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可心: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2017-04-17 紫砂之家官方

  朱可心,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


  寓“虚心者,可师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紫砂壶制作大师、著名陶瓷艺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先后授艺带徒数十人,名艺人有汪寅仙、李碧芳、潘春芳、许成权、范洪泉、谢曼伦、曹婉芬、王小龙、高丽君、倪顺生、李芹仙等。


上世纪50年代朱可心与徒弟们合影


  虚心可师,改名可心


  谦虚是一种美德,尊师重道也是一种美德,当一个人有了成绩冒出骄傲自满的苗头时,千万要记住:虚心者,可师也。朱可心原名开长,二十七岁才改名可心。为何改名,有一番缘由。


  可心十五岁拜汪生义为师学艺,至二十岁满期,壶艺已初露锋芒。民国二十年秋,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陶工科由宜兴城内返还蜀山镇。后陶工科改名为窑业科。朱可心在校址初返蜀山时,由师兄吴云根推荐,由校长王世杰考察,被聘为学校实习工场教员。


  任教不久,朱可心和师兄吴云根因误会而产生隔阂,甚至闹到见面不讲话的地步。事情是这样的:宜兴职业学校校长兼窑业科(窑业科于民国22年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科长王世杰,四川籍人,早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工业大学攻学士,专攻陶瓷、玻璃、水泥、珐琅等,是位留洋专家。


王世杰嗜爱紫砂、推崇紫砂,为创办紫砂职业教育(陶工科创始人)而放弃在当时首都南京就职的机会,来到宜兴蜀山。到蜀山后,王世杰根据欧洲流行器皿咖啡茶具式样,为紫砂打开欧洲市场专门设计了一份紫砂咖啡茶具的图纸,分立面图、平面图、俯视、正视、侧视分图十几张,叫吴云根制作。吴云根花了三个月时间,按图纸尺寸连续做了二件套,校长王世杰都不满意。吴云根秉性耿直,一冒火就显在面上,见王世杰校长对制品不满意,气得不肯再制。于是,王世杰便叫朱可心制作。朱可心见了王世杰设计的图纸,又对照吴云根的制品,细细查找原因。


原来制品和图纸,平面和立体,画与做不是一回事。朱可心连用几何造型,合理安排好壶身、流、把、盖的比例,恰到好处,制作成自己第一次创新的咖啡茶具。王世杰见了大加赞扬,连声赞:好!不料吴云根生气了,认为朱可心出他的洋相。而朱可心年轻气盛,一时接受不了,认为自己创制出第一个新作品,师兄不支持他,反而怪他,给他脸色看,因此也不理吴云根。这一来,两人关系越闹越僵。


  这事让校长王世杰知道,非常难受,找两人谈没见效,就委托紫砂前辈、德高望重的工场教员程寿珍出面做调解工作。程寿珍公然劝解吴云根、朱可心。程寿珍还带朱可心登上蜀山,给可心讲苏东坡在蜀山办学的故事。朱可心想起自己在学艺期间,师兄吴云根像兄长一样关心照料他,为自己骄傲不敬重师兄的行为感到惭愧。可心主动恢复改善了和师兄吴云根的关系。可心为记住这次教训,取“虚心者,可心也,壶中杯水,可清天地”之意,自改其名为“可心”。朱可心改名,得到校长王世杰的肯定,程寿珍更是高兴。高兴之余,程寿珍亲自传授朱可心仿鼓、汉扁等壶的技艺,亲自传授清代嘉道年间高手杨彭年遗留下来的手工练泥拼砂之法,并将自己配置的紫泥上品青灰砂泥的程序教朱可心,使朱可心受益菲浅,对可心壶艺长进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可心回忆说:程寿珍是他出师后遇到的又一位老师。


  可心改名,以谦虚谨慎为本,戒骄戒躁为法,尊师重道为源,真诚修身为训,万勿自大为戒。可心一世真诚谦虚待人,时刻以名字本意作为座右铭,为紫砂界后人树立楷模,意深境远。 笔者以为:可心改名,可视为可心艺德初成的一个标志。


1958年,朱可心在指导


  胸怀磊落,虚心求教


  胸襟坦荡,把自己的创作设计、艺术观点亮出来,主动征求人家的意见,就能填补自己设计上的不足,获得人家真诚的帮助。


  1932年春,宜兴职校校长王世杰邀请丁蜀山陶业粗、溪、黑、黄、砂、紫砂六大类行业公会代表、窑业主代表、艺人代表、地方名士、校董召开一次座谈会,研讨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品展示问题,朱可心被邀参加。会后,王世杰委托程寿珍任展品总监造和工艺总辅导。


  这期间,朱可心常向程寿珍讨教技艺,程寿珍也悉心传授,并介绍各方人士跟朱可心认识交往。朱可心为设计展品,开动脑筋,几经思考,准备以鼎为题材,设计创作新品参展。鼎为古代传国重器,要发扬中国国威,民族尊严,可心决定做只云龙鼎。龙的神威、形象使可心非常兴奋。设计稿一出来,朱可心便告知校长王世杰、校董储南强、潘稚亮、名师程寿珍、范大生等,一一征求意见。王世杰支持他,给他找了许多龙的图案范本。储南强赞同他,书送一幅对联作为勉励,对联曰[书传阳羡名陶録,人在幽峰稼穑图,并提议可心要博采众长。潘稚亮对鼎的纹饰设计提出中肯意见。


