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网友越来越不相信政府说的话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1316xxt007&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太伏事件是这个家庭的悲剧,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剧。这个悲剧,即是家庭教育之悲哀,也是社会教育之悲哀。被信息裹挟的各方,在现实维权和舆论博弈中,都显得失措,失措的原因是情绪替代了理性,冲动替代了客观。
最该反思的,首先是政府的因应。
从事发的仓促定性、仓促发布、仓促应对,到舆论发酵后的封禁删堵,再到事态失控后的结论发布,整个信息链必然导向一个结果:不信任。
政府对信息生态的应对,仍然囿于传统媒体应对思维。要么扮鸵鸟,要么装长颈鹿,不是充耳不闻,就是眼高手低,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要么不懂,要么装懂。实在顶不住了,就启用行政方式干预,或政治手段管制,从而导致更大的不信任,诱发更多的抨击和质疑。
网络早已从虚拟社会变成了现实社会,基于信息革命的网络干预,也悄然的从控制商业生态,过度到浸透文化生态、干预政治生态。具体到类似太伏这类事件上,便是通过网络展开公众动员,并对现实社会、现实政府施加影响和干预的演练。
这种演练可不是玩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影响现实政府。一件一件事情的推动,如果政府在应对上都处处被动,就意味着政府公信的一步步流失。这就比如近年来通过网路发动的警民矛盾舆论,一步步消解执法权威一模一样。
网络对公众的现实影响,已经从行智模式的改变,推动到了可随时组织、随时发动、随时参与、随时干预的阶段。相对应的是,政府、机构、组织、企业、个体对于这一现实的适应和因应,仍然停留在只有意识没有措施的阶段。两者一对冲,则任何事情都会十分被动。
其次应该关注的,是软生态的信息战。
太伏事件,和任何类似热点事件一样,网上各类关注和热炒,都不会基于事件当事人本身,而是事件本身。
每一个事件的当事人,倘若有信息营造的价值,便会被给予深度挖掘和关注。比如夏俊峰以及其妻儿,策动者不惜替其子造假作画,以各种方式维持事件热度;比如凤姐的被包装,这个本来被万人恶弃的棋子,因为有了反向影响力,可以被资助运作送去美国,而后在国内网站签约幕后团队撰写推广……这些是有精心策划、团队运作、资金支持、媒体策应的,属于策划新闻、策划事件。
太伏这类事件,是发生后进行新闻策划。也即根据事件进行多角度的策划、包装、炒作,制造舆论漩涡,制造信息陷阱,但前提是有关方面应对失当或不当!以前的网络,几个月一个大热点,社交化后的网络,一天几个大热点,要拎出来个把案例进行信息再加工易如反掌。
这个手段,被娴熟的使用在了太伏事件上,原因是当地政府对信息生态的陌生和麻木。姑且不论调查结论是否准确,但倘若我要从信息的角度质疑,随便就可以拿出无数个理由和方法,原因并不在与质疑的专业与否公信与否,而在于这个时候只要你说有关部门的调查不对,网友就会自然而然的相信,这才是问题所在!
也即,只要精心培植好各类网络代言人,针对任何事件进行有效的信息战,就可以轻松的达到消解政府公信、执法权威,或者企业形象、品牌价值的目的。在这里,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利用。
综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这个家庭的悲剧,更不会去关注这个家庭以后的困难,大家要的只是热点,但并不出自热心。相比政府公信的流失,其实绝大多数参与者,非但没有积攒到良知,反而成了别人的信息子弹或者信息炮灰,大家的悲哀如出一辙。
实话不中听系列:
著有《中国网络通史(上下卷12册)》,《网络大破解》(6册)。主持网络评论节目《网眼八分斋》、《舆情观察室》、《网络大破解》。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卫视、深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特约嘉宾。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媒体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政府采购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新阶联主席助理。
从这里读懂网络:视频自媒体【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