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总量已达1.37万亿元


9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自治区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南宁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做深做实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201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多来,广西大力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取得务实成效。


  • 2021年6月末,广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

  • 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6%,增速排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 全区企业境内发行债券920亿元,发行量较2020年同期排名上升4位。

  • 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总量已达1.37万亿元,在9个边境省(区)、12个西部省区中排名第一。


取得这些成绩,广西很努力——


一、突出改革牵引,有效引领金融业发展。


一是推动绿色金融改革。选定南宁、柳州、桂林、贺州四个设区市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开展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评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展碳减排票据再贴现8亿元,支持碳减排量4.3万吨。2021年6月末,广西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超过80亿元。

二是推动保险综合创新。支持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开展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核多点”的保险创新格局。跨境保险、农业保险走在全国前列。险资入桂取得突破性成效,险资运用余额从2019年末的530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1209亿元,增幅达1倍以上。

三是推动直接融资改革。统筹推进“4个3”的资本市场改革,形成工作框架和基础机制。包括直接融资改革创新试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和创设首债续债中心等3项改革,建设交易所服务基地、企业上市孵化基地和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及人才培育基地等3个基地,建好债券项目库、上市储备库和拟上市企业库等3个数据库,强化培训引领、市场引领和奖补引领等3项引领。

四是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全面升级推广“田东模式”,深化构建机构体系、信用体系、支付体系、保险体系、担保体系、村级服务体系等六大体系,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升三农信贷可得性。2021年6月末,广西支农再贷款余额149.5亿元,同比增长102%。

五是推动期现结合试点。推出《开展期现结合服务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聚焦氧化铝、木材、白糖等商品开展期现结合,提升广西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


二、突出项目抓手,有力推动金融资源集聚。


强化资源整合,围绕增量改革做文章,突出项目抓手,打造形成20余个金融改革创新示范项目。

一是打造金融资源集聚平台。重点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中国—东盟金融大厦、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促进优质金融资源集聚发展。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256家,是2018年末的12倍。

二是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筹备联合中西部省份发起设立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带动生产、商品、金融和信息等要素融合共享。在南宁、贺州建设中国—东盟黄金产业园,推动黄金加工形成产业。

三是打造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集聚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南宁分中心、交通银行南宁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阳光财险南宁电话销售中心、平安集团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数字合作平台、广西金融电子结算服务中心等一批机构,初步形成面向东盟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

四是打造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广西基地成功落地,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基地计划在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揭牌,新三板广西基地正在积极筹备,企业上市孵化基地得到不断充实。

五是打造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广西首个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搭建广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广西企业险资投融资报送平台,有效服务实体企业融资。


三、突出跨境创新,积极服务人民币国际化。


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着力推进131项重点改革任务,形成案例成果175项,全国首创25项。2020年“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获评全国自贸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2021年“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一是试点先行。开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扩宽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设计了通过银行间区域交易市场提供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头寸平盘的双边本币结算新模式。稳步推进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促进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全国首例以人民币结算的民营企业铁矿石交易落地。

二是科技先行。强化科技赋能建设全国首个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信息系统,大幅提升边民互市贸易结算的便利化水平。运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打造“百强千企聚链”工程,切实解决涉外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服务先行。打造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着力搭建中国—东盟跨境金融咨询服务平台、跨境投融资服务平台、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跨境保险服务平台,为跨境金融服务提供重要载体。

四是交流先行。连续举办13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分论坛体系不断增加,“南宁渠道”成为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主渠道。


▲8月28日,在凭祥综合保税区关口片区,进出关的货运卡车往来穿梭不息。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摄


下一步,广西将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机会,加大推进力度,争取在发起设立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探索本外币合一的账户体系试点、期现结合试点、建设清算结算平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各项金融改革任务。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中国—东盟金融城作为金融开放门户的核心区,是金融集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请问,近几年来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思路和计划?