  朱可心的云龙鼎一次性制作成功。鼎高2.5市尺,鼎下部饰以层层波浪,身部饰以巨龙在波涛中翻江倒海,龙首仰面,向天空喷吐万珠水花。鼎盖上三朵云头托起一轮红日。三只金刚鼎脚饰以浪波曲型。整体雕镂生动,巧妙运用紫泥天然色彩,色泽温润,表面肌理效果达到出神入化之境地。此鼎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示,摘取桂冠,获[特级优奖。


  云龙鼎一做成,朱可心乘着余兴,运用自己熟悉竹,喜竹饰的特长,又设计出一只竹节鼎。潘稚亮看了朱可心的设计稿,十分喜欢,要求可心在鼎面上留下空白让他镌刻。朱可心答应了,在制作竹节鼎的日日夜夜,潘稚亮也忙着设计鼎文。竹节鼎制成后第二天,号木石居主人(本意原为闭门读书,钻研书法篆刻,不问世事)的潘稚亮,便凝神注目,钢刀好似金蛇舞,镂下一层泥屑,正面刻下:万年宝鼎四个李斯小篆,背面刻下古钱纹饰。潘稚亮为可心写下一副对联,联曰[陆氏释文宝宗汉学,仲翔注易犹契义心。


  竹节鼎烧制成功,鼎高1.6市尺,鼎身取一节竹段状,四周浮雕竹叶,三只鼎脚由两根细竹盤曲而成,鼎盖用镂空竹叶,三竹节分饰其中。鼎正面[万年宝鼎四字苍劲雄浑,鼎背面古钱纹饰樸致端方。鼎整体清韵有致,典雅大方,使人赏鼎时[竹歆炉香之心油然而生。此作在上海蓬莱市场(今豫园商城)展出时,为孙中山夫人宋诚意龄定购,现存上海宋庆龄故居。

  朱可心创新设计毫不保守,绝不自封,主动征求人家意见,态度真诚,虚心求救,博取众长,无不是一种高尚的艺德表现。笔者以为,艺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传统美德,它反映出艺者的求学态度、求学精神、求知欲望、求实情操,为从艺者高尚品德的实质体现。可心的这种艺德,为紫砂界从艺人员起着一定的表率作用。


1959年,朱可心带徒场景

左起为:范洪泉、蒋祖良、王桂英、朱可心、汪寅仙、郁惠芬


  摒弃门户,支持创新


  摒弃门户之见,无论是光货素器,光货色(饰)器门类,还是花货素饰器,花货色饰器门类,以及筋瓤货、筋纹器门类,凡是新款式、新形色出现,尽管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有可能还不十全十美,但作为从艺人员,只能抱着支持态度,并尽可能,善意地提出修改意见。


  抛开门派之别,门户之见,一视同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资格、功夫、艺术见解上难分伯仲,难见高下的同辈艺人当中,这就需要勇气和度量。


  朱可心是唯一一个在三零年代抗日战争暴发后,至四零年代、五零年代初紫砂业相对低靡的情况下,坚持以壶为业,以壶为生的艺人。他没有转一天业,没有打一天其它杂工,终日钻在制壶工艺中。期间他创制的新品《云龙壶》、《松鼠葡萄壶》、《松竹梅三友壶》、《圆松竹梅壶》、《提梁鱼化龙》 等,得到很高评价,并数度得奖,为南京博物院收藏。因此,他自己不断创新,也支持人家创新。


  至1956年夏天,紫砂花货色饰器高手女艺人蒋蓉创作了第一件新品《荷花壶》,在坯体刚刚完成成型制作工艺,即遭到非议。蒋蓉哭着找到时任陶业社副主任兼工场辅导的朱可心,气着要把坯体毁掉。朱可心极关心蒋蓉的创作,因为蒋蓉第一次提出设计时,可心即表示支持。


  朱可心到工场里一问,非议的人竟有花货素饰器高手,像真品享有盛誉,时称[鸣远第二的裴石民,有花货素饰器高手,竹饰方面享有素雅风格的师兄吴云根,还有光货素器追求裸胎艺术效果的制壶名手顾景舟等人。


  紫砂界门派之别,素来有之,门户之见极深。紫砂花货素饰器之分支向来认为是花货塑器之正宗,从艺素饰器者也有重花货素饰器而轻花货色饰器的情况存在。从艺紫砂花货色饰器的蒋蓉要创新有难处。朱可心时任工场辅导兼陶业社副主任,他以这两个身份一一同裴石民、吴云根、顾景舟等人交换意见,并勉励蒋蓉要想得到别人的评价,东西一定要做得好,要拿出本事来。


