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2-22周三 新能源汽车资讯

2017-02-22 安和威电力科技 南国微闻


1、大洋电机燃料电池业务加速落地与巴拉德签署燃料电池模块组装框架协议

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落实关于燃料电池模块技术转让及授权相关事宜,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以下简称“巴拉德”)于2017年 2月13日在加拿大签署了《燃料电池模块组装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近日,大洋电机与巴拉德的合作有了新的进展,根据大洋电机披露的最新公告,双方就此前披露的部分协议内容进行补充更正,具体如下:

1、在第一阶段,大洋电机将直接或设立子公司在中山搭建授权模组的测试组装线 (“中山试验线”),用以开展包括但不限于学习装配流程、质量流程等相关事项,以及探讨如何快速降低成本;同时,巴拉德将向大洋电机提供技术转移,支持中山试验线的验证。

 

2、在第二阶段,大洋电机将直接或成立子公司在授权区域内开展业务。巴拉德将向大洋电机及其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用以支持装配线达产,包括技术文件、车间及工厂设计等工程支持、模组组装、产品支持、出厂测试、问题解答、模组集成及模组服务训练。

 

3、巴拉德将向大洋电机或其子公司提供燃料电池电堆用于授权模组装配,相关条款以大洋电机或其子公司与巴拉德(或巴拉德电堆合资公司)签署的电堆供应协议为准,该等电堆供应条款将保持实质一致。

 

4、巴拉德将向大洋电机授予一个验证许可,使得大洋电机或其子公司可使用巴拉 德授权模组的全部知识产权,并用巴拉德提供的燃料电池电堆组装、测试、服务授权模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2 组,其目的仅为验证中山试验线以及协议中列出的关于中山试验线的相关条款。验证许可将于协议生效日后第五年或模组装配许可失效日终止。

 

5、在协议生效日,巴拉德将向大洋电机授予 3 个模组装配许可,每一个许可对应一个授权区域。被许可方可使用必要的或相关的巴拉德全部知识产权(不包括电堆相关 的知识产权),用于装配、销售和服务商用车用授权模组。该模组装配许可为不可转让、不可分授权且需付费的许可。大洋电机或其子公司在销售授权模组时,将向巴拉德支付授权模组专利费。在协议生效后的 5 年内,大洋电机预计将向巴拉德支付 2,500 万美元, 其中包括 1,200 万美元的技术解决方案费用。(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2、广东省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拟建纯电动公交示范区

近日,电动汽车资源网获悉,日前,广东省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厅联合下发《广东省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提出深圳市于2018年,广州市于2019年,佛山市于2020年,力争实现纯电动公交占比达100%。

 

《规划》提出新能源汽车工程:2020年,实现全省25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全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车比例超75%,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65%,基本实现纯电动公交车的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超85%,其中电动公交车占比超75%。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的示范区域,其中,深圳市于2018年、广州市于2019年、佛山市于2020年力争实现纯电动公交占比达100%。实现不同清洁能源汽车行驶区域的合理分布。

 

同时,《规划》指出,积极推进绿色交通运输方式。加快发展铁路、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推动航空、航海、公路运输低碳发展。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程,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健康低碳的绿色运输方式,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完善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和慢行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全面推行黄标车限行措施,严格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提高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老旧工程机械和工程船舶,引导港口装卸设备高效化发展,有序推动LNG船舶应用。重点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交通设备,积极推广天然气交通工程。

 

《规划》还表示,发挥节能单位示范作用。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继续做好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高等院校、医院等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组织做好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3、天津公交充电站“上岗”配备30台80千瓦交流充电桩

昨日,天津万科魅力城公交充电站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东丽宜家商场西北侧,站内总容量3150千伏安,配备30台80千瓦交流充电桩。项目投运后可满足60余辆纯电动公交车运营需求,为周边宜家、红星美凯龙、万科小区等居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便利条件。为进一步加快实现东丽区电能替代推广战略,东丽供电公司2017年计划下达项目投资总额4204万元,涉及公交站1座、桩群12座、城市快充站1座,共计160个充电桩,建设总量约为2016年的1.5倍。(来源:城市快报)

 

4、海南鼓励快递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

海南省快递业发展迅猛。在今年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连介德建议,要通过回收利用物流包装、探索城市配送新模式等方式促进我省快递业绿色发展。

连介德首先建议说,政府应制定针对快递包装材料选择和运用、包装以及填充规格、包装物的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条文,以指导和约束快递行业的合法化、规范化、绿色化。

“我们还要探索以环保优先的城市配送新模式。”连介德同时认为,相关部门应出台针对快递业末端配送用电动三轮车的技术标准,同时应制定政策鼓励快递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来源:海南日报)