答:截至2021年8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256家,是2018年末的12.2倍,金融中心资源集聚功能显现。金融创新亮点纷呈,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121项重点事项已有109项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5项金融改革创新事项入选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首批制度创新成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工作成效获自治区评审第1。下一步,将以中国—东盟金融城为引擎,加快打造引领全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入手:


一是努力打造金融集聚高地。突出抓好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金融集聚区。积极引育持牌金融机构,争取设立法人机构,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加快交银人寿、富邦华一银行等分支机构落地。建设金融大厦、保险创新产业园、黄金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和楼宇,引育新兴金融业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金融要素流动。


二是努力打造金融中后台发展高地。完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规划布局,支持金融机构组建面向东盟的中后台功能性服务机构,推进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基地等重大平台落地。支持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示范项目做大做强,力争打造西南、中南地区金融产业中后台发展高地。


三是努力打造金融创新高地。发挥金融创新和保险创新联合实验室、“丝路互联”金融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探索跨境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入驻金融机构与更多东盟国家商业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畅通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推动外商股权投资企业(QFLP)落地,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和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提质增效,不断深化金融创新发展。


问:《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研究设立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请介绍广西如何推动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广西银保监局牵头推动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先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根据“共建共享”的原则,协助各级各部门开展引金入桂工作,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要素聚集区。其次是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推动保险业改革创新,提升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再次是构建工作推动机制,建立了保险创新激励保护机制、保险创新矩阵式项目管理机制,系统集成推进保险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品服务和治理模式创新。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险资源集聚区初具规模。近2年先后引进5家保险机构,目前南宁共有2家保险法人机构、46家持牌保险主体,全国大型保险机构入驻率100%。太平保险东盟服务中心、太平跨境保险创新联合实验室、太平—中财东盟保险研究院等一批跨境保险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南宁。


二是保险创新示范区各具特色。选取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打造保险创新示范区。2020 年,南宁实现全区首发的各类保险创新超过20项,北海的海产养殖保险服务中心、防城港的航运保险服务中心和跨境保险服务中心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崇左的跨境保险全区排名第一,大病保险服务脱贫攻坚获中央表彰。


三是跨境保险走在全国前列。截至7月,跨境车辆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74.13亿元,进出口货运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09.14亿元,跨境务工人员人身保险提档升级,保险责任扩展至新冠肺炎。连续五年举办5届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崇左保险行业协会与越南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了交流协作机制,人保财险等广西分公司与越南的保险公司建立了代理查勘互认机制。


四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提升。截至7月,广西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各类财产和人身风险保障54.58万亿元,同比增长6.87%;累计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156.62亿元,同比增长14.14%。农业保险为全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894.12亿元,同比增长32.2%,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绩效评价全国第一。2020年广西险资运用新增561.7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重点支持了“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问: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请问财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是财政联动金融资源支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自治区财政厅通过构建财政金融联动机制,不断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做深做实,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厅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累计统筹资金93亿元,联动4159亿元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惠及450万户次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58.03亿元。


一是财政资金助力门户建设完善政策体系。专项安排金融开放门户建设资金2.5亿元,会同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直接融资激励政策实施细则、重大保险创新项目奖补政策等,支持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发展。


二是财政资金携手保险资源降低“三农”风险。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覆盖农、林、牧、渔各个领域,实现风险保障金额达894亿元,降低农民农业生产风险。


三是财政资金拓展融资担保降低信贷“门槛”。支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累计注资33亿元打造担保龙头机构,健全“4222”“4321”风险分担机制,推动体系在保余额约384亿元,助力小微和“三农”提高获贷率。


四是财政资金引导银行资源加大信贷投放。筹措40亿元实施“桂惠贷”贴息,引导银行投放贷款1580亿元,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2亿元。


五是财政资金联姻社会资本促进有效投资。推广运用PPP模式,加快项目推介、加强绩效考评、实施项目补助,推动PPP项目新增入库规模1058亿元。


六是财政资金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促进产融结合。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以基金股权投资为企业增资、增信,实现政府投资基金投贷联动规模243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财政投入高效益、金融支持有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良性互动体系。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继续加大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支持力度,灵活用好多元化财政金融联动手段,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聚集效应,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力争到2021年底联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5600亿元以上,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作出应有贡献。

🔺上下滑动阅览


点击下面文字链接关注广西云客户端

了解发布会上更多精彩内容

↓↓↓

回放丨广西做深做实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新闻发布会


来源丨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张安然 冯耀华 阳继乐 杨康 黄熙
编辑丨朱映伊 实习生 陈婧婧

责编丨覃燕燕

总值班丨黄俪 陈丽婕

热点视频推荐
推开暗

戳👇这里查看精彩视频并点赞关注哦~


热点新闻推荐阅读“广西云·广西新闻网2021年度秋季全媒体通讯员培训班”开班啦!
爱上非遗⑧:千锤万刻铸成器 金铜艺韵诉匠心

定了!中秋不免费!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