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忍了10年,终于有人敢抵制它

机哥 好机友 2023-01-02


重点回顾


1.这手机终于来了,小米这次可能要慌


2.苹果这操作,真的太沙雕了


3.手机充电越来越快,真的不会出事吗

机友们最近有没有去电影院看大片啊?
 
看了的有没有被3D版恶心到?
 
机哥建议还没看的就不要有什么期待了。

毕竟《沙丘》和《007:无暇赴死》的3D版已经被骂出圈了。
 

(网友制作的不看3D版海报)

甚至引发了一场“抵制3D,复兴2D”的讨论热潮。

大家觉得,这两部电影的3D版本,非但没有观影体验上的提升,反倒因为要戴着两个半小时的IMAX眼镜,让人不适。

除了最近这两部电影,大家肯定还看过不少体验很差的3D版电影。
 
机哥帮大家总结一下3D电影有哪些拉胯的体验。
 
首当其冲的就是身体上的不适。

比如要戴两副眼镜,看完一场耳朵鼻梁甚至太阳穴都疼。
 


这其实很无奈,因为现在主流的3D电影离不开眼镜,这是原理决定的。
 
这种原理同时又带来了另外一个很影响观影体验的问题——亮度低。
 
就以最常见的数字IMAX3D为例,放映机分别投出偏振角度互相垂直的左右画面。
 
戴着水平偏振镜片的眼镜是看不到垂直偏振的光线,反之亦然。
 


不懂偏振光也没关系,机友们可以把偏振技术理解成一种滤镜。
 
被左眼滤镜处理过的画面只能被左眼看到,被右眼滤镜处理过的画面只能被右眼看到。
 
最后经过我们大脑的合成,就形成了一种立体的错觉。
 


知道了原理,机哥就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3D电影亮度会低了。
 
偏振显示的原理本质上是一种阻挡,只有部分符合偏振角度的光线能够通过。
 
放映机把发出的光线处理成偏振光就会损失一定的亮度。
 
所以一般来说偏振式3D电影的画面亮度大概只有2D版本的一半以下。
 

(《阿凡达》的3D版亮度也不如2D)

如果遇上某些画面特别暗的影片,那就真是眼都要瞎了。
 
有的机友可能会说,我夜视能力爆表,暗一点无所谓,效果震撼就行了。


机哥只能说还是太天真了,感受过视觉疲劳的折磨吗?
 
3D电影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用左右两幅画面来让“糊弄”大脑,再逼真也是和真实有区别的。
 
这里机哥要给大家科普一个名词——辐辏(còu)。


它指的是左右眼视线相交的夹角。
 
举个例子,我们望向远处,左右视线趋近于平行,夹角就很小。
 
如果我们看向自己的鼻头,有点类似“斗鸡眼”,夹角就比较大。
 
现实中人眼的辐辏和焦点调节是协同联动的。

视线夹角小,焦点就在远处,夹角大,焦点就在近处。
 


在看3D电影时,这种协同联动就被打破了。
 
我们眼睛的焦点一直在远处的荧幕上,但辐辏却会随着电影画面不断变化。
 
对大脑来说,这是一个非自然的状态,有的人会产生疲劳,有的人还会眩晕。
 
机哥多提一嘴,下面这种裸眼3D图片的原理也类似。

只不过要把辐辏放到无限远,而焦点调节到近处的屏幕。
 


这种“平行眼”更难一点,也更容易产生疲劳,机友们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讲真,一场电影下来,视线在字幕和画面之间反复横跳,效果堪比眼睛去了趟健身房。
 
下一个问题就是,3D片源的分辨率普遍不如2D,前者通常是DCI 2K,后者一般是DCI 4K。
 


当然不同影片也会有不同的情况,机哥说的只是普遍情况。
 
所以在眼镜佩戴不舒适、低亮度、低分辨率、眼睛易疲劳的多重“折磨”下,我们又收获了什么?
 
恐怕,也就只有非常立体的字幕吧。
 


机哥曾经也抱着IMAX3D必有沉浸视觉享受的心态去看电影。

结果就是,全片只有字幕在告诉我看的是3D。
 
虽然前面聊了很多目前3D电影技术上的问题,但实际上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粗制滥造的3D影片。
 
在神作《阿凡达》上映之后,3D电影也迎来了最狂热的时代。

(《阿凡达》上映时)

似乎3D就对应着大制作,也对应着极致的视觉体验。
 
有些电影制片方就利用了观众的这种心理,不管动作片、剧情片、爱情片全都上3D。
 
没有用3D技术拍摄也没关系,后期2D转3D就可以了,反正只要字幕怼脸就没人敢说这不是3D。
 

(2014年媒体批捞金3D电影)

机哥查了下历史数据,2014年国内发行的3D电影有24部,其中有14部是后期转3D的。
 
这里面还有好几部外国大片,找后期外包公司转制成3D,然后特供中国捞一波钱。
 
毕竟3D版的票价要比2D版贵上20%-30%,那点后期转制的成本算起来,四舍五入就是白赚啊。
 

(网友为抵制转制3D自制的海报)

到“假3D”横行的2015年,国内电影总票房为440亿元,其中有58%来自3D电影。
 
全世界范围内,当年78亿美元的3D电影票房,中国就贡献了六成。
 
当然啦,观众也不是傻子,看多了也就知道是什么套路了。
 
这几年总体来说,3D电影的市场在逐渐衰退,现在北美市场已经回归理性,中国市场则要稍微滞后一些。
 
最近这波对3D电影的声讨,大概也是就是时候到了。
 


机哥公正地讲,真不是什么电影都适合3D。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的视听语言都是建立在平面上的。
 
像最常见的用“过肩镜头”正反打的双人对话场景,在3D视觉下就会过于跳跃。
 
再举个具体的例子,机友们应该都看过《谍影重重》系列吧,记得里面节奏极快的剪辑吗?
 


拿了2008年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谍影重重3》,火车站打斗的部分,平均镜头时长只有0.8秒。
 
2016年的《谍影重重5》在中国推出了特供版的转制3D版,结果完全扑街。
 
快节奏剪辑,手持摄影的抖动,再加上昏暗的夜间场景,堪称折磨。
 
当年去电影院看吐了的机友,留言区发表一下你们的感受吧。
 


其实和3D电影内容的制作比起来,3D电影技术的不完美都不算什么。
 
像机哥前面提到的问题,其实这些年都在逐步改善。
 
比如亮度太低的问题,放映技术供应商已经在推行更高的亮度标准。
 
新研发的3D放映设备也把光效从15%左右提高到了30%。
 


随着技术的迭代,亮度的问题会解决的。
 
关于视觉疲劳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行业内正在普及大量新的技术概念,比如视间距、聚散度调节、舒适3D区域、正视差、负视差等等。
 
这些概念都是为了制作出更好观影体验的3D作品而服务的。
 


另一种方向是研究不依赖眼镜的裸眼3D技术,像是多透镜、光栅式和全息投影。
 
这些裸眼3D技术目前虽然算不上普及,但机友们应该也都有所耳闻吧。
 
机哥相信,未来会有技术突破赋予3D电影新的生命力。

(初音未来全息投影演唱会)

只是光有这些技术,也救不了粗制滥造只为捞钱的低质量3D作品。
 
与其寄希望于3D电影制作方都诚心诚意从头开始,运用全套的3D系统制作精品。
 
机哥觉得还不如提高提高自己鉴别3D烂片的姿势水平。
 
毕竟,谁会期待在一部3D版的爱情片里,体验到什么惊险刺激的视觉享受呢?

图片来自网络


戳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等你解锁

↓↓↓

捍卫选择2D的权利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