 

5、甘肃电投:陇南市充电桩项目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 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

2月21日公告,甘肃电投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 12 月 19 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陇南市充电桩项目的议案》。为推动项目实施,公司拟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甘肃电投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负责充电桩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等业务。该公司再与陇南市信通城市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陇南信通”)出资成立甘肃电投陇南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陇南新能源公司”),负责该项目实施,详情见《关于投资陇南市充电桩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16-62)。目前,公司完成了上述公司的设立。(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6、格力与珠海银隆签订总额近200亿元合作协议

2月21日,格力电器公告,为了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储能以及电池制造装备领域,公司拟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及其子、分公司利用各自产业优势,在智能装备、模具、铸造、汽车空调、电机电控、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进行合作。

根据协议,在同等条件下,一方优先采购对方产品,购买对方服务。双方相互的优先采购和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来源:高工电动车)

 

7、丰田氢燃料电池客车即将运营

据国外媒体近日消息,丰田汽车公司氢燃料电池客车计划将于今年正式上路运营。据悉,丰田FC客车车身长10.5m、宽2.49m、高3.34m,可承载77人,其搭载的燃料电池系统是丰田2014年上市发布的Mirai氢燃料乘用车的升级版,升级后的丰田燃料电池系统(TFCS)可满足客车行驶的动力需求。同时,丰田FC客车配装有一对电机,单机功率为114kW、扭矩为338N•m,总共可提供228kW的功率、676N•m的扭矩。

 

报道称,丰田燃料电池客车一次加氢时间在10分钟以内,单次加氢可行驶124英里(约200公里),车辆行驶时非常安静,且排放物仅有水蒸气。丰田FC客车的价格大约在1亿日元(约合600万元人民币),成本大约是普通柴油客车的4到5倍。据介绍,丰田FC客车是丰田和日野联合开发的,燃料电池客车以日野混合动力客车为蓝本,日野负责车身及底盘技术,丰田则专注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

 

此外,丰田FC客车携带10个氢罐,可容纳氢气600升,输出电量可达235kW•h,几乎是特斯拉Model S电池输出量的3倍。

丰田FC客车曾在2015年7月进行了相关实际道路测试,且得到了日本东京都交通局的大力支持。整个道路测试主要考核其在东京市中心区域,拥堵及频繁变换车道工况下的行驶性能。

据了解,此次示范运营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将用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为东京市民、游客及运动员提供服务,实现建立“氢能源社会示范区”的目标,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客车的应用和产业化。(来源:中国氢能源网)

 

8、共享汽车六大涉法问题待解,交通事故责任该如何认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品质,“共享”无疑会成为人们的选择,也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共享经济”成为社会热词。从旅游住宿到短距离出行,甚至到春节返乡之旅,“共享”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于是,在2017年,“共享汽车”大规模进入人们的生活,给汽车社会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然而,随着“共享汽车”的上路,政策、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随之而来。

“共享汽车”带来的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

 

问题一:

利用他人信息认证隐患如何解决

《法制日报》记者在体验“共享汽车”过程中发现,使用者可以使用他人个人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在完成认证后,未成年人甚至可以使用注册账号开车上路。

上传驾驶证、身份证、使用者手持身份证照片等认证方式,看似严密,但并非水泼不进针扎不透。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郑宁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防范,比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限定使用者本人使用。同时,可以考虑建立健全信用“黑名单”制度,一旦发现冒用,即取消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刘笑岑也认为,此类问题可以在租赁者的身份认证环节加入更多技术壁垒,例如人脸识别等,以防止注册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导致的责任分配难题。

 

问题二:

平台提供代扣分业务有违法之嫌

《法制日报》记者发现,不少“共享汽车”平台都有一项规定,即平台有权在违章(平台条款中“违章”应为“违法”——记者注)用户账户内扣除违章罚款等同金额及每次违法行为的代办费用(违章扣分按200元每分扣除)。对于吊销驾照或单次违章扣分6分及以上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不接受委托处理。

“共享汽车”平台的代扣分行为,被不少使用者吐槽。

对于这一问题,郑宁直言:“代扣分应该是违法的,交通违法应该责任自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刘笑岑说,目前此类平台代扣代缴违法分数和罚款并没有法律依据,相信未来各地方在出台相应规范的同时会对此类现象予以明确规范。

 

问题三:

谁来保证“共享汽车”车况安全

不少“共享汽车”App在其免责条款中都有一条规定:概不就汽车做出任何保证,无论是明示或默示的,包括任何关于汽车适用性或良好性的默示保证。如果会员在驾驶过程中确定汽车可能带来不安全,应立即停止使用汽车并联系客服。

