公众渴求的,信息不透明,就会谣言满天飞。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承担着满足公众和新型肺炎确诊者和家属的知情权的责任,也有义务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事件实情,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其次,要公布有责,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力度和舆论后果。疫情事关亿万公众,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恐慌。在哪个阶段报道哪类消息要有尺度,不能盲目追求新闻噱头和点击率。疫情当下,新闻媒体不能有闻必录,要加以分析和选择。有个别媒体为了点击率,在疫情之初就渲染悲情,实在不利于安抚人心。疫情当前,人们往往因对生命的关注而产生恐慌、同情等心理,渴望政府部门伸出强力之手遏制疫情,所以新闻媒体报道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救援、妥善善后,是为公众负责。
另外,要注重新闻伦理。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职业要求是采写新闻,但在采写过程中要有公道仁心,不能为了新闻而新闻,一方面,要遵从医院救治规矩,不能因为采访影响救治;另一方面,对于新型肺炎确诊者、遇难者和家属,不能没有边界地采访,要尊重隐私,不能生硬地揭开别人的伤疤来展示,更不要刺激遇难者家属痛苦回忆,更不要过度煽情。
当然,“双黄连”事件也提醒新闻媒体,要慎推成品成药,慎发企业稿,避免成为企业吹鼓手、谣言助推器,从而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面对疫情,社会上每个人都如风中之沙。而媒体,要把握好权与责,聚沙成山,众志成城,才能阻挡来势汹汹的疫情。 


从“预防妙招”泛滥

看媒介素养的缺失


王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编导

媒介素养除了审慎核实和准确理解的要求外,还表现为对媒介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珍视。虽然“新冠病毒肺炎”是最牵动人心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工作者有无限的精力可以被支取、公众有无限的注意力可以被占据。



新冠病毒疫情汹涌。点开微信,未读消息十之八九与之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除权威媒体、官方通报外,也夹杂着大量 “预防妙招、防范策略”,如,钟南山团队发现盐水漱口可有效预防、民国时外祖父曾用香油秘方治病救人、大蒜水可以治好新冠肺炎、喝酒能抵抗新冠病毒等,屡见不鲜。从中不难窥见公众的善意与关注,但大量“妙招”由于缺乏科学依据,最终难逃被辟谣的命运,某种程度上也揭示着媒介素养亟待提高的真问题。
媒介素养的缺失,突出表现为“恐慌下的盲信”。诸如“大蒜水、喝酒、熏醋”等抗病妙方,看似符合朴素生活经验,实则缺乏权威出处,但这并不影响传播的热情。这一定程度上与疫病当前的恐惧情绪有关,把每一条消息都当作救命稻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暂时无从证实或证伪的消息,不转、不信,还未成为牢固的共识。
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媒介素养”早已不是媒体工作者的专业要求,已然成为公民素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公众在面对层出不穷的信息时,具备相当的选择分辨、准确理解、核实评估等诸多能力。听之抽象,似乎对普通人要求太高,但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以此前广受热传的“香港著名传染科医生袁国勇的致辞”为例:“致辞”中称,这次的病毒是OC43。但在这条消息疯传时,这次肆虐的病毒早已查明,罪魁祸首并非OC43,而是2019-nCoV。OC43作为一种1967年就已被人类发现的病毒,只会引起普通感冒。对这一信息进行甄别、核实,没有多高的专业门槛,绝非普通人遥不可及,只需动动手指进行搜索,很容易真相大白。
就眼下的情形而言,媒介素养除了审慎核实和准确理解的要求外,还表现为对媒介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珍视。虽然“新冠病毒肺炎”是最牵动人心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工作者有无限的精力可以被支取、公众有无限的注意力可以被占据。不加甄别、不问真假,只凭着一颗“好心”而四处转发,某种程度上不啻为给紧张疫情添乱。即便是一条简短的辟谣报道,也需经过采写、编发、审核一系列复杂的流程。然而,抗击疫情的前方有太多动态需要捕捉、太多声音需要被传递、太多群体需要被关注,大量媒体从业者或已“最美逆行”奔赴前线,或已在后方“连轴转”,宝贵的的资源实在不该被浪费在无穷无尽的“辟谣”上。
疫情当前,需最大程度地凝聚善意,这毋庸置疑。但空有一腔善意,也实难达到消灾去病的良好预期。纵使无害,也着实无益。善良固然可贵,但更需以审慎、冷静的头脑作后盾,才不至沦为廉价的“好心”,需有擅分辨、懂核实的媒介素养来支撑,才不致好心办了坏事。
汹涌的疫情,绝不只是出给医疗工作者、政府或者媒体的考卷,也是面向每一位公民的题目,考验着一线的专业医术、公共管理水平、新闻报道能力,也考验着屏幕后方,你我的头脑与判断。生活在当下的人,无论长幼、不分行业,概莫能外。

编辑:小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