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神读书会丨被淹没的与被隔离的

同济学术 2019-10-31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妙玉送信,落款“槛外人”,而宝玉回赠一个“槛内人”。“世俗之外”是她对自己的定义,但“云空未必空”是她无法摆脱的宿命。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们的写照——无法摆脱孤独,但更无法摆脱群体。所以默尔索上了绞刑架、叶藏接受了精神病院的生活、亚历克斯娶妻生子……

从《局外人》到《顾城哲思录》、从小说中的故事到现实中的体验,5月30日晚,我们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王晓渔老师于同济书店展开了一次读书会,从经验与意识两个层面探讨了“孤独”、“抽离”,以及最终的“和解”。从读书会中被提及的书目,我们或许能对此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它突然让我意识到我原来是被框定的”

孤,无父也,从“子”,从“瓜”,也即“如滚瓜一样没有着落地的孩子。”其实细想来,这里的“着落地”并不单纯指父亲,亦可指心灵的安放之处。不被接受的认知、无处安放的灵魂,宛如一道玻璃屏障隔绝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然而,除了带来精神瘫痪,孤独亦可带来对“规范”的背离与对经验的反思,甚至指向更为开阔的人生。



《月亮与六便士》

(【英】毛姆 刘勇军译/海南出版社)


平静安稳的生活自有其社会价值,但安详宁静中有时却包含一种让人惊惧不安的可能——变成庞大背景中模糊的一块形状。被淹没时的孤独感来自于我们对变迁的渴望——渴望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为了追求理想,查理斯背离了他生活了半辈子的那个世界,然而,格格不入并不一定带来孤独感。很难说他是挣脱了人群中的孤独,抑或是进入了离群索居的孤独。作为一种极其个人化的情感,孤独体验往往“难为外人道也”。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J.D 赛格林 孙仲旭译/译林出版社)



拒绝理解、拒绝加入。所谓“守望者”,同样也是距离的保持者,这是一个一开始就注定带有孤独与疏离感的身份。尽管霍尔顿的愤怒伴随着青春期的冲动,但却代表了许多人对孤独的第一体验。霍尔顿眼中,外界的评价体系训练出一批批具象和隐形规则的遵守者,向社会输送虚伪的成年人。他无法理解所有人不问缘由的“接受”,因而只能站在悬崖上面对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深渊,以守望者的角色保护麦田。因为纯粹所以决绝的霍尔顿,在拒绝理解与加入的同时也无法被加入与被理解,孤独成为他必然的命运。

 


“在人群中的孤独并不亚于一个人的孤独”

一面是被淹没的孤独,另一面是缺失陪伴的孤独。尽管个体的孤单和精神的孤独并不能等同,但二者常常相互渗透。很多文学作品都记录了不同的孤独体验,既有个体的形单影只,也有精神的无处安放。



《局外人》

(【法】加缪 柳鸣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有过“异乡人”的体验。默尔索被塑造成一个完全“现代性”的人——只作为个体而不作为群体的一部分。他拒绝参与游戏、疏离于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较之于生活的社会而言,生存的环境更能触动他的神经。



《人间失格》

(【日】太宰治 许时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与默尔索一样,叶藏无法理解他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那些由他人制定的一套世俗准则。他面对世界,就好像从外面看一个男人在封闭的电话亭中打电话一样:声音被吞噬,只剩下意义不明而显得拙劣的肢体表演。对于叶藏而言,一方面他是清醒的,但另一方面他也是软弱的。他既不愿顺从又无力改变。清醒和软弱并存,造就了他的孤独与抽离。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菲茨杰拉德 巫宁坤译/译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与“理解无能”不同,“爱的缺失”是孤独的另一个缘由。盖茨比所追求的“绿光”美好却飘渺,最终伴随着一声枪响悄然湮灭。如果说默尔索是抛弃了这个世界,盖茨比更像是被世界抛弃。然而渴望爱、渴望陪伴是人的本能,尽管现实逼迫我们习惯一个人,但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我们仍旧是在寻找“志同道合”四个字。



《魏晋风度及其他》

(鲁迅/上海古籍出版社)



“个体”的概念在现代之后才产生,但孤独与抽离却自人类诞生之初就存在。反观中国古代历史,无论是“青白眼”还是“穷途而哭”,魏晋时期强烈的情感宣泄在长期主持“中庸”的中国社会独树一帜。一方面宗教的传入唤醒了生与死的意识;而另一方面,高压的政治环境从根本限制了交流的可能性。放浪形骸、崇尚清谈背后,是整个时代灵魂无处安放的巨大孤独感。



“这个世界的荒谬已经是根本、本质性的情况。孤独是每个人的本质处境”

在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从绝境反过来重新寻找自我与世界之间平衡的可能性,不失为一种面对荒谬与孤独的态度。如何才能保持自我意志,又不完全与世界脱离?如何与无孔不入的荒谬感和解?顺从与反抗、东方和西方,以下几本书代表了不同的和解的方法。



《万寿寺》

(王小波/北方文艺出版社)



用笑的方式而非愤怒的方式,这是王小波给出的答案。不同颜色的夜晚,像碗一样的天地,走在碗底渺小如蝼蚁的薛嵩……王小波擅长以幽默的形式呈现出世界的荒谬,在孤独感中营造美感。强烈的孤独和抽离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否定倾向,而这种否定倾向最终又往往以自我伤害的方式呈现。比起如此,“笑”也许更可以持续。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德】叔本华 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



提出真实世界的不可触摸,是叔本华厌世主义的体现。于是对于一个人我们永远无法真的认识,每个人身上总有不可制约的东西,是我们把握不住的。从而理解变得不可能,生而孤独成为人的宿命。



《西西弗神话》

(【法】加缪 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与其生活的离异,演员与其背景的离异,正是荒诞感。”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先有生活的习惯,再有思想的习惯,然而现实却要求让生活遵循思想。面对这样的矛盾,加缪提出的和解之道则是让生活的习惯成为主导,只关心当下的生存状态(existence)。虽然加缪继承了叔本华的观念,同样赞成人生意义无法触摸,然而他却仍然认为人生本身是真实可触的。



《顾城哲思录》

(顾城/重庆出版社)



东方哲学选择了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的路径。不同于西方以“有实”为起点,东方一开始就走向了“空无”。有,不过是姑且有之;而无,却不是一片空无。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取消问题,在放弃形而上的讨论之后,世俗化的生活伦理则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孤独与抽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境地,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与世界和解的方式。关于“个体如何在群体中生活”这个问题,每个人都需要去探寻自己的答案。在自我与世界之间一定有一个平衡点。既不能无条件地屈从讨好这个世界,在同化中变成一张无意义的标签;也不应完全割裂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自绝于人类”。


关于走神读书会

第一期走神读书会尽管选择“孤独”为母题,其目的却是希望寻求“和解”的方法。现代科学的发展解构了社会原有价值体系,但解构之后更重要的是重构。我们希望走神读书会能作为纽带连接散落的个体、提供一个重构的契机。尽管这是一个羞谈理想的时代,但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坚持情怀;尽管这是一个遍地犬儒的时代,但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关心人类。读书会并不是一个展示思想之成熟、见解之高明的平台,而是一种证明——阅读不停、思考不止。


撰稿丨郭涣

                                            审校丨胡岚

                           编辑丨赵孟石

用最初的心丨做永远的事

同济大学文化活动平台

聚集有趣灵魂

聚焦锐利思想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