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时节清明茶,你喝了吗?

2017-03-29 紫砂之家官方

  “清明茶”最早记载在清代《陇蜀余闻》里,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从建国以后到现在,人们逐渐淡忘“清明茶”的祭祀之俗,取而代之的是慢慢演变为各种关于清明前上品茶的各种品牌。



  什么是清明茶?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



  因为清明时节刚好是我国各地春茶采摘加工的开始,所以“清明茶”三字因此而来。清明茶香浓味醇,亦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有养肝清目、化痰除烦渴、清脑提神的功效,是一年之中的上佳饮品。



  春季气候温暖,不冷不热,适中有度,降雨丰沛,故而清明茶有外观上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等特征;且春茶一般没有病虫危害,所以无须打农药,如此,茶叶基本就无污染。



  关于清明茶的品质特征,凡是红茶和绿茶,它们的外观都是条索紧结,茶叶肥壮厚实,有较多毫毛,珠茶颗粒分明,既圆又紧,色泽乌润或绿润,香气馥郁者为佳。如果冲泡的话,茶叶下沉杯底较快,香气会很浓烈而且很持久,滋味相当醇厚。绿茶汤色的话是绿中透黄,红茶汤色则鲜红艳丽明显带有金圈;叶底柔软厚实,正常的芽叶多,脉络清晰细密,叶缘的锯齿则基本不太明显。



  清明茶的品质特征


  观: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


  品: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作进一步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因此火前茶就是明前茶。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清明茶的制作方法


  1、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清明茶的功效


  清明前后,是品尝明前茶的季节。清明茶有养肝清目,化痰除烦渴、清脑提神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茶叶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胆固醇、延缓衰老等作用。


  新茶品高味佳,品茶者往往喜欢找新茶喝,每年第一批新出的龙井就叫“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炒制而成。除了普洱这类陈茶外,其他茶叶都比较讲究新鲜,尤其是绿茶。但从健康的角度看,新上市的春茶却不宜急饮、多饮。新绿茶中茶多酚、咖啡因等芳香物质的含量高,易使人神经系统兴奋,对人体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如果肠胃功能差,或慢性肠胃病人,喝过多新茶易引起头晕、乏力、便秘、腹胀等不良反应,称之为“醉茶综合征”。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泡茶究竟多少度的水温最合适?

尝一口早春的香甜,龙井茶三种泡法推荐

普洱茶的储存条件介绍,一定不要错过这个!

了解更多紫砂详情,长按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zishazhijiawt  

点击右上角的【…】--->>> 点击【分享到朋友圈】,您的一个分享小动作,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跟您一样,爱上紫砂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紫砂之家,接收最快、最新紫砂讯息:

电话咨询

4006-777-123

人工客服完美解答

登陆网站

手机:m.zisha.com

电脑:

妙趣茶叶官网http://cha.zisha.com/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