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出游计划好了吗?这些活动供您参考

劳动午报 2023-12-26

端午佳节将至。北京全市公园将推出传统民俗、科普展览、文化活动三大类69项特色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游园赏景之余,感受端午传统文化的魅力。

包粽子赛龙舟体验传统

端午节当天,颐和园的听鹂馆、景山公园的永思殿、玉渊潭公园的科普木屋和东城区明城墙遗址公园,都将邀请市民游客一起亲手制作粽子,体验传统文化。

天坛公园中,“天坛里的端午节”主题活动将从草木识香知端午、制作辟疫香囊、编五彩绳等多个互动环节带游客在天坛里感受端午文化。中山公园将举办“寄情端午游中山文明游园我先行”活动,邀请游客制作五彩绳手链、绘制端午小扇子等。香山公园的“仲夏香事”香山香文化精品市集设有“射五毒”投壶、“赢五彩丝线大转盘”等免费互动体验区。国家植物园(北园)将邀请老师讲解端午习俗,科普所选草本植物的基础知识,带领游客制作散发着天然草本植物香气的小香囊。龙潭公园将上演精彩龙舟赛,同时设有国风布景,邀请汉服爱好者前来体验。

郊区的公园也精彩不断。家住昌平区的市民可以在6月21日到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昌平公园和南口公园的园艺驿站参加缝制香囊活动。温榆河公园的水上运动基地也有龙舟体验、迷你龙舟赛、泛舟天鹅湖、水上寻宝(亲子专场)等各种精彩活动。延庆区的市民可以到北京世园公园观看端午文化节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科普展览寓教于乐

科普展览类活动形式多样。颐和园“水舟游颐和——御舟文化科普体验”介绍园内石舫、永和轮等船只的历史、文化和特点,通过龙船拼插互动活动,增加游客对颐和园舟船文化的了解。

景山公园的夏至、端午民俗科普展,将利用橱窗展示夏至节气及端午节文化知识。

玉渊潭公园将举办“飞羽世界——鸟类科普文化展览”“季候有常 万物和生”和“湿地保护”系列科普展览。

喜欢摄影的游客可以到北京动物园参观“你我皆自然——非洲野生动物摄影展”,79幅获奖作品将带您感受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动物的魅力。

北海公园展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中国园林博物馆则展览百余件传统服饰。

文化活动好戏连台

各类精彩的文化活动历来是公园的拿手好戏。

景山公园的古琴文化展向游客讲述古琴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紫竹院公园将举办“从典籍里了解中国饮食礼仪”亲子研学活动,带领小朋友们深度游览友贤山馆、参观书吧,在《画中食》展览中,探寻中华饮食文化发展,深度探索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餐饮讲究。

香山公园的明星节目“香山奇妙夜”,通过室内讲座、园内科普观察,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学习和了解不一样的香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举办“奥森生活——城市森林音乐季第二季”,紫竹院公园的端午诗歌音乐会和居庸关夜长城活动也值得一去。

端午假期文化活动


资讯多一点


端午节期间,北京地区文博精品展览不断,市民朋友也可以选择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在美好的夏日里饱览壮阔的历史、璀璨的艺术和精彩的科学世界。

友情提示:参观前请关注各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预约,并自觉维护参观秩序。

长河薰风 古都夏韵——北京城中轴线上的端午文化

展览时间:6月22日-7月22日

展览地点: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将于6月22日至7月22日期间举办“长河薰风 古都夏韵——北京城中轴线上的端午文化”展,展览包含三个单元内容。第一单元“千载意未歇——端午节的源流”,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与起源;第二单元“时清日复长——端午节的习俗”,介绍包含人神祭祀、竞技娱乐、饮食节物、辟邪祈福在内的端午节习俗;第三单元“天中瑞景映——北京城中轴线上的端午文化”,阐释元、明、清时期北京城中轴线上的端午文化。本次展览聚焦当前北京市文物核心工作,深度发掘文化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端午故事”,愿您在这个“薰风五月”,走进长河之畔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感受古老北京城端午文化的深厚积淀与独特魅力。

唤醒沉睡的藏品——古陶文明博物馆藏西亚南亚文物展

展览时间:6月15日-2024年3月10日

展览地点:古陶文明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首次展出印度河流域文明彩陶、人偶,北方黑陶文化陶器,古波斯及萨珊王朝印章等。十多年前,它们有幸陆续成为已故收藏家路东之先生的藏品,惜乎一直处于休眠中。为纪念路东之先生创建古陶文明博物馆25周年,古陶文明博物馆携手有关专家,首次在这批藏品中遴选部分精品与观众见面,相信观众和其收藏者当初的心情一样,对这些来自异邦他乡的文明成果怀有同样的兴趣和期待,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路东之先生与众不同的眼界和情怀。

