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是干嘛的?艺术家学编程能做什么?
国内外艺术院校里大部分的学生和老师把Processing当一个软件来看,too naive
其实是个编程语言,只是它的开发环境也叫Processing,有一个能打开窗口的程序,就被习惯了AE,C4D等等应用软件的人叫做软件
这是门编程语言(虽然可以看做是Java语言的一个超级大函数库)
理论上来说,可以用编程语言做任何事情,是要能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要做的事
但是,上文中说的当软件看的这些人,是大多数。还是得总结一下目前大概能做哪些事情,给他们看到,才能提高整个树莓行业姿势
迭代之美,一蹴而就
使用编程基本语句之一,Iteration迭代,优雅的矢量绘图大体量图形
三角之美,周而复始
编写代码把时间转换成三角函数的弧度,运算结果化作图形的属性,制作出周而复始的Gif影像
噪声之美,时空转换
Perlin Noise算法把时间的变化转换在空间维度之上,计算出连续随机的坐标,用在静态动态图形之上,呈现数学信号上的噪声之美
自然之美,浮游天地
大规模群体活动,个体单位之间的互相行为,由flock算法来推演,编码用在动态图形上
频率之美,傅里叶变换
编码分析声音频谱,抓取节奏信号,转换为光电影像
造型之美,参数建模
从数字入手,构建造型关系,用数学和编程生成复杂造型
数据之美,大数据可视化
以上所有还是在没有传感器参与的情况下制作的项目,至于什么是传感器
自然界所有的存在和发生都是信息。感知并存储记录这些信息会占用大量的存储媒介,如果可以对信息拆解分析出对应规律,只记录信息的规律和开头和结尾,就可以完整的保存的数据而只占用极少量的存储媒介。数学公式或者数学函数就是对信息的规律总结。然而就算是这样精简之后,信息还是会占用大量的存储媒介,处理这些信息也会占用大量时间,更谈不上实时的记录信息并计算结果给予反应回馈。
1807 年,不太讲究论文格式的傅里叶发明了傅里叶变换公式,把任何一个数学函数化整为零成不同参数的三角函数的叠加,这就相当于把规律当数据再总结规律一次。打一个比方,本来是一整个宇宙化成一颗红豆,傅里叶变换把红豆中的世界再化成一粒沙,而这个过程完全是可逆无损的,十分优雅。 这样就给大量信息的实时精简无损的存储和计算处理带来了可能性。当时的科学条件和人们的认知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巴黎科学院里的老古董就不愿意给他通过论文,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傅里叶变换给海量信息的极度精简和无损转换提供了优雅简便的方法。于是到了电气时代就有了传感器这种感受物理信息并按照一定规律快速实时的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
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
摄像头,单反相机的关键部件ccd是颜色传感器。触摸屏其实本质也是电容传感器,厕所自动冲水还有自动开关的玻璃门用得都是红外传感器。Kinect也是红外传感器,发出大量的红外光线感知物体深度,自带强大计算单元可以实时处理这些深度信息,用严谨的人体比例来确定运动的物体是不是人类,然后按照比例分析解构出每个关节的位置信息。Myo臂环(一直只有视频没产品一直再融资,不知道是不是骗局)原理就是肌电信号传感器(我在某国际知名IT公司研究院工作的时候还用过这个,对应的论文看过几篇,貌似都还没做到设备这么小,辨别速度这么迅速),捕捉不同手势对应的肌肉用力情况的变化,分析辨别手势,从而发送控制信号给计算机软件,游戏等等。
市面上可以买到的不贵的传感器有很多种,比如压力传感,红外传感,湿度传感,超声波测距仪,这些传感器没有usb接口接电脑,所以Arduino可编程电路板就是给设计师和艺术家来操控传感器做产品原型开发或者装置艺术的,他的编程语言和Processing差不多
用编码做创作,一开始可能一头雾水,但是,如下图所示
虽不知其所止,但又何妨为其始
算法艺术实验室
探索数学与编程在设计与艺术中一切之可能
主营业务
科学艺术咨询 | 公共艺术 | 未来舞台美术 | 大数据可视化 | 设计人才猎头 | 品牌Event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