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茶道与武夷茶禅一脉相承

2017-06-24 紫砂之家官方

  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日本茶道与武夷茶禅有着共同的法脉传承却鲜为人知。


道,一般是指人类对某种事物的审美归纳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讲求的是共性。而“禅”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私人行为,其字由“示”“单”结合而成,含个体感受之意。日本文化相对单一,容易趋同,有助于茶道的形成。


中国文化古有诸子百家,今也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个性,法无定法,难以形成茶道,却滋生出了相对自由的茶禅。



  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在蒙顶山上植茶,开世界茶叶种植之先河,创“茶佛一家”局面。唐代在寺院长大的陆羽写就第一本茶书《茶经》。


赵州禅师以“吃茶去”接引弟子。扣冰古佛教化闽王“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这些高僧大德的言行偈颂中处处隐含着茶禅文化的精神,但直到宋代圆悟克勤禅师正式提出“茶禅一味”的概念,茶禅文化才得以确立,并形成法脉相承。


  圆悟禅师(1063-1135),俗姓骆,字无着,法名克勤,河北邯郸人。先后弘法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晚年住持成都昭觉寺。声名卓著,宋徽宗多次召其问法,并赐紫衣和“佛果禅师”之号,后又赐号“圆悟”,去世后谥号“真觉禅师”,是禅宗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所著《碧岩录》,被称为禅门第一书,他提出的“茶禅一味”被尊为中国茶禅、日本茶道、韩国茶道源头。



  圆悟禅师书写的“茶禅一味”偈语,被日本禅僧荣西带回日本,后经过一休宗纯、南浦昭明、村田珠光、千利休诸禅师的发扬光大,渐渐发展成日本茶道。


圆悟克勤——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松源崇岳——运庵普岩——虚堂智愚——南浦昭明——宗峰妙超——彻翁义亨——言外宗忠——华叟宗昙——一休宗纯——村田珠光——藤田宗理、十四屋宗悟、宗陈——武野绍鸥——千利休的法脉,既是中国禅文化向日本的传播路径,也是日本茶道发展的源流。


  圆悟禅师的另一法嗣大慧宗杲,得道后在浙江余杭径山寺大开茶禅宗风,把种茶、制茶、茶宴融入禅林生活。当时,武夷山五夫里的开善道谦初承圆悟禅师,但因无缘悟道而改拜师兄大慧宗杲为师,修习大慧著名的“看话禅”。


学成后,道谦禅师把“茶禅一味”的理念带回武夷山,在与朱熹等人讲经说法的同时也常常“焚香沦茗”,举行茶事。“茶禅一味”思想与本土既有的儒、释、道三教文化、茶文化互相渗透,同别互溶,形成了兼具儒家之正、道家之清、佛家之和、茶人之雅的武夷茶禅文化,并得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载道传扬,形成了圆悟克勤——大慧宗杲——开善道谦——朱子晦翁(朱熹)一脉相承的茶禅文化源流。



  朱熹自小“格物致知”,他认为:“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即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他从茶中悟得“理而后和”的重要哲学命题,他每每以茶会友,把茶禅文化载入授业解惑,用于喻学论道。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泛化等原因,武夷茶禅并没有像日本茶道一样以法脉的形式传扬下去,而是随着兼收并蓄的理学文化的传播进入文人雅士的馆阁,化为茶俗,形成茶礼,绎成茶艺,承载着无穷的禅理智慧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融进国人的待人接物和行住坐卧中。


  在此前后,日本茶道与武夷茶禅也曾有过多次的亲密接触。


  公元804年,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法师等二十三人乘船入唐,因遇飓风在海上漂流三十四天后在赤岸海口登陆,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救援,后乘船往福州,北上长安,取道闽北,也把武夷山下的茶俗、茶文化带回了日本。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同个批次的茶为何每次喝都会有不同

这八种茶,劝你还是别喝了!

中国饮茶方法的四次演变


了解更多茶叶信息,长按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aoqu0428

点击右上角的【…】--->>> 点击【分享到朋友圈】,您的一个分享小动作,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跟您一样,爱上紫砂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紫砂之家,接收最快、最新紫砂讯息:


电话咨询

4006-777-123

人工客服完美解答

登陆网站

手机:m.zisha.com

电脑:www.zisha.com

妙趣茶叶官网http://cha.zisha.com/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