聪明的车:自动驾驶微展

展览时间:5月20日-6月30日

展览地点:北京汽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微展利用汽博一层中庭大屏幕,讲述了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现我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高效出行等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前景;同时展示了“百度Apollo汽车机器人”,该车在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上它担任了火炬传递活动的重要任务,更立体地向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和水平。它打破了传统汽车的设计理念,具备高等级自动驾驶能力、可识别人类需求的多模交互能力,以及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

致敬经典:中国美术馆藏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5月23日-7月2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简介:为纪念建馆60周年,本次展览共呈现超过100件中国美术馆馆藏的“大师名作”,涵盖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毕加索等中西艺术名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不但集中呈现出中国美术馆6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收藏与捐赠,而且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

展览时间:4月26日-9月10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是反映元、明、清三代民族关系史的大型综合性展览,展览汇集来自故宫博物院和西藏多家文物单位收藏的108件(套)文物,全面介绍西藏与内地及宫廷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历程,讲述千百年来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龙出巢湖”专题展

展览时间:5月18日-8月

展览地点:中国地质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分为“末日浩劫”“见证复苏”“游向世界”“重见天日”四个部分,呈现逾30件化石标本,集中展示中生代早期以巢湖鱼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重返海洋并开始繁衍生息的历程,向公众介绍巢湖动物群化石的发现、研究、保护及科普工作与成就。安徽巢湖在距今约2.48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以巢湖龙为特色,伴生原始鱼龙类、鳍龙类、鱼类、菊石、双壳、节肢动物等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的巢湖动物群。这批化石保存完整,数量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早三叠世化石宝库,安徽巢湖因此成为研究海生爬行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最重要的地区。

长物·居园

展览时间:5月18日-12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长物·居园”展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艺术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常熟博物馆主办,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协办。

展览通过74件套文物展品阐释古代文人的园居生活,传达其以物明志,依物传情的精神追求。展览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的园居生活美学为立意切入点,对晚明士大夫造园思想及技艺进行深入挖掘探究,进而展现出明代审美标准对当今生活美学和审美标准的影响,让观众通过展览了解书中关于古人园居生活美学的审美雅趣和崇古尚古的简朴之风。

且观且思——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科普展

展览时间:5月18日-6月30日

展览地点: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展览简介:

1.从科普的角度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迹及主要思想;

2.结合“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展示孔子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展示七百年间孔庙和国子监的维修及保护的历程,阐释文化遗产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文脉永续。通过回望先贤思想,启迪智慧,滋养心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瓶花落砚香——明清文房雅器展

展览时间:5月18日-2024年5月10日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呈现超过200件馆藏明清时期文房雅器,从不同层面展示其材质、工艺、装饰之美,带观者品味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恬静风雅的艺术趣味,领略古代传统技艺及工匠精神。展品中约80%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

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

展览时间:4月28日-8月29日

展览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汇聚了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北京艺术博物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文博单位 116件明代文物,以皇廷重器为主,萃集器物、书画、织绣、首饰、竹木器物等各种类型文物,既有明代鼎盛时期的青花瓷,又有精致罕见的御用工艺品,均为馆藏珍品。展览以定陵发掘的文物为展示主体,其中重点展品包括万历金翼善冠、青花云龙纹大缸、大碌带、三彩瓷觚等。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4月20日-9月3日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

展览简介:罗特列克(1864—1901),全名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是一位法国贵族,家族地位显赫。罗特列克作为后印象派画家,绘画风格深受印象派画家德加和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绘画内容取材于生活,善于用简练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组织画面。并且在对画面的重点突出上,比同一时期的梵高更进一步,用最括性的线条,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表达方式,去夸张地凸显整幅画的主题,从“写实”中脱离出来,打开了艺术的新形式。

浮生巴黎系列作品是罗特列克最全体系的收藏展览,该系列一共收藏了近250 幅罗特列克的珍贵作品,其中还包含了一组罗特列克的亲笔信和旧照片,以及两位罗特列克最喜欢的艺术家Aristide Bruant 的个人物品和Yvette Guilbert 的信件。


温馨提醒

端午小长假正值夏季高温

市民朋友出行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游玩过程中注意防暑

部分热门景区周边易拥堵

请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文博
编辑:石楠
校对:刘亚静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北京工人”客户端↓↓↓

喜欢的话请点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