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人轶事】董卿: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有声阅读:主播思侬)

2017-02-17 双枪竹木



主播   |  思侬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思侬朗读音频


  


今年春晚虽然槽点依旧满满,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莫过董卿,她不用跳舞,不用唱歌,仅凭一支口红就登上了热搜。时过不久,惊艳朋友圈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完美收官,人们记住了参赛的才男才女,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节目的主持人董卿。没错,她又红了,不过这一次,跟她在春晚的口红相比,人们更喜欢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美。


说到《中国诗词大会》,堪称惊艳!这里没有浮夸的网络用语,只有中国千年文化的精华,百余位选手嘉宾以文会友,那么选谁做主持人,至关重要。她必须有足够的能力串联起整个节目,单靠美丽的外表和机敏的临场反应可不行。



这时,董卿进入节目组视野,她能行吗?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是一个美丽的选择。每一期节目的开场白,董卿必会引用不同的诗句来烘托,现场顿时诗意盎然。


第八场,百人团中有一位选手告诉董卿,自己的父亲是一位盲人,从小全凭着口口相传的方式教他文学诗词,这一习惯坚持了十几年才有了站在这里的机会。董卿立即说出了阿根廷盲人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的一句话鼓励他:“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参赛的百人团中,还有一位只读过四年书的农民大叔,爱好却是写诗作词。董卿听后对他说:“因为那诗啊,就像那荒漠中的一点绿色,始终带给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浇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长,一直到今天。”甚至还鼓励这位大叔:“所以即便您今天答错了,那也是在我们现场最美丽的一个错误。”


流水的选手,铁打的董卿。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名著典故脱口而出,现场的董卿一颦一笑,吴侬软语,都能赢得阵阵掌声,成功将这个节目提升了一个层次。看得出来,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能力,若是没有大量的知识底蕴做支撑,根本不能有现场这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的应变能力。


对于董卿完美的现场表现,太多人对她不吝溢美之词:“主持人董卿的文学修养,和临场应变能力令人赞叹,瞬间秒杀其他无品味节目”。


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曾泰元,同样也难以置信,甚至忍不住在微博上询问:“董卿是真的这么厉害,还是节目组帮她准备的?”


面对质疑,百人团选手盛梦珂立即发微博替董卿发声,证实现场没有提词器,“所有和点评嘉宾、选手、百人团的诗词互动全部都是张口即来。”


董卿的才华还征服了参赛的选手王若西,特意引用了诗人张潮的《幽梦影》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她的赞美:“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节目嘉宾郦波老师,首次出场,就特意送给董卿两句诗:“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文采飞扬间,不禁让人在这个ps盛行、颜值为王的时代反思:何为美?或许,有气质的女人才最美!而气质,则来自于一个姑娘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读过的书。



1973年出生在上海的董卿,作为独生女,却从未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淡定大气的她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提起父亲,提起他的“魔鬼教育法”竟潸然泪下。


董卿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母亲金路德是大学物理系教授,父亲董善祥是报社的总编辑。父亲曾是个贫穷的农村娃,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考入复旦大学,改写了一生的命运,所以他对女儿董卿也怀着同样的期望,从小就在她的面前扮演起“虎爸”,对她进行非常严格的“魔鬼教育”。


虎爸家规第1条:不许照镜子。董卿父亲限制她照镜子的次数,甚至会毫不留情地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点书”。他也不让母亲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虎爸家规第2条:学习古诗词。董卿刚开始识字,父亲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要求她大声朗读、背诵下来,稍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


虎爸家规第3条:锻炼身体。天还没亮,父亲就把董卿从床上拎起来,要求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董卿回忆说,“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虎爸家规第4条:勤工俭学。董卿个子还没有洗碗池高的时候,父亲就要求她站在小板凳上洗碗,还让她学做拖地等家务劳动。上了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董卿回忆说,“我那时候各种零工都干过,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那种席梦思床垫,特沉,我两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地把床单塞进去,然后再把四周叠成平整的90度角。一上午只清洁了两个房间,别人都去吃饭了,我还在那儿傻乎乎地干着……”


父亲这样的严厉教育,一度让董卿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不过在父母坚决不同意她从事文艺事业时,一向乖巧懂事的她,竟然为了自己的梦想,对父亲的拳打进行了反击。


董卿曾回忆,大一放假的时候,一家三口在父亲的提议下,难得下餐馆吃了顿饭。吃着吃着,父亲突然举起酒杯对她说:“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个歉,我想了想,这么多年,我对你有很多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讲到这儿,董卿的眼泪立刻掉了下来。她说,那顿饭,从来不喝酒的自己和爸爸一起喝光了一瓶白酒……




董卿父亲的教育方式曾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董卿却慢慢理解了父亲,她曾感叹说,父亲的“虎爸”教育,让自己学会了坚持……


也许正是这份坚持,让她在2002年,毅然离开父母、离开上海电视台,只身前往北京,进入竞争激烈的中央电视台,在西部频道“默默无闻”做了两年。


正是这份坚持,让她在2004年主持青年歌手大奖赛时,每天都提前几小时去现场,和每个参赛选手聊天,为的就是能将选手身上的闪光点表现给观众。为了保持完美的形象,防止坐着把短裙弄皱,她都是跪在椅子上等待和观看。


正是这份坚持,《中国诗词大会》录制过程中,她不小心踩空摔伤了,却还是坚持录完最后一个镜头才去医院住院治疗。


撒贝宁有一次说,“有时候你看董卿的背影,会觉得她挺孤独的。”


2005年春晚最后一个歌舞节目结束后,董卿问其它三位同台的节目主持人录完节目准备去干嘛。朱军说“我家有一帮朋友等着我回去喝酒呢”。周涛说“我爸妈包好了饺子在家等我,都催了好几次了”。李咏说“我已经跟媳妇买好了去度假的机票”。


董卿突然愣住了,她回忆说,“我觉得自己挺可怜的,我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当一个人的内心感到孤独时,他会是冰冷的,更无法温暖别人。这么多年一直在外工作打拼的董卿,孤独过、迷茫过,但她找到了温暖自己的方式:读书。诗词歌赋、小说名著,给了她力量与慰藉,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一个人的时候就读书,每天一个小时。她的名言是: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读书,能让人学会思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安静下来,读书让我很快乐。


木心先生有首诗,叫《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在今天看来,这些令人惊奇的细节叫“美”,叫“诗意”,但在另一个时间,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朴素至简的生活契约,就是“过日子”本身。“诗意”是后来的事,是光阴让其有了锈迹一样的诗意。作者写它,我们读它,就是温习那样一种生活,并向其中那份古老的契约致敬。


其实,这就是文化,文化的背影,是祖祖辈辈积攒的那点家业,是光阴深处的那股静气和定力,是历经淘洗留下的那套规则和标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


波澜不惊的生活,很多人对自己认了输。用各种理由做借口,试图说服自己,没有书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以后的日子,便只能看到眼前的苟且,不再尽量活得浪漫诗意,也不再眺望着远方。



如今年逾四十的董卿,依旧笑面桃花、妩媚动人。人们问她一个女人永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她回答:“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个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始于颜值,陷入才华,真正美丽的女人,在骨不在皮。不显山不露水的董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女人最美的模样。花容月貌,会被岁月带走;绚烂的青春,也会随着时间流逝。一生都不褪色的,唯有那永不凋谢的芬芳气质。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下载APP:喜马拉雅FM

关注“名人轶事FM”,收听更多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