  蒋蓉得到朱可心的坚决支持,朱可心亦亲自指点和提出修改意见。蒋蓉的第一件创新作品《荷花壶》于1956年夏秋之际创制成功,并在临冬的全国陶瓷工艺会议上被评为特种紫砂工艺品。《荷花壶》充分发挥蒋蓉在花货色饰器上的特长:造型以荷花作壶身,莲蓬作盖,花梗为把,巧妙运用紫砂泥配色,米黄底色,朱红花脉,墨绿莲房,青莹荷叶,碧翠青蛙。壶脚为红菱、白藕。色饰自然,清新艳丽。


  朱可心支持蒋蓉创新,在突破旧俗氛围中,在摒弃门派陋见中,都具有积极意义。这种事在后来[史无前例的四大运动中,朱可心被作为批判对象,并被人漫画成男身女腰花裤脚,还以男女二个身体合在一起穿一条裤被人施以攻击,不能不说是件悲哀的事。朱可心的观点明确的:凡是从艺者,不要有什么门户之见,不要以为自己门派的东西就是最好,其它门派都不如自己,也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门派,而对属于其它门派就漠不关心,这对于紫砂的发展是不利的。对支持蒋蓉创作《花花壶》绝不会后悔!这无疑是对攻击者最好的,最大度的宽容回答。


  朱可心一生对创新抱有积极态度,无论自己、别人,一概摒弃旧俗陋习,一视同仁,极力支持,鼎力相助,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艺德体现。笔者以为:自己创新实属不易,但要支持别人创新更属不易。这是勇气、大度和气量的结合,这种艺德应该在紫砂界发扬光大!


朱可心授业汪寅仙


  不受利诱,保持晚节


  清贫甘苦,勤俭朴实,没有丝毫非份之想,在艺海中孜孜追求。艺术至上,一层不沾,这也许是艺德上的清高,但同时又是极难做到的。


  朱可心过惯清贫日子,生活俭樸,至晚年时节,所有家什用具都是用了又用,老掉了牙。他的卧室里,除了一只书橱,一只木箱(也用作书箱)和一张用竹床搁成的床铺外,就是一张工作台(泥凳),台上放满制坯工具和一块精选出来的紫砂泥料。可心晚年积劳成疾,但还是坚持创作,至1985年10月上海电视台在可心家中拍摄电视,可心还是坚持做完一件《仿鼓壶》,其后又制作完成《汉扁壶》。


  随着国门的打开,八0年代开始,紫砂首先在港台地区热起来。朱可心作为当代制壶巨匠,花货素饰器一代宗师,自然也成了紫砂热浪中注目的追逐对象。有人要买可心的壶,一天要跑可心家好几趟,有人干脆毫不掩饰,寻借口要用可心的印章,卖一把壶分五成利。更有甚者,有些人一至可心家里,拿钱朝台上一掼,然后再求可心盖个章款。面对钱和利,面对有些人的无耻要求,可心一概严正拒绝。可心的态度很坚决,壶已全部捐献给博物馆,印章虽还留着,但不是自己亲手制的壶,绝不盖上自己的章。很多人碰了钉子说“可心脑子不开窍”,也有很多人碰了钉子不死心,继续纠缠,还是弄不到一把可心的壶。


  1986年2月,朱可心再次病倒了。病床上,朱可心一次次告诫家属,不要见钱眼开,不要亵渎艺术,不然就枉为朱可心的子孙后代。1986年3月初,朱可心感到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心里为制壶用的印章而担心,一次次催促家人,要当面将印章全部销毁。直到家属答应照嘱办事,可心才了却一件心事。在有些人眼里,这虽然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在金钱面前,有人丢失了颜面,有人失落了人格,也有人为金钱而折腰。在紫砂壶界假冒伪壶日超泛滥的时日,朱可心毁弃印章,正是表现了朱可心高风亮节的艺人气魄,一层不沾的可贵品质。终身追求艺术的人,心里只有艺术两字,绝不会有其他的位置。


  保持晚节,一层不沾,光明磊落,兢兢业业,自始至终致力于紫砂的开拓发展,平凡中表现出紫砂花货素饰器大师的崇高艺德,言行中表现出一代宗师的风范形象,这也许就是朱可心艺德的闪光之处,这也是今天紫砂界对朱可心艺德的闪光之处,这也是今天紫砂界对朱可心艺德、艺品、艺貌方面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


1930年朱可心夫妇与长子、次子合影


作品欣赏:


可心竹段


松鼠葡萄壶


报春套组


松竹梅三友


竹段松梅壶


大报春壶


云龙壶


鱼化龙壶


彩蝶壶


上竹段壶


万寿壶


梅报春壶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紫砂十三类仿生器:取之自然,妙趣横生

紫砂涉及如此广大,竟联系着五行文化?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玩壶人


了解更多紫砂详情,长按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zishazhijiawt 


点击右上角的【…】--->> 点击【分享到朋友圈】,您的一个分享小动作,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跟您一样,爱上紫砂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紫砂之家,接收最新紫砂资讯:


电话咨询

4006-777-123

人工客服完美解答

登陆网站

手机:m.zisha.com

电脑:www.zish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