这一免责规定,也是目前“共享汽车”的“槽点”所在。毕竟,对于经营者来说,提供安全的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

对此,郑宁的观点是,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因此,一旦在使用“共享汽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平台不得通过格式条款来免责。

 

问题四:

交通事故责任究竟该如何认定

目前,不管是使用者还是媒体,对“共享汽车”最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这个责任究竟该如何认定?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说:“‘共享汽车’的安全问题其实就是汽车租赁的安全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司机都要承担责任,除非是汽车本身存在故障,才是平台的问题。”

在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督导张柱庭看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分为两种,即事故责任和合同责任。事故责任由开车的人负责,合同责任则看双方签订合同的约定。

张柱庭说:“现在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即汽车租赁是属于信息租赁还是物质租赁。如果说平台仅仅是提供信息服务,那么平台只承担信息的责任;如果说平台是出租人,那么就要承担其他更多的责任。平台具体要承担哪些责任,需要法律法规尽快解决。”

关于“共享汽车”的安全与风险问题,郑宁认为,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平台资质的监管,平台要加强对使用者资质和信用记录的监管,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要通过交强险和商业保险机制来分担风险。

刘笑岑的观点是,“共享汽车”在面临交通事故时,需要区分是双方驾驶员责任还是汽车本身瑕疵带来的产品责任。前者只需依照现有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规范进行归责即可,而后者所产生的产品责任则可以诉诸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平台自身的“免责条款”不能免除此类法定责任。

 

问题五:

“共享汽车”是添堵还是有前景

与“共享单车”出现后的一片叫好声不同,“共享汽车”问世即遭质疑——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的当下,“共享汽车”上路后是否会“添堵”?

另外,2016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委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体系。尽管有此政策背景,但社会对“共享汽车”的发展前景依然存疑。

 

在郑宁看来,现在是共享经济时代,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摇号难、停车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成为普遍问题,以新能源车为主力的“共享汽车”的出现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如果加强监管,“共享汽车”可能像“共享单车”一样,会成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新方式、新形态。另外,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出台《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交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率,也是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可见“共享汽车”符合发展趋势。

 

“目前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对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还是很支持的,‘共享汽车’一直在发展,从来没有被禁止过。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一直受到国家支持。”傅蔚冈说,“我觉得看待‘共享汽车’,最重要是看有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目前来说,网约车有几大优点,比如价格比出租车便宜、不用自己开车、不需要额外买车,相当于是用存量资源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那么‘共享汽车’有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说‘共享汽车’的价格与网约车相同,但使用网约车时,我可以休息,不需要开车,而使用分时租赁的‘共享汽车’需要耗费精力去开车。另外,‘共享汽车’还需要解决停车问题,而出租车、网约车不需要使用者解决停车问题。”

 

“近年来,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的兴起使更多的投资人发现其中的商机,但本质问题在于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促使人们的产权观念发生转变,即脱离了原有所有权的束缚而逐步走向对使用权的重视。‘共享汽车’的理念使得空车率大大降低,可以更有效和灵活地利用车辆的时间。伴随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未来人们对于私有汽车的概念甚至可能走向消解,因此我认为诸如‘共享汽车’等产品和商业模式未来必然是大势所趋。”刘笑岑说。

 

问题六:

“共享汽车”是否有法律撑腰

与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共享汽车”需要法律确定“身份”,同时,其涉及的安全等问题也需要法律来调整。那么,“共享汽车”目前面临怎样的法律定位?

张柱庭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家层面上,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共享汽车’是属于汽车租赁,不带驾驶员服务,与出租车不同。目前针对汽车租赁的地方法规差异很大,比如说北京市规定要经过批准才可以,而河北却没有这个规定。目前,‘共享汽车’是法律上的一个盲点,因此,应尽快通过立法对汽车租赁有一个法律上的评价,以此指引产业发展;同时,汽车租赁行业应当诚实经营,公平经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郑宁则认为,“共享汽车”属于“互联网+出行”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虽然没有专门的立法对其进行调整,但也要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调整。从这个方面说,“共享汽车”也应该对其经营的车辆、驾驶员、定价、个人信息保护、安全等作出相应要求。

“总而言之,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等各方需要通过共治发挥合力,既要鼓励和支持这种创新业态的发展,也要评估和防范其可能带来的风险。”郑宁说。(来源:法制日报)

以上图文均转自互联网。关注我们请扫描或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或点击上端篮色字体“南国微闻”

亲,